“凝珠不好炼制,但碍于情面,我便答应了,不过药材是姜大人出的。”
明珠拿出凝珠端详,“千两黄金的孝心,我没有理由拒绝不是吗?”
“一颗凝珠千两黄金?”沈长岳神色惊诧。
沈长枫也没想到凝珠这么贵。
“大哥和三哥是觉得贵了么?”明珠问道,“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千两黄金算是便宜的了。”
“京城寸土寸金,千两黄金不算得什么,可咱们开了这先例,其他人也来找你怎么办?”沈长枫看着明珠,“你是城主,偶尔帮一下没事,可若是帮的人多了,有失身份。”
“大哥说的没错。”沈长岳有些担心,“我看那云子琛回去,肯定会跟他爹说羲和城的情况。”
毕竟,他爹是青州府的同知。
“明珠,我跟云子琛关系不错,到时云同知借此说情,欲与羲和城达成合作,你该如何?”沈长枫问。
“那便看青州府的诚意咯。”明珠神色淡淡,“若是青州的知府或者同知,只要来一个,我都会答应合作,但只有一个师爷和知府长子,未免太过儿戏,也显得我们羲和城毫无威严。”
这一点,沈长枫和沈长岳完全赞同。
“大哥何时回府学?”
“后日吧,我想在家多呆一天,顺便跟长松和奇表弟他们说一些县考的注意事项。”
“合作已达成,那我便不与大哥进城了,大哥上去的时候,代表沈府给府学食堂捐几袋绿面叭,算是补给那些没来的同窗的。”
上元节开山宴之后,沈长枫在家里呆了两天,与学堂的学弟交流了半天的考试经验,便收拾东西去了府学。
看着满满当当的马车,沈长枫有些无奈,“娘,不是说装几袋绿粉便好么,怎么装了一大车?
心意到便好,不用这般周折。”
江氏却不这么觉得,“要送便大方的送,意思意思反倒显得我们小家子气。
此次开山宴,你的同窗都来了,这情分跟几袋绿粉可不能比。
再说了,这绿粉是自家种的,也不值几个钱,你呀,就别瞎操心了,除了铺里的消耗,家里还有库存呢。”
杨氏见沈长枫还要说什么,赶忙道,“大郎,听你娘的吧,几袋绿粉而已。”
沈长枫听言,便知道家里的两个女主人还没意识到绿粉的真正价值。
便将目光落在沈镜之和沈青山身上,“爷爷,父亲,青微草在京中价值连城,不能到了咱们羲和城便成了平平无奇之物。
这绿粉,够同窗和夫子尝尝鲜便好,没必要装这么一大车。”
沈镜之看了沈青山一眼,“除了京城,青微草也算是我们沈家独一份,要送出它的价值来。”
杨氏沉思起来。
江氏下意识的看向沈镜之,见他微微摇头,便也跟着思索。
沈长枫听言,示意书童叫人把车上的东西减掉。
临走前,他说了很多话,尤其是对沈长佑和沈长岳,再三强调他们要好好温书。
等马车走远,沈长佑终于忍不住,吐槽道,“老大怎么变得婆婆妈妈的了?”
“什么叫婆婆妈妈的,那是在关心你们两个。”沈镜之拍了一下沈长佑的肩膀,“明日开始温书,你们两个,谁也别想偷懒。”
沈长岳乖乖点头,沈长佑瞬间哀嚎不断。
这天,吏房掌事将整理好的考卷呈上来。
“城主,本次考核一共有二十三人报名,实际参与人数二十三人,其中有十一人符合您的标准。”
路女官接过厚厚的考卷,转交给明珠。
明珠随意抽出一份答卷,一目十行的阅览答案,中规中矩。
没有亮点,也没有糟点,很平淡。
继续翻阅,答案依旧平平无奇,有的甚至是照本宣科,那种感觉,就像是在学校考试时,写的标准答案。
很古板,没有自己的想法。
直到最后一份考卷看完,明珠也没有发现什么特别之处。
因为大家的水平基本一致,最好的和最差的,差距不大。
“你看好哪个?”明珠问道。
吏房王掌事略做沉思,“按照城主的要求,这里边没人达到,可若是按大家考出来的挑,应该有一两个符合。
卑职觉得,白秀才和王秀才不错。”
明珠把两个秀才的答卷挑出来,并做了对比,“字写的不错,也有自己的想法,没有照本宣科,这两个,你见过本人了么,印象如何?”
“这两人卑职也只在考场打了个照面,谈不上了解,白秀才很年轻,王秀才年龄稍大,人看起来比较沉稳。”
“考核只是我们选人的手段之一,并不是唯一标准,考得不好,不代表他们其他方便不行,考得好,也不代表他就合适。”
明珠放下考卷,“通知下去,明日辰时,进行第二轮考核,至于第一轮的名单,先不公布,待第二轮结果出来再决定。”
“
第597章 贤才的考核(2/2)
城主,是所有人都参加吗?”
