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间里,明珠坐在窗边,一边看着街上形形色色的路人,一边看着天边的夕阳。
落日余晖下的京城,很美!
“路女官,京城的冬天,是什么样的?”她突然好奇。
“京城的冬日,大雪覆盖,白茫茫一片,很冷!”路女官给明珠布菜,“奴婢怕冷,到了冬日甚少出宫,下值了便躲进被窝里。”
“冬日那般长,不闷么?”
“闷的,可外边实在太冷了,奴婢受不了冻,只能缩在屋子里,放晴的时候,才会出去走走,看看花园里的红梅。”
“凌江的冬日,几乎不会下雪。”明珠放下筷子,“我吃饱了,你也吃一些吧。”
路女官没有推辞,拿了个空碗,挑了些菜,站在旁边吃。
等她吃得差不多了,明珠才吩咐道,“请掌柜上来一趟,本乡君有事找他。”
路女官不知明珠找掌柜有什么事,但她没问,放下碗筷便出去了。
回来的时候,身后跟着听雨楼的掌柜。
“小人见过羲和乡君。”白掌柜一进来就给明珠行礼,“小的有眼无珠,不知乡君驾临,有失远迎,还望乡君海涵!”
听雨楼处于南城和西市的交界,往日食客大多是一些颇有家资的富商,官家子弟很少来,便是来了,也是一些寒门出身的,家里条件不太好的。
接待乡君这般等级的人物,听雨楼是头一次。
白掌柜不知贵人找自己何事,心里紧张的不行,更怕饭菜不合贵人的胃口,被发难。
“白掌柜,本乡君叫你过来,是有一事请你帮忙。”明珠直接开门见山。
‘帮忙’二字,却把白掌柜吓了一跳,“乡君有事尽管吩咐,小人能办的一定办。”
白掌柜也不敢耍
“路女官,把车上的绿粉和吃食拿来。”明珠吩咐道。
路女官快速出去,回来的时候,提着一个食盒。
白掌柜看着摆到桌上的吃食,一时间闹不懂明珠是什么意思。
“白掌柜,这是青微草晒干后,磨成粉制作而成的吃食。”明珠指着糕点,“白掌柜不妨试试。”
白掌柜试了青玉糕和千层煎饼,明珠问道,“白掌柜觉得如何?”
“味道很好,也吃不出是草的味道,但与白面又有点区别。”白掌柜实话实说。
“没错,磨成粉的青微草,可以当白面来用。”明珠看着白掌柜,“白掌柜,如若你帮这个忙,那么在京城,你便是头一份。”
白掌柜没有立即表态,而是问道,“乡君说的这个帮,是想让小人买下草粉,还是其他的呢?
还有,草粉的价格几何,能供应多少?”
明珠摇头,“都不需要!”
白掌柜,“?”
“听雨楼只需做出成品,卖与食客,并宣扬即可,本乡君免费提供三百斤绿粉,卖出去所得的银钱,本乡君一文不要。”
白掌柜听言,连忙罢手,“乡君,这可使不得呀,小人惶恐啊!”
他已经做好了吃亏的打算,结果,乡君不仅提供材料,还一分不要。
白掌柜不敢相信这
第374章 又进听雨楼,合作(2/2)
样的好事,反而慌的不行。
“本乡君真心请白掌柜帮忙,也请白掌柜以合作的姿态,好好考虑这件事。”
明珠的话,瞬间提醒了白掌柜,贵人开口,从来不是无缘无故。
他冷静下来,衡权利弊。
结果发现,拒绝的风险比答应的风险更大,帮忙宣传,便是卖不出去,顶多辛苦几天。
若是拒绝,很可能得罪贵人。
这位羲和乡君,他也听到过一些风声,与太子殿下关系甚好。
不过半盏茶的功夫,白掌柜便做了决定,“承蒙乡君看得起听雨楼,小人定会好好宣扬乡君的壮举。”
“多谢白掌柜。”明珠语气真诚,“路女官,立即命人送三百斤绿粉到听雨楼。”
事情谈妥之后,明珠离开听雨楼,一路朝西市而去。
西市比南城一带繁华,不管是酒楼的规格还是店铺,都比南城上档次。
夜幕降临,很多小贩出来经营,街上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
这边跟东市一样,吃的玩的,样样齐全。
“路女官,这边有老字号的包子铺或者小饭馆么?”
“从这往前一直走,有家十几年的包子铺,生意挺不错的,是一对夫妻在打理,奴婢在他们家买过包子,味道还不错。”
“晚上开门么?”
“开的,他们家到了夏季,晚上卖酸梅汤。”
“我们去买杯酸梅汤,顺便看看,她们能不能帮得上忙。”
路女官当即知道明珠想做什么,不由得加快脚步,大概过了一刻钟,包子铺到了。
铺面有些旧,就连挂牌都透着一股长年累月风吹雨打的沧桑感。
门口摆着两个小桌,坐满了人。
铺子里,站着一对很有夫妻相的中年夫妻。
明珠看了路女官一眼,路女官会意,立即过去买酸梅汤。
为了多聊几句,她刻意拿出碎银,趁着找零的时候,攀谈一番。
拿到零钱的时候,口风也探得差不多了。
“乡君!”路女官端着两碗酸梅汤,笑着走过来。
明珠问道,“有戏吗?”
“奴婢有几分把握,但现在天色已晚,不是很方便。”
“不急这一时。”似乎想起了什么,明珠道,“秋收在即,我们最迟月底便要启程回津西。
明日,你同碧青一起多寻几个铺子帮忙,等百姓有了反响,本乡君立即向陛下请奏。
此事,关系到本乡君的名声和赏赐,你们万不可心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铺子的口碑,掌柜的人品,生意如何,这些都要考虑进去。”
路女官郑重点头,“奴婢知晓,定会多方面打探的。”
一荣俱荣,只有乡君好了,她才能好。
“回去我便给玄大人去信,让他借几个人给我们用用,不然你们可忙不过来。”
“多谢乡君体恤。”
喝了酸梅汤,明珠又去附近的杂货铺买干花,这才打道回府。
刚下马车,房门立即迎了上来,汇报道,“乡君,上午的时候,谢公子和潘公子还有崔公子派人传话,说是让您给他们安排万牲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