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疯狂种田后,我靠空间被全朝团宠 > 第294章 沈青山的礼物,病了勿念

第294章 沈青山的礼物,病了勿念

   第294章 沈青山的礼物,病了勿念(1/2)

明珠把信件收进盒子里,准备要出门的时候,外面又传来“扑棱”的声音。

抬眼看去,只见逐玥浑身湿漉漉的站在窗沿上,模样极为狼狈。

“咕噜……咕噜……”

逐玥叫了两声,跳跃到明珠身边,仰头,两只眼睛可怜巴巴的望着明珠。

“辛苦了。”明珠摸了摸逐玥的脑袋,然后取出信件。

“我后天回京了!”

明珠拿着纸条的手一顿。

少年曾说,他要在无双郡呆个三年两载的,如今却说他要回京了。

是上京城办事,还是真的回京城了?

明珠想想,觉得不对。

少年掌控无双郡的兵力,也指导无双郡的政务,不是想走就能走的。

那是什么原因呢?

明珠捋了一下之前的信息,又结合少年的现状,很快有了猜测。

他,身体不适。

需要回京,说明他的情况已经严重。

“小空,炼好凝珠了吗?”

“炼好了。”小空很快回应,“我正在淬炼灵泉。”

明珠进了空间,跟小空拿了凝珠就出来。

“辛苦你们两个了。”

明珠摸了摸逐玥的头,又摸了摸疾风的,然后找来两节小竹筒,分别装入两颗紫色凝珠。

“这两样东西很重要,所以出发前,给你们加餐。”

明珠拿出两条灵鱼,“吃吧,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有好吃的,两鹰都很积极。

沈镜之刚出房门,就看到飞出去的疾风和逐玥,眸色幽深。

接着,他往明珠的房间走来。

“明珠,起来了吗?”

“来了。”明珠打开房门,笑盈盈的走了出来,“爹爹,早啊!”

“早!”沈镜之如往常一样,摸摸闺女的头,“爹爹要跟你二爷爷去镇衙一趟,要一起去吗?”

明珠略微诧异,“这么快?”

昨晚爷爷才做出决定,要给族里捐二十亩水田,两座山头。

没想到,老爹今天就行动了。

“早点置办下来,也能早些规划。”沈镜之说,“这个时节,基本没人卖田,而且良田也没那么容易买到,散田又不方便管理。

故而,你二爷爷提议先买山地,等秋收过后再看看有没有人卖田。”

明珠明白的点点头,“天色不早了,爹爹快些去吧。”

“那爹爹走了。”

沈镜之走后,明珠去了菜地,正好看到沈青山和曹管家从后山回来。

“爷爷!”

明珠笑着打招呼。

“明珠真厉害。”沈青山高兴的摸摸她的头,“沈家能有今天,多亏了你。”

“都是大家的功劳。”

“辛苦了。”沈青山拉起她的手,“走吧,爷爷在京城给你买了礼物。”

明珠的笑容瞬间灿烂,“爷爷对明珠真好。”

“京城繁华,好玩的东西可多了,爷爷给你买的,都是比咱们这边好看的。”

进了屋子,沈青山拿出一个不大不小的木盒,“里面的东西,都是京里的小姑娘喜欢玩的,所以爷爷也跟着买了一些,你看看喜不喜欢。”

盒子里,装了各种各样的小东西。

有头花,手串,吊坠,木梳,泥人,铃铛,发带,珠花。

“京城人不管有钱没钱,都是打扮了 再出门的,这些玩意是爷爷和你小赵叔叔在小摊那儿买的,不贵,平常也能用到。”

“谢谢爷爷。”明珠欢喜的戴上头花,手串,“爷爷,好看吗?”

“好看,非常好看。”沈青山开心大笑,“你喜欢,便不枉爷爷千里迢迢的带回来。”

“爷爷给明珠带礼物,明珠已经很开心了,哪里好意思挑三拣四啊。”

明珠把盒子收起来,“爷爷,奶奶的呢?你给奶奶买了什么?”

