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时分
两只鸡在御厨精湛的厨艺下,变成了三菜一汤。
一份千金菇炖鸡汤,一份荷叶烧鸡,一份蜜汁脆皮鸡。
色香味俱全。
尤其是鸡汤,在冬日的暖阳下,那味道飘的老远。
吴大人闻到味道,不禁吞了吞口水。
“什么味道,如此之香。”姗姗来迟的皇后,老远便闻到了香味,“陛下今儿是邀臣妾品尝美食的么?”
皇后比皇帝小十岁,保养得宜的脸在她身上并未留下岁月的痕迹。
而她,因为生了大庆唯一的皇子,地位十分尊贵,便是见了皇帝,也如同寻常夫妻那般说话,并未端着皇后的架子。
“这是沈家那丫头特意让吴大人捎来的鸡。”皇帝给自己盛了一碗,“吴大人说,此鸡比寻常家鸡美味滋补,朕先尝尝两口。”
鸡汤颜色清澈,入口之后,味道鲜美醇厚,让人回味无穷。
除了味道鲜美,皇帝还感觉到有丝丝的暖流顺着他的经脉游走。
那种暖烘烘的感觉,让他浑身舒畅。
“味道如何?”皇后问道。
“甚好。”皇帝亲自给皇后盛汤,“天儿冷,你多补补。”
皇后以为皇帝是给儿子面子,漫不经心的喝了一口,结果被鸡汤的美味折服。
“吴大人,此鸡可是专用万牲草喂养的?”皇后看向一旁的吴大人。
吴大人恭敬拱手,“回娘娘,沈家的鸡,从鸡崽开始便用万牲草喂养,送进宫的鸡,大概八九个月大。”
“皇庄的万牲草,可是你在负责?”皇后又问。
“是。”
“既然万牲草有如此妙用,那便鼓励皇庄的农户多养些鸡吧。”皇后开口,“如若养的好,宫中的鸡肉,便由皇庄供应。”
“是。”
“除了鸡,那丫头还送了六株旱莲。”皇帝开
嗯?
皇后的兴致被挑起,“那旱莲在何处?”
吴大人赶忙把六盆旱莲抱来。
旱莲与水生莲并无区别,碧绿的硕大圆叶,笔挺的花杆,含苞的花骨朵,只是它们没长在池塘淤泥里,而是长在土盆中。
看到水莲在土盆中生长,并且还长得这般好,皇后不禁觉得稀奇。
“娘娘,这旱莲其实是水莲。”吴大人适时开口,“据明珠姑娘说,此莲的莲种是湘城的莲子培育而来的。”
“那丫头竟还有这等本事?”皇后一脸诧异。
对明珠也越发好奇。
“明珠姑娘很是聪明,不仅奇思妙想把水莲培育成旱莲,并在家中成功种出北方才能种植的菘菜,而且产量还不低。”
吴大人深知自己没什么份量,但他恰巧与有分量之人接触几次。
如此,他也算不上边缘人物了。
“娘娘,明珠姑娘还送了两筐菘菜,如今还水灵着呢。”
皇后听言,立即吩咐道,“把菘菜送去御膳房。”
不多时,御膳房送来了两道菜,一道清炒,一道水煮。
菘菜清甜多汁,十分好吃。
“那丫头有心了。”吃人嘴短,加之对方又是儿子的救命恩人,皇后对明珠自带滤镜,“陛下,择日不如撞日,我们去皇庄瞧瞧如何?”
难得皇后有雅兴,皇帝看了看天气便点头答应,“好。”
帝后要微服皇庄,一时之间,玄衣卫
第174章 羡慕嫉妒恨(2/2)
暗卫禁卫军通通动作起来。
半个时辰后,一辆低调的马车从冷宫小门出去,并未引起任何注意。
皇庄在京郊二十里。
里面的人看到吴大人回来了,一个个热情的打招呼,看到乔装过的帝后,也只是看了两眼,并未多嘴询问。
为了避免皇庄里的人冲撞帝后,吴大人直接带帝后去万牲草最早种植的地块,并充当解说员。
万牲草如何种植,有何作用,吴大人事无巨细的说了出来。
为了证明万牲草是否所言非虚,帝后主动提出去猪圈看看。
看到白白胖胖的猪,帝后又去了鸡舍,不过鸡崽还很小,刚长出翅膀。
逛了一圈,帝后便回宫了。
“陛下,万牲草所言非虚,阿修凑请之事,是否该提上日程了?”
晚膳的时候,皇后提醒皇帝封爵之事。
“不急。”皇帝有自己的思考,“异姓之女封爵,如若没有实实在在的功绩,那些大臣肯定会三天两头闹一闹。
沈家根基薄,待沈青山中进士再封赏也不迟。”
到时候,青瓶县和无双郡的推行成果也出来了,如若有大臣反对,那便是找茬。
他可以名正言顺的收拾。
吴大人出宫的时候,脚步都是虚的。
第二天,他又将土仪送去帝师府,本以为能见到帝师,结果管家告诉他,帝师不在家。
吴大人只好把土仪交给管家,然后失落而去。
…
远在锦绣村的明珠,完全不知道自己当初准备的土仪,成功进入南荣家和帝师府。
此刻,她正在冷风中给菘菜浇水。
“小明珠,你说菘菜三个月
“月底便能收割了,此次是最后一次浇水。”明珠挺直腰身,看向柳氏,“婶子,你种的菘菜如何了?”
“哎,也不懂怎么回事,我都是按照你的法子,一步一步种的,可长势就是不太理想,比你的差远了。”
柳氏的话刚落音,马家大儿媳便插话道,“我的也是按照小明珠的法子种,长出的菘菜奇怪的很,叶子都没抱在一起,跟个野菜似的。
当时我还想着,种好了能卖几个钱好过年,哪想它长的那般四五六,估计只能自个儿吃了。”
“移栽之后,开始抱叶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不能频繁浇水,还要经常松土。”明珠开口,“如若菘菜抱叶的时候,没伺弄好,很影响后期的生长。
你们应该是浇水和松土这一环节出了纰漏。”
当然,沈家的菘菜长得好,除了精心伺弄之外,还有灵泉加持。
“一回生,二回熟,婶子下次注意便是。”
月底的时候,沈家的菘菜,在全村的瞩目下迎来了丰收。
而收菜老板不是别人,正是佟掌柜和周七爷。
佟掌柜是为了给望江楼添加新菜,周七爷则是想在年前狠赚一笔。
收割这一天,沈家的菜田,热火朝天。
过来帮工的村民,听闻菘菜两百文一斤,一颗便有一两多差不多二两银子时,羡慕坏了。
他们一边收菜,一边嗷嗷的喊着,明年要跟着一起种。
马家大儿不死心,摘了自家的菘菜来询问,“佟掌柜,这样的你们可收?”
佟掌柜看了一眼,干脆利落道,“品相太差,不收!”
马家大儿媳希望破灭,这才闷闷不乐的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