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疯狂种田后,我靠空间被全朝团宠 > 第522章吐槽皇帝老儿,存够实力

第522章吐槽皇帝老儿,存够实力

   第522章吐槽皇帝老儿,存够实力(1/2)

“你娘去地里看菜去了。”杨氏回到,“昨夜下了点雨,你娘怕田里积水会烂根,便带人去田里了。

这个时候还未回来,估摸是田里有了水洼。”

“不是挖了排水沟么?”明珠不解。

“咱们家的田排水好着呢,是三柱家那块田一下雨就攒了老多水。”

三柱家的七亩田,地势凹凸不够平整,是以每次下雨,上面都会有很多水洼。

菘菜不喜湿,水气过重容易烂根。

“你娘也是不放心,这才带人去瞧瞧。”杨氏看了看天色,“估摸也快回来了。”

提起三柱,明珠这才想起,三柱当初偷沈家的千金菇,引发青石寨残害妇女一案。

三柱因为年纪小,被判了半年,其父代服苦役三年,而他们欠下的债,用自家七亩田以出租的方式抵消债务。

三柱娘也被强制在沈家干活抵债。

算算时间,差不多两年了。

“奶奶,三柱家的债,应该还得差不多了吧?”

突如其来一问,杨氏愣了一下,而后又算了算,“做完今年应该差不多了,他们家总共欠了我们十五两银子。

我们租用他们家两年的田,三柱娘给我们干两年的活,算起来也还得七七八八了。”

沈家如今不差钱,杨氏的格局也随之打开,“咱们家现在不缺人手,就让三柱做年底吧,等年后收了菜,就把田还给她。”

“奶奶好胸襟。”明珠赞道。

“都是乡里乡亲的,没必要斤斤计较,何况他们也受到了惩罚。”杨氏高深道,“有时候,放过别人,亦是在成全自己。”

明珠笑着点头,表示赞同。

老太太出身乡野,也长于乡野,可为人处世的智慧,却高于大多妇女。

祖孙两逛了一圈,便打道回府了,沈青山四人则是回学堂。

“忙活了两天,这老腰都快要散了。”杨氏拍了拍后腰,“年纪大了,稍微干点重活就手酸腿酸的,真的是年纪大了!”

“奶奶,以后这些重活交给下人来做,你在旁边指挥就行,别亲自动手了,万一伤到腰怎么办?”

“我没怎么动啊,就搬了几个凳子而已。”杨氏不承认。

明珠也不揭穿,“奶奶,我给你清露,你每天睡前都有喝吗?”

“记得就喝,不记得就不喝!”

“那给你的凝珠呢?”

“你不说我都忘了。”杨氏心虚的拍了拍偷,“哎呀,真是年纪大了,不是忘记这个就是忘记那个。”

说着,快步进入房中,生怕明珠过来,还把们给关上了。

明珠“……”

老太太心虚什么?

明珠眨了眨眼,语气透着两分无奈,“奶奶,清露和凝珠都是好东西,你忘了便忘了,我又不会拿你怎样,你走那么快作甚,我还有话还没说完呢?”

“我困了,有什么话我醒了再说吧!”

明珠“……”

她严重怀疑,老太太是不是把这个月的清露和凝珠,偷偷拿去给二叔了,不然不会是这个反应。

但,她没证据。

见老太太真的不出来了,明珠对身侧的苏公公道,“悄悄打听一下,老太太是否让人去了七树沟。”

不是她吝啬,而是清露和凝珠产自空间,给沈兴之用,她是不乐意的。

“是。”

苏公 公得了任务,立即退了出去。

明珠转身进了自己的房间,坐在梳妆台前,由路女官卸发。

“等会你去看一下赵竹林,若是他的状态还可以,便让他叫几个壮丁,后日一起去景田镇。”

被女土匪强上,换做是谁,都觉得屈辱,何况赵竹林根正苗红,还未娶妻。

“乡君是想让赵掌柜去那边跑商么?”路女官问道。

“景田镇的玉竹酒斗酒三千,玉泉浆更贵,一盏三千,便是银纹鱼,最便宜也要一斤三百文。”

上次,她拿了六条活的回来,花了差不多二十两。

“我们有船,自是不能错过这样的好物。”

“乡君英明!”路女官赞道,“津西到田洲,骑快马也要五六天,咱们坐船不到半天便能到,若是把玉竹酒和玉泉浆引进羲和城,定能大赚一笔。”

见路女官懂自己的意思,明珠笑了,“你倒是机灵。”

“是乡君教的好,换做以前,奴婢哪里懂这些,还不都是跟乡君学的?”

