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疯狂种田后,我靠空间被全朝团宠 > 第531章 收菜

第531章 收菜

   第531章 收菜(1/2)

那两人不想事情闹大,惊动沈家,便听了村长的提议,去了菜田。

锦绣村的菘菜,果真如村长说的那般,家家户户都长得不错,且大小匀称,放眼看去,一片水灵。

“一百五十文不能再多了。”男子苦着一张脸,“你们也知道,东西多了价格就会降下来,去年两百文那是因为去年种的少,今年全镇都种了,两百文不太现实。”

“那沈家的怎么卖两百文?”冯婆子不服气道,“我们种的难道不是菘菜吗?”

“婶子这话,是要陷我们于不义啊。”男子暗自叫苦,“咱们津西用的菜种,都是出自沈家,种栽的法子也是乡君派人下来指导的,沈家种的菜自然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法?”冯婆子不依不饶。

“你们是徒弟,徒弟还能比师傅厉害不成?”另一个人忍不住了,“你们种得好那也是乡君的功劳,要不是她叫人下去一个村一个村的指导,无偿把法子教给你们,你们能种出来这么好吗?”

男子开怼道,“周七爷开二百,那是对乡君的敬重,如若不是乡君无私,你们没机会种菘菜,我们也没机会挣这个银子。

一百五十文,你们不卖我们也没办法了。”

冯婆子还想继续,却被一旁的马辉娘斥道,“别搞事,否则老娘撕了你。”

“你……”

冯婆子刚开口就被打断,“想闹事你尽管去,要是没人收菜,你就等着大家把你撕碎吧。”

冯婆子不服气,可看到马辉娘旁边面露不善的妇人,她忍住了。

而这边,村长正在极力的谈价格,最终谈了一百八十的价。

村长很开心,“何时开始采收?”

“今天就可以开始,不过我建议是一家一家的来,要是采收太早,马车来不及运送,放着可不好。”

村长点点头,“那就从最近的一家开始吧。”

价格谈好后,村民们纷纷散去。

那两人也离开了,生怕多呆一会,就会被围攻。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别村。

他们都会问,为什么沈家有两百,他们只有一百五、一百六。

给出的理由是,今年整个津西都种,所以价格会有所不同。

别村种菜的时候,也想过价格会有所变化,所以很快就接受了。

村长忙完就去了沈家,把事情与曹管家说了一遍。

曹管家道,“咱们家的不急,等江二爷那边来信了再决定也不迟。”

“快过年了,大家都想挣一笔,二来也是担心年后价格有所变动,也担心春耕。”

“这个能理解,他们想卖就卖吧,反正亏不了。”

曹管家忙着准备新宅的东西,正打算去看还缺什么东西时,突然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村长,你们送年礼了吗?”

“还早呢,不急,等二七二八了再送,送的太早了留不住。”

村长看着他,“今年明珠是不是也要走年礼?”

毕竟是乡君,又是城主。

“是的!”曹管家没有隐瞒,“沈家一份,乡君府一份,光是备礼,我头发都少了。”

“沈家的你可以问我,乡君府的我就帮不上忙了。”

曹管家还真请教了村长,两人交流了差不多半个时辰。

直到村长说要回家吃午饭,曹管家才放人。

“对了村长,学堂 提早放假了,明日二公子和三公子去山庄帮忙,长松公子去吗?”

曹管家道,“去年的称斤计数,还是长松公子帮忙统计的呢!”

“你不说他也会主动去的。”提起孙子村长一脸笑容,“他娘看他看得紧,长松早就烦了,这次逮到机会,他肯定不会乖乖呆在家的。

便是不去山庄,他也会去寻明珠找事情做。”

“这……也逼得紧了些吧?”

“长松十六了,他娘也是想他考上秀才,好给他相看。”

“男子二十再娶也不晚,若是过早成亲也不好,容易沉溺温柔乡,懈怠功课,若是不小心有孩子,哪里还能一心读书?”

“可柳氏不听劝啊,总觉得晚了,好姑娘都被人挑走了。”

“此事乡君也说过了,村长和旺掌柜还是得好好劝劝,逼得太紧了可不得。”

似乎想到什么,曹管家来了主意,“村长,有一事可让柳夫人暂时不盯着长松公子。”

“何事?”

