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洪三相信与否,这场‘比试’都以南荣修主动认输而落幕。
“给!”
洪三爽快的把一锭银子递给玄十一,但之后,他就再也没说话。
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角落里,思考着这个月该怎么过。
玄十一见状,不厚道的笑了笑,然后目光落在南荣修和明珠身上。
这场比试,最先出剑之人是小乡君,但小乡君却隐藏了实力。
而少主,不知为何,明明可以赢,却不动声色的,一步步落入下风。
玄十一不知道的是,明珠没有使用灵气,是担心下手没轻没重,伤了少年。
而南荣修,则是想让明珠赢,所以他才会逐步落了下风。
对他来说,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想看到明珠赢得赌资时,开心的模样。
“我带了两种金叶子。”
南荣修拿出腰间的荷包,从中拿出一把金叶子,“你挑两个。”
明珠见财起意,开玩笑道,“我想打劫怎么办?”
“那我们再比一场?”
明珠却摇了摇头,“今天有些累了,改天吧。”
“好!”南荣修挑了两片最好看,分量最重的塞给明珠,“你的赌资。”
“那我便不跟你客气啦!”
拿过金叶子的明珠,笑的眼睛都弯成了月亮,“我们今晚喝清露?”
“可以!”
南荣修想都没想便点头答应,“时候不早了,我先回去了,晚些我让人过来接你。”
玄十一见南荣修要走,连忙把泥人提了上去。
“少主,乡君,定做的泥人做好了。”
屋里,玄十一把泥人摆在长方形的矮桌上,泥人的形态各有不同。
明珠这个看看,那个看看,
南荣修第一眼就看到的,是他与明珠手牵手,招摇过市的泥人。
泥人捏的活灵活现,尤其是那一瞬间的神态,竟有七分相似。
不由的,南荣修看了看旁边的明珠,又看了看手中的泥人,越看越可爱。
玄十一见自家少主,脸上盛满了笑意,不禁多看了明珠两眼。
心想,小乡君是不是给少主下了迷魂药,不然每次少主见了她,都像变了个人似的。
南荣修拿起另一份,“明珠,我可以两份都要吗?”
明珠看了过来,见他拿的是同款,想都没想直接抢过一份。
“你全都要了,那我怎么办?”说着,拿起桌上的泥人往他身上塞,“你一份,我一份,刚好!”
南荣修看着手中的泥人,见是自己和明珠的之后,笑着应了一句,“好!”
“这个骑马的,好像只有一份,你收着吧。”明珠把泥人递给南荣修,“哪天有空了,我们一起给她们做一个青山和草原。”
“好!”
分配好泥人,南荣修满载而归。
“明珠,我回去了。”
“那晚上见!”
知道南荣修身份特殊,没那么多时间在外边玩,所以明珠没有挽留。
跨出别院大门的时候,南荣修突然停下脚步。
“沈明珠!”
他叫了一声,回头,恰好看到明珠一脸问号的看了过来。
第332章 输赢,越看越喜欢(2/2)
“没什么!”
南荣修笑了笑,掌心贴了贴明珠的额头,然后心情美丽的上了马车。
看着远去的马车,明珠摸了摸自己的额头,一脸莫名。
回宫的路上,南荣修的嘴角一直是上扬的。
他爱不释手的看着手中的泥人,愉悦的笑声不自觉的溢出嘴角。
玄十一觉得,少主可能要栽了。
“不过是见个小姑娘,就这般开心?”
元隆帝看到亲儿子一脸开心的样子,不由得挑了挑眉。
阿修性子清冷,这般开心可不容易。
“久别重逢,自然。”南荣修毫不遮掩。
“那怎么不多玩一会?”
“父皇,儿臣没有忘记身上的责任。”南荣修拱手,“抛开身份,儿臣也希望自己能够跟正常人一样,有朋友,有知己。”
“可你这朋友,未免也太小了吧?”元隆帝吐槽。
他怎么都想不通,十四岁的儿子是怎么跟一个九岁的女娃玩到一块的。
“年龄小怎么了?”南荣修不高兴了,“瑞王世子倒是年龄大,可他做了什么?”
元隆帝“……”
“整日花天酒地,不干正事,还不如一个小姑娘呢。”
元隆帝不想继续这个话题,“咳”了一声,指着堆积如山的奏折道,“开始吧!”
“儿臣遵旨!”
南荣修坐到旁边的小案,把泥人摆放好之后,才开始批阅奏折。
元隆帝见那两个泥人憨娇可爱,欲想伸手去拿,不知怎的半路又把手收了回来。
“阿修,这里
把‘沈家明珠’放在案桌上,生怕别人不知道你俩关系亲近吗?
“不能!”南荣修语气坚定,“在京城,明珠只认识儿臣一人,如若儿臣不给她撑腰,她被欺负了怎么办?”
“这跟你矜持不矜持有甚关系?”
“自然是有。”南荣修抬头,“儿臣与明珠是生死之交,儿臣是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她被欺负的。”
何况,明珠救他之事,没多少人知道。
他要是不高调点,别人又怎么知道他重视明珠呢。
元隆帝“……”
得,两人说的,根本不在一个点子上。
“父皇,儿臣已经以朋友之名,在东宫设宴给明珠接风,今晚的晚膳,还请父皇和母后不要来打扰我们。”
元隆帝不高兴了,“朕跟你母后见不得人?”
“儿臣是怕父皇和母后吓到明珠,毕竟明珠从乡下来,没见过世面。”
元隆帝嘴角微抽,“你在东宫设宴,只请她一人,怕是不妥吧?”
“有何不妥?”南荣修看着元隆帝,好一会才说道,“父皇,你是不是不喜欢明珠?”
“何以见得?”
“因为儿臣发现,每次提到明珠,父皇好像都不太开心。”
“没有的事。”元隆帝直接否认,“朕与沈家明珠从未见过,谈何讨厌?”
“儿臣还以为父皇讨厌明珠呢!”
南荣修故作轻松的舒了一口气,“儿臣就这么一个朋友,若是父皇不喜欢,那儿臣以后,怕是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了。”
元隆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