明珠点点头,“以羲和城目前的现状,需要的是务实肯干的人,留下来考核之人,定是思虑过的,给他们机会也是给自己机会。”
王掌事了解情况后,立即下去安排。
收到消息的众位秀才,心情不错,都觉得自己能留下来的希望很大。
戳手激动后,各自回去准备了。
第二天的考核是实操,由李文书出题,考生执行。
多少时间完成,需要完成到什么程度才能达标,李文书说的很清楚。
其中,有一道题是征收粮税,考生需要现场使用杆秤、辨识五谷、计算名单上所需缴纳的粮食量、汇总上报。
题目看似简单,可有的考生在计算数额的时候,频频出错,有的则搞不清楚杆秤的斤两。
第二轮的考核,进行了两天才结束。
明珠看着呈上来的结果,很平静的对王掌事说,“第二轮的考核很明显,有的擅长算数;有人动手能力比较强;有人思路清晰,擅长调解矛盾……
怎么安排,你心里有数了吧?”
王掌事点头表示清楚。
“明日公布结果,后日安排面谈,合格并愿意留在羲和城发展的,给他们半个月时间安排家里的事情,半个月后统一到衙门报道。”
面谈这天,宁镇长也来了,他亲自挑了五个人去平宁,剩余的人,淘汰了七人,留下十一人。
王掌事根据他们所擅长的安排岗位,有人进了六房,有人进了“劝课农桑”,有人去了三里湾监工……
总之,此次招贤纳士,双方的满意度很高,吏房的任务超额完成,明珠特意嘉奖王掌事白银十两,米面油粮布匹若干,吏房人员嘉奖二两白银,生活用品若干。
一时间,吏房成了其他五房羡慕的对象。
人员定下来之后,明珠让路女官去驿站请邓举人到镇衙面谈。
“邓举人有什么顾虑,不防道来。”明珠开门见山。
邓举人没有客套,“在下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不知从何着手。”
“宁镇长会带你三个月,三个月后,本城主会正式宣布你津西镇长的身份,津西镇的事务也由你全权管理。”
顿了顿,明珠补充道,“开山宴当天,羲和城与凌江府、兴州府达成盟约,不久之后,京中还会有人下来,接下的日子会一直处于忙碌状态。”
京中来人?
邓举人心里好奇,却没有多问,而是大胆的说道,“城主,春耕在即,宁镇长想必无暇分身,属下能否跟
明珠答应了邓举人的要求,下衙时还亲自将消息告诉沈青山。
“就这么定下来了,不再考虑考虑了”沈青山问道。
“邓举人不错。”明珠给老爷子倒茶水,“不过,以他现在的能力,还不能胜任,得学习历练一段时日之后,慢慢把事务接过去,待他能够独挡一面,我便能腾出时间忙别的事情。”
老爷子点点头,“有人分担,你也轻省些,不然天天忙碌,我们想见你一面都难。”
“此次招贤,吸纳了不少人,爷爷就放心吧,等春耕一过,我便没那么忙了,到时肯定回家吃饭。”
“这还差不多。”
明珠跟老爷子聊了一会,便听到外面传来鹰啸声,接着苏公公从外面走来。
“乡君,京城邸报。”
明珠接过邸报,一目十行阅览之后,递给老爷子。
“朝中为了减少马料开支,打算在京城和栖剑府种植万牲草,就在昨日,吴大人和谢国舅已经离开京城,快马加鞭的话,估摸二十日后便抵达津西。”
沈青山的担忧来了,“我们刚与凌江府和兴州府达成合作,草苗够供应么?
若是不能同时供应,凌江和兴州的合作会不会有影响?”
“爷爷不用担心,万牲草生长周期短,三十三座山头的草苗是能够满足供应的,只不过要委屈一下凌江和兴州。”
“你是如何打算的?”
“很简单,羲和城两座山,凌江和兴州各五座山,其余的留给京城和栖剑府。”
“当初无双郡和青瓶试行的时候,二十座山头同时开工,如今五个城一起,草苗怕是很紧张。”
沈青山捻着胡子,“无双郡知府立下军令状,用了四个月才堪堪完成任务,京城和栖剑府怕是也有时间限制,何况来人是谢国舅,我担心他为了完成任务,给凌江和兴州施压。”
“万牲草是我们沈家的,爷爷不必过于担心。”明珠很淡定,“大不了,现在就开几座荒山,培植母株,等京中来人,正好可以分株。”
“这个法子可行。”沈青山略做沉思,“时间紧迫,还是早做安排的好。”
之后,明珠召来曹管家,让他负责开荒事宜。
曹管家行动力很强,不过半天功夫,便从附近村落召集了七八十号人。
村民们跟着沈家种菜养猪,赚了不少钱,知道京中有大官要来津西运草苗,干活的时候没一个偷懒。
到了月底,种了三座山头。
对于这个进度,曹管家是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