“七刀捕头,您认识的吧?”

村长点点头。

“七刀捕头三十出头了还未娶妻,乡君想派他外出办事还要担心他的老母亲无人照料,便想着给他寻一门亲事。

若是七刀捕头成亲了,有人照顾老母,便没有后顾之忧,也能一心为乡君效率。”

村长不傻,立即明白曹管家的意思,“我回去就与柳氏说,就说是明珠的意思,让她好好帮忙物色。”

送走村长,曹管家忍不住夸自己机灵。

如今的沈家,全靠乡君撑着,他自是不希望有人拖后退。

村长一房,必须有人立起来。

柳氏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她逼得太紧了,长松公子也出了逆反心理,再逼下去,对明年的县考很不利。

沈长松完全不知道,曹管家为了他,直接给他娘安排了‘任务’。

此时,他正在跟沈长佑、沈长岳、郑理、周生思远等人一起吃饭。

吃完这顿饭,大家就可以放假了。

“长松,你要不要去我家躲几天?”郑理一脸同情的开口,“或者你去周生家躲几天也行。”

长松说道,“去你们家,我还不如去山庄收菜呢,几百亩的菜,肯定能收到二七二八,到时候我再回来,我娘应该不会一直盯着我了。”

那时候,送年礼,准备各种吃食,他娘应该没空盯着他了。

“我觉得悬。”江奇开口,“好在二月就开考了,你忍忍,等你考中了秀才就可以去县学了,到时候婶子想盯也没法盯了。”

沈长松叹气,“先忍忍吧,争取一次过。”

“为了自由,你努力哈。”周生思远幸灾乐祸道。

“明天我们去山庄收菜,你们谁要一起?”沈长佑一边擦着嘴巴,一边看着他们,“听曹管家说,地里头出了菜王,周叔还想花五百两拿下呢,被明珠给拒绝了。

天天呆在学堂,都没时间出去玩,你们难道就不想趁此良机去看看那五百两的菜王长啥样?

万一明珠高兴了,还送你们



   第531章 收菜(2/2)

两颗菘菜回家呢。”

“菜王?”顾承业好奇的看了过来,“菜中之王?”

“对,没错,就是菜中之王。”

沈长佑翘着二郎腿,“听苏公公说,有菜王出现,必定是大吉之照,来年一定风调雨顺。”

“那菜王长啥样啊,跟其他菘菜长得一样吗?”王宗理问道。

话落,其他人都看向沈长佑。

“看我做什么?”沈长佑没好气道,“想知道去看看不就清楚咯?我又没见过,我咋知道菜王长啥样?

反正已经告诉你们了,你们爱去不去。”

说着猛的起身,动作粗鲁的踢开的脚下的凳子,走了。

众人“……”

尽管知道沈长佑是什么脾气,但众人见他这般还是挺无语的。

郑理翻了个白眼,“有话就不能好好说么?凳子又没做错什么。”

“他就这性子,你又不是第一天认识。”沈长松看着郑理,“你当初不也是这性子?”

郑理绝不承认,“我性格好着呢!”

周生思远‘呵呵’了两声,那眼神那表情,气的郑理想跟他干一架。

这人,还是一如既往的讨厌。

郑理别开眼,还自我安慰的认为,看不见就不会烦。

“你们谁去?”沈长岳目光扫着他们,“决定去的话,等会我们就出发三里湾,明早一起去山庄。”

“去三里湾做甚?”沈长松问。

“我让赵瘸子做了两张竹排,打算放假后去三里湾开竹排,赚点零花银子,今天正好放假,想拿竹排下水试试,顺道帮忙卸货。”

沈长佑起身,“你们要去吗,不去的话,我自己拉竹排过去了。”

“算我一个。”顾承业跟了上去,“长佑,我对竹排更有兴趣,我在三里湾帮忙可以吗?”