明珠笑笑,“再过两天便初十了,派人去江家村与我二舅说一声吧,也好让他挣点聘礼。”

“奴婢这就去安排。”

路女官走后,明珠来到床上,刚躺下,识海里就传来小空的声音,“小明珠,你也会酿酒,为何不自己做?”

“慢慢来,一口吃不成胖子,何况我年岁还小,若是好东西都拿出来完了,日后还怎么升职?”

明珠秀眉微挑,“我总不可能一直做个乡君,守着一个小小的羲和城一辈子吧?”

“皇帝老儿那么抠门,给你封个郡主就顶天了,至于加宽封地,怕是比摘天上的星星还要难。”

“你倒是了解他。”

小空傲娇的的哼了一声,“水车,万牲草,加上青微草,哪一样不是利国利民,福泽后世的好物?

偏偏皇帝老儿拿沈家门楣做文章,扣扣搜搜的,换做别人,早就封侯拜相了。

可他才给你封个乡君,这羲和城还是少年为你争取来的呢。”

说起这个,小空就嫌弃的要命。

见过抠门的皇帝,但没见过这么抠门的。

“所以,我们想要什么,不能直接跟皇帝说啊!”

“是哦!”小空一个鲤鱼打挺,人都精神了起来,“少年是独苗苗,只要儿子坚持,亲爹亲娘是干不过儿子的,小明珠,冲鸭!

只要拿下少年,你就等于拥有了整个大庆。”

“得了哈!”明珠见小空越说越不像话,赶忙制止道,“该是我的,我会去争取,不该是我的,我不会去碰。

至于我和少年未来如何,随缘吧。”

说罢,明珠闭上了眼睛,“我睡了。”

这一睡,便是一个时辰。

明珠醒来的时候,暮色已经降临。

“来人!”

青霜从外面推门进来,“乡君醒啦,二公子和三公子刚回来,说是要等您一起用膳呢。”

……

梳妆完毕,明珠来到大厅。

沈镜之等



   第522章吐槽皇帝老儿,存够实力(2/2)

人围着火盆,有说有笑,见到明珠来了,主动把旁边的位置腾出来。

“快过来烤烤,暖暖手。”江氏指着身边的位置,“等会咱们吃锅子,菜都准备得差不多了,待会你多吃些,都瘦了!”

每次看到闺女,江氏总觉得闺女瘦了。

明珠抓住重点,“吃锅子?”

“天儿冷,吃锅子暖和。”杨氏开口,“杀了一只母鸡做汤底,足足炖了一个时辰呢,保证入味。”

开饭的时候,明珠才知道锅子是火锅,只是形式上有些不同。

沈家的火锅简单粗暴,铁锅架在三足支架上,下面烧着柴火,水一开就把菜往锅里扔。

锅上支着一块小木板,上面放着酱料碟,菜和肉放在后面的大桌上。

“奶奶,咱们家经常吃锅子吗?”明珠问道道。

“吃锅子方便又暖和,若是炒菜,这会儿都冷完了,还是吃锅子舒服,想吃什么就放什么,简单又方便,主要是暖和。”杨氏看了过来,“怎么,你不喜欢?”

明珠摇摇头,“去年没见咱家吃锅子。”

“去年又不冷。”沈长佑开口,“本以为今年不冷,结果下了场雨,差点没把小爷冻死。”

“小爷”二字,惹得沈青山皱了皱眉。

“寒潮来势汹汹,来年的春耕估摸要延后了。”

太冷了,不利秧苗成长,很有可能被冻坏。

“那便晚些再育苗,田里的菘菜,也要过了年才能卖,晚上一个月半个月的,不打紧。”

说着,明珠看向杨氏,“奶奶,我们打算后日去景田镇逛一逛,你和娘亲也一起吧。

衙里造了几条船,我们从三里湾出发,不到半天就能到景田镇了”

杨氏一脸惊诧,“要去几天?

“大概两三天吧,二哥三哥也去,就当是我们一家冬日游景田了,家里的事有曹管家,奶奶安心玩就好。”

杨氏听言,看向江氏,“你想去吗?”