“买了一对金镯子。”沈青山笑道,“你奶奶昨晚就戴着睡觉,还兴奋了大半宿呢。”

“等奶奶过寿,我也给要给她打一副金镯子。”

“我听到了。”这时,一道陌生的声音突然从屋外响起,“小明珠,到时候别忘了哦,我方才可是听到了的。”

门外,杨氏带着一位消瘦的老妇走了进来。

“奶奶,赵家奶奶。”明珠礼貌的打招呼,“赵家奶奶,你的耳朵真好,隔着老远都听得到,有你给我奶奶做见证,我怕是耍不了赖了。”

“敢情你就是说说的呀?”赵家奶奶打趣道。

明珠也笑笑,“赵家奶奶,你想喝茶还是白开水,我去给你倒。”

“不用了,我待会就得下田去了。”赵家奶奶说着,目光转到沈青山身上,“沈进士,杨嫂子说我家竹林没跟你回来,那他去哪儿了,你知道吗?”

“抱歉,昨天太忙了,忘了告诉你们竹林的情况了。”沈青山语气歉意。

“竹林没事吧?”赵家奶奶突然紧张起来。

“弟妹放心,竹林没事。”沈青山说道,“我离开京城的时候,学子们捐赠了我两车书籍。

经过金川县,碰巧下暴雨,书籍被打湿,我便让竹林晚些回来。”

“所以竹林人在金川,是吗?”赵家奶奶问。

“竹林在府城晒书,弟妹放心,丢不了。”沈青山说。

“人没事就行。”赵家奶奶得到确定消息后,便出去干活了。

“要不是赵竹林他娘过来询问,我都快要忘记他是跟你一起进京的。”杨氏说道。

“昨儿太高兴了,忘了这茬。”沈青山往旁边的椅子坐下,“明珠,去喊你大哥起来用早饭。”

不等明珠起身,沈长枫已经进来了。

“爷爷,奶奶,明珠。”他打招呼道。

“坐下吧。”沈青山拍了拍旁边的位置,“等会吃饱了,一起整理书房,不然赵竹林回来,没位置放书籍。”

书房本来就拥挤,也不知道能不能放得下。

“爷爷,无名山那边,等青砖一到便能开始动工。”明珠提议道,“不如先将那两车书籍,暂放陈先生那边。”

沈青山想了想,“也行。”

早饭过后,沈青山带着明珠和沈长枫整理书房。

同样在整理书房的,还有南荣修。

他的书房很大,书架上放着很多书籍,其中,画卷占了三分之一。

而这些画卷中,大多是明珠的画像。

南荣修小心的把画卷装进箱笼里,装了两大箱依旧没装完。

“咕噜……咕噜”

这时,疾风熟稔的从窗外飞进来,落在书桌上。



   第294章 沈青山的礼物,病了勿念(2/2)



听到动静,南荣修下意识的回头,见疾风浑身湿漉漉的趴在案桌上,不禁有些担心。

“疾风,你还好吗?”

回应他的是“咕噜……咕噜”的声音,听起来还有点委屈。

南荣修找来干净的帕子,仔细的擦拭疾风身上的雨水。

“辛苦了!”

疾风被人伺候,觉得这一路也没那么辛苦了,便站了起来。

南荣修眼尖,很快发现疾风腿上的小竹筒,比往常的要大一圈。

取下小竹筒的时候,他闻到了一股淡淡的药香,打开一看,里面是紫色的透明状凝珠。

而这凝珠的品质,比金色凝珠和灵鱼凝珠还要好。

仔细一闻,竟有灵芝的味道。

南荣修的身体瞬间一僵。

明珠她,知道了。

没一会儿,南荣修弯了弯嘴角,修长如玉的手指点了点疾风的脑袋,“你告的小状对不对。”

疾风“咕噜”了一声,好像在说,是又怎么样。

“谢了!”

南荣修胸中的郁气,一扫而空。

从初见,她便知道他身中寒毒,后来又不顾一切的救他,然后一直到现在……

是他想差了。

如若互不相欠,两人又靠什么维系这份情谊呢?

南荣修这么一想,当场提笔给明珠写信。

苦逼的疾风,还没休息半个时辰,又得累死累活的飞回锦绣村。

当它回到沈家的时候,整个鹰身瘫在书桌上,一动不动。

明珠“……”

这是想累死鹰,好来一顿干锅鹰肉的节奏?

担心疾风猝死,明珠连续喂了它两颗灵鱼凝珠,才把小竹筒取出来。

“明珠,我回京养病了,勿念!”

少年他,真的病了!

也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严重否?