“我对竹排也感兴趣。”郑理看了周生思远一眼,也追了上去。

“等等我!”王宗理抓了一个馒头,也跟了过去。

沈长松看了他们一眼,“走吧,去凑凑热闹。”

大家都知道,沈长松和沈长佑会开船、划竹排,心里羡慕的不行,如今有机会自然是想去看看。

见沈长松也走了,剩下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之后,也跟了上去。

周生思远慢悠悠的走在后面,一点都不急。

众人来到路口,正好看到沈长佑拉着两张大竹排出来。

“你们也要去?”沈长佑问道。

王宗理嘿嘿一笑,“我们想体验一下,竹排江中游,青山两岸走是什么感觉,沈二公子会带我们的吧?”

“带你们没问题,等会干活的时候积极一点就行。”沈长佑驱动马车,“老三去拿马车了,你们跟老三一车吧,小爷我先走一步了。”

看着轱辘而去的马车,众人:……

这时,沈长岳架着一两马车出来,“谁要去的,赶紧上来。”

大家呼啦啦的涌进马车。

瞬间,马车一片拥挤。

甲班一共九人,除了先走一步的沈长佑,马车外的周生思远,全都挤在车里。

“哎哟,踩到我的脚了。”

“让开一点,挤到我了。”

大的马车里,传来各种声音。

沈长岳蹙眉,“出来两个跟我一起赶车。”

“我出去吧。”

沈长松出来,看到周生思远,“加你一个,正好。”

周生思远慢腾腾的坐到车辕上。

这下,空间刚刚好,只是马儿却是走不动了。

超重了。

看着马儿使劲力气也拉不动马车,沈长岳只好下车,“超重了,马儿拉不动,我再去拉一辆马车过来。”

马车很快开过来。

大家分成两批出发。

放了假,无人约束的一帮少年,如脱了缰绳的野马,一路欢呼到三里湾。

原本清冷的三里湾渡口,因为一帮少年的到来,瞬间热闹了起来。

沈长佑和沈长岳一人一张竹排,试着划到对岸,又稳稳当当的划回来后,开始载人。

先是带两个,后面继续加人。

奈何竹排承载量有限,最多站四人。

“不是说要搬货吗,货呢?”玩了半天,大家才后知后觉。

“就五艘船,都开走了肯定要等明天。”沈长佑看顾承业,“打听到了吗,他们怎么算钱?”

渡口,不止沈家的船只,还有三四张竹排是专门渡人的。

“打听到了,他们按趟算的,一趟十五文,拉五个人。”顾承业道,“东西多的,要另外算钱。”

“一趟十五文,不管是两个还是三个,都要十五文是吧?”沈长松问道。

顾承业点点头,“如果是载马载牛,一趟要四十文到五十文。”

话落,对岸就传来动静。

只见对岸的人把两张竹排并起来,竹排中央搭着一块长板,然后把小毛驴赶到板子上。

两个成年男子撑着长长的竹竿,撑着竹排往这边划过来。

竹排很慢,好一会儿才靠岸。

小毛驴似乎挺怕水的,一靠岸就跑了出来。

客人付了银子,便拉着小毛驴走了。

沈长佑看了沈长岳一眼,抬脚走了过去。

身后的人也跟了上去。

“沈二公子有事吗?”

撑竹排的老伯看到沈长佑带人走来,不禁问道。

“刚才看到你们在竹排中间放一块板子,好奇过来问问。”沈长佑一脸求知,“为什么要放板子?直接上去不行吗?”

老伯笑道,“竹排不平整,驴站上去肯定站不住,竹排载牛载驴过江本就很吃力了,要是它们在上面动来动去的,容易沉船。

方块板子上去,是让它能站的住。”

原来如此!

一众少年这才知道板子的作用。

“大伯,你们这趟收了多少啊?”沈长松开口。

老伯看了一眼不远处的两张竹排,“收了三十五文。”

“载牛载马都这么多吗?”王宗理接着问。

“肯定不能啊,牛马多重啊,两张竹排可载不动它们,起码得三张竹排并起来,起排的时候,还要两个人在后边推着。

成年牛得收五十文,小毛驴一般是三十五到四十这样。”

老伯看着他们,“我看你们也拿了两张竹排,也是想赚这辛苦银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