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王看了傻儿子一眼,“是不是铭文,等他们出来便知晓,咱们现在讨论的是,羲和乡君的邀请。”
“这有什么好纠结的?”南荣晋伸手拿一个荷花团子,看了两眼才张口,“唔,味道不错,祖父,母妃,你们也尝尝!”
老瑞王和瑞王妃各自拿了青玉糕和千层煎饼,瑞王则是拿了一个鲜花饼。
世子妃却犹犹豫豫的,想吃又不敢吃,怕有毒。
南荣晋见状,怼道,“想吃便吃,不想吃就别碰。”
话落,其他人纷纷看了过来。
世子妃脸色一僵,尴尬道,“青微草有毒,我不太敢吃。”
“我们都吃了,就你不吃,是想我们都死了,你好霸占瑞王府是吧。”南荣晋再次怼道。
世子妃反驳,“我没有!”
“没有便没有,你这么大声作甚,我们又不聋。”
瑞王妃见两人又吵起来,没好气道,“吵什么吵,有什么好吵的,你媳妇不想吃那便不吃好了,有什么可吵的。”
南荣晋顿觉得嘴里的东西,不好吃了,索性放下筷子,离开。
世子妃见状,眼泪直接涌了上来。
“好了!”瑞王妃冷淡的看着世子妃,“既然入了王府,就该把心思放在阿晋身上,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多反省自个儿吧。”
世子妃听言,连忙收起眼泪,“母亲说的是,儿媳身体不适,先告退了。”
等人走远,瑞王妃狠狠地瞪了瑞王一眼,然后朝老瑞王一礼,也离开了。
接着,老瑞王端着糕点也走了,留下瑞王一个人风中凌乱。
谢国公府!
谢国舅收到东西后,谁也没告诉,一个人吃独食。
谢国公知道的时候,他已经把东西吃光了,只剩下一份绿粉和一份干粉条。
“不孝子,居然吃独食!”
没能吃到东西,谢国公只好让人把干粉条煮了,还特意在谢国舅面前吃。
“唔,人间美味也不过如此了!”
谢国舅看着亲爹夸张的表情,还笑着提醒道,“爹,慢点吃,当心噎着。”
话音刚落,谢国公便被呛到了。
他咳的满脸通红,直到谢国舅递去一杯水,他才缓过来。
“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似乎是习惯了亲爹的顽童脾气,谢国舅悠哉的摇着扇子。
“父亲,沈家明珠不简单呐!”
谢国公假装听不到,继续吃着粉条,而且声音比之前的还要大。
“少主进地宫许多日了,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谢国舅继续,“出来的宗亲,每人都得了一本秘籍,据说,瑞王世子的是上古铭文。”
谢国公终于正经起来,“高祖来自蓬莱,他的后辈自是不同,就是苦了你妹妹。”
谢国舅知道是什么,叹了一句,“这都是命啊,半点不由人。”
当初,元隆帝求娶谢皇后时,谢家是不同意的,最后还是元隆帝承诺,不再选秀,独宠谢皇后一人。
可惜,这个诺言持续没两年,便破碎了。
只因,皇后无子,宫中无皇子诞生,元隆帝被迫选秀。
那段时间,帝后的关系,几乎形同陌路,直到太子诞生,两人的关系才有所缓和。
谢国公沉默了。
可不是命么,若女儿没诞下龙子,怕是连皇后的宝座都坐不稳吧。
好在,老天眷顾她,让她生了皇子,唯一的皇子,从此皇后之位无人撼动。
如今更是了不得,连皇帝都敢怼上两句。
“你那还有卢竹花吗?”谢国公不敢再想下去,只好转移话题。
谢国舅摇头,“卢竹花不禁泡,一罐喝不了几天,等少主出来了,我派人去问问。”
“听你妹妹说,卢竹花是沈家明珠改良的,你问问,有没有种子,若是有,我们自个儿在庄上种一些。”
“她明日去南城野炊,让芳华丫头代行问问吧。”
潘家!
潘子钰下学归来,看到房中摆着的吃食,不禁好奇道,“这些都是什么,厨房做的新糕点么?”
丫鬟道,“公子,这是羲和乡君送来的,说是感谢你的。”
潘子钰惊诧了一下,而后被激动淹没,“你说,这糕点是羲和乡君送来的?”
“千真万确。”丫鬟郑重点头,“夫人知道公子赠书之人,是羲和乡君的祖父,还特意夸了乡君两句呢。”
潘子钰听言,笑得像个傻子。
他赠送了那么多书籍,上门感谢他的,羲和乡君是第一个。
这一刻,他觉得自己所做之事有了意义。
“对了公子,这些吃食,是羲和乡君研究青微草做成的,夫人已经尝过了。”
潘子钰一脸期待,“味道如何!”
“夫人说,味道不错,公子试试便知。”
潘子钰试了一块青玉糕后,直接端起盘子,狼吞虎咽,还含糊不清的说着好吃的话。
待潘子钰吃的差不多了,丫鬟递出书信,“公子,这是压在食盒里的,夫人还没看。”
潘子钰
“公子要去吗,如若要去,奴婢这就去准备。”丫鬟说道。
“去吧,小乡君都开口了,不去便是不给面子。”
话落,潘子钰转身去了正院。
“娘,我明日告假去南城野炊!”
正在看账本的蔡氏抬头,“大热天的,野什么炊?”
“羲和乡君邀请的,儿子不好意思拒绝。”
蔡氏看着潘子钰,“羲和乡君是怎么找上门来的,赠书的时候,你自报家门了?”
“不过几本书,儿子可不好意思留名。”
“那羲和乡君怎么知道你曾赠书与她祖父的?”
“说来话长。”
“那便长话短说!”
潘子钰知道,不说清楚,母亲日后肯定会同父亲说,到时候不说也得说。
思来想去,潘子钰决定交代一二。
他把在麒麟书肆遇到明珠和少主的事情,简单的说了一遍。
“如此说来,羲和乡君认识你,纯属巧合!”
“娘,这叫缘分。”潘子钰笑容阳光,“儿子赠了那么多书,还是第一次收到谢礼呢,当时儿子以为羲和乡君只是客套话,没想到她是认真的。”
见儿子开心,蔡氏也跟着开心,“不是说不求回报么,瞧你乐的!”
“儿子赠书,并不图人家什么,可有人感谢,我也是开心的呀,说明对方知道感恩,知道感恩之人,品性肯定不坏。”
“之前我与你父亲好说歹说,你依旧我行我素,如今反倒是开窍了。”
蔡氏说着,复又低头看账本,“既然要去野炊,那便让人给你准备吧,我要查账,暂时帮不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