江氏笑道,“闺女都开口了,我这个做娘的怎敢拒绝?”

“娘亲真好!”明珠立即歪着身子,一把抱住江氏。

江氏顺势搂着她,“若是不答应,就不好了?”

“娘亲最好了!”

杨氏吃醋了,“就你娘亲好?”

这顿饭,吃的其乐融融。

确定全家都去之后,沈长佑趁机吹牛,还未出发,他就已经信誓旦旦的预定了船长的位子,沈长岳因此被迫营业,也领了一个船长的职务。

饭后,明珠在院中溜达两圈便回了房间。

没多久,房门被敲响。

“乡君!”

门外,路女官喊人,苏公公敲门。

“进来!”

路女官推门而入,苏公公紧随其后。

汇报却是苏公公先的,“乡君,小人查过了,老夫人确实有派送人去七树沟送东西,具体是什么,暂未查探清楚,听说只是一个普通的荷包,看起来没装多少银子。”

老太太果然把凝珠偷偷给那位好二叔送去了。

“我二叔还好吧?”明珠语气随意。

“二爷很安静,每天的任务都能按时按量完成,收工之余,他还挑灯看书,经常亥时三刻 才吹灯歇下。”

七树沟的服役人员,工作量是有要求的,每天干什么,做多少,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王家呢,可有去七树沟找我二叔麻烦?”

“王家最近很安分。”安分到出门都是低着头的。

“最好是这样,如若他们再闹,不必手下留情。”

明明语气没有任何起伏,可苏公公和路女官却感受到了一股杀意。

似乎王家在不识趣,就会铲草除根。

“二叔回来服役之事,已经传开了,七树沟那边没人为难他吧?”

“乡君放心,他们不敢的!”

“继续盯着,别让他被人给打了。”

怎么说也姓沈,在自己的地盘还能被欺负,那就是她这个侄女无能了。

“赵竹林什么情况?”明珠继续问道。

“赵掌柜对家人有所隐瞒,只说自己被土匪打劫,在匪窝里头吃了不少苦头。”路女官如实相告,“赵家人知道他遭了罪,心里不好受,也没细问。

这几日,赵瘸子都没干活,一直坐在门口盯着,生怕赵掌柜想不开,出去喝酒闹事。

可奴婢见到赵掌柜的时候,并未看出他有什么不妥。

奴婢与他说景田之行,他问了两句便同意了。”

“此事并不光彩,日后就当不知情吧。”明珠道,“此行除了上门拜访,购置玉竹酒和玉泉浆,我还想去一趟静月城!”

开通水路,不仅仅是三里湾到景田镇,而是一整条晋兰江。

她研究过了,流经晋兰江的城池,一共是一府两城三县四镇。

就算开发不了整条晋兰江,上游和下游附近的城池,还是可以试一试的。

苏公公很快明白主子的意思,建议道,“乡君,景田去静月城的水路尚未明朗,咱们又没做好准备,直接过去怕是不妥,且年关将至,不如年后再做打算。”

“看过之后才好做打算,年后,太久了。”明珠看着苏公公,“晋兰江不比运河,但也不差。”

苏公公一脸震惊,“乡君是想……”开第二条运河?

“本乡君还没那个能耐。”明珠漾微微一笑,“上下游两百里之内的城池,还是可以试试的,万一成功了呢?”

所以……

知道明珠要做什么,苏公公心情跌宕。

他来羲和城时,已做好了最差的打算,却不想,主子如此魄力。

那可是晋兰江啊,贯穿了十几座城池的晋兰江,如果全部打通……

苏公公光是想着,就觉得热血沸腾。

立即表忠心道,“小人不才,却也想为乡君的大志献上微薄之力,还请乡君不要嫌弃小人蠢笨。”

“奴婢也是。”

路女官还没搞清楚状况,但并不妨碍她表态。

不得不说,两人的操作很讨巧。

“此乃长久之大计,在我们还未存够实力之前,保持低调,否则就是在为别人做嫁衣。”明珠收敛起笑容,语气端肃。

“这世上,聪明人不止我们一个,我们能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之所以还没人走这条路,无非一个利字。”

没人走过的路,需要付出的成本和代价是极为昂贵的。

但,她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