想了想,明珠决定问个明白。

这一次,出任务的是疾雪。

看着天边消失的身影,疾风默默为自己的兄弟点根蜡。

傍晚时分,沈镜之回来了。

“如何?”沈青山开口询问。

“二叔说,再过两三个月,大家的猪仔可以出栏了,到时候肯定会有人买山,便建议儿子买樟树弯那边的,因为那儿一路下去,都没有人开垦,买了也不影响到其他人。”

沈镜之道,“山地一亩五百文,宁镇长给我们四百文的价,我见价钱便宜,便买了三座山头,共两百七十亩。”

樟树弯一路下去,都是小山,是以面积不大。

“田呢?”沈青山又问。

“暂时没有发现好的。”

“这个时节,人家也不会卖,等秋收之后再看看吧,如若没有,可以买些旱地。”

沈青山说,“家里猪仔多,鸡仔也多,不怕肥力跟不上。

旱地养好了,也能种稻,退一步来说,如若不种稻,也可以让明珠拿来种菜。”

“父亲说的是,拿来种菜,也不会亏本。”沈镜之赞同道,“另外,我把二叔家的三十亩水田,挂到了父亲名下。

族里的山和田,二叔说暂时挂到父亲名下,等我们的田多了,在挪出去。”

沈青山点点头。

沈家好多代都是单传的,到了他这一辈,也只有一个弟弟。

沈氏一族,暂时由他这一房和弟弟一房组成。

设置族田,是想给后辈留点东西罢了。

毕竟,三个孙子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成家立业。

“父亲,我们家名下共有一千零四十亩田地可以免税,舅舅那边,你打算匀出多少亩。”

沈青山听言,看向杨氏。

杨氏斟酌了一下,说道,“大哥十亩,二哥十亩吧,多的自己交,不乐意就拉倒。”

咸鸡蛋的方子已经给他们了,要是还不满足,那以后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爹,我娘家能不能也挂几亩?”江氏争取道。

沈青山略微沉吟道,“那便和杨家一样,二十亩吧。”

江氏立即一脸笑容,“谢谢爹。”

“明珠这边的呢?”杨氏看向沈镜之,“明珠名下那么多山头,三年一过,可是要交税的。”

几万亩的山,光是交税,便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杨氏的想法是,能免多少亩算多少亩。

“明珠名下的田和山,不用交税。”

沈镜之的话音刚落,立即惹得大家纷纷看了过来,包括明珠。

“这个我也是刚刚才知道的。”

沈镜之面色不变,“宁镇长说,青瓶县和无双郡推行万牲草政令的时候,上头交代的,而且还有相关文书。”

至于为何没有传达,不得而知。

兄弟三人对视了一眼,然后齐齐看着明珠。

“干嘛?”明珠一脸茫然,“我什么都不知道,要不是爹爹去了镇里,我现在还不知道呢。”

“真的?”沈长佑半信半疑。

明珠一脸认真,“比珍珠还真。”

“那真是奇了怪了,明明是好事,为什么要藏着掖着呢?”沈长佑不解。

“不重要了。”沈镜之开口,“反正这是实打实的好处,公文已经下了,绝无反悔的余地。”

“父亲说的极是,公文一下,已是板上钉钉的之事。”沈长枫分析道,“不公开,或许是有别的顾虑。”

至于是谁的手笔,大家心里已经有了猜测。

“族田之事,算是落实下来了。”沈镜之看着对面的沈长枫和沈青山,“父亲,大郎下个月中旬要进府学,请席之事,宜早不宜迟。”

“你看后面这几天有没有好日子,有的话,便定一个合适的吧,其他的,随意一些。”

沈青山说完这句话,宣布开饭。

大家纷纷开动。

“爷爷,要办多少桌?”沈长佑一边吃一边好奇,“二爷爷说,十里八村都要请,反正家里的猪仔多,不怕造不起。”

“能请的都请。”沈青山一脸笑意的看着沈长枫,“现在有个问题,是祖孙俩一起办,还是分开办。”

“一起办吧,我这个小秀才也能沾沾进士老爷的光。”沈长枫笑道。

沈长佑却说,“一起办,岂不是少收一份礼?”

“礼什么礼?”杨氏拍他的肩,“你以为整个席面很容易啊?

杀猪杀鸡,洗菜搬桌,迎来送往,有身份的,还不能怠慢,你以为很容易啊?”

“奶奶说的是,分开办,太折腾了,还是一起办吧。”沈长枫说,“不管席面大小,请多少桌,我和爷爷的功名不会因此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