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摸着胡须,其实对此事不大满意。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都说养恩大于生恩,可是全然不顾生恩,也有些冷情。
福松说的轻描淡写的,却跟儒家仁人君子倡导的孝道相悖。
进京多年,他当然晓得满洲旧俗许多事情跟儒家之礼不同,可其他的还好,跟孝道沾边的却让人迟疑。
百善孝为先。
这样的孩子,有些狼性,看着不如表面这样的温和。
只是他年岁大了,也没有当面撂脸的意思。
姚夫人却觉得正好,吩咐丫头道:“请四姑娘过来吧,见见贵客。”
最怕的就是遇到愚孝的。
不被父母所喜,还一心做孝子的,到时候要拖着妻儿跟着受委屈。
福松的脸更红了。
虽说早晓得今日过来是让张家人相看的,可是张姑娘见他,也要在这么多人面前么?
有张相夫妇,还有张学士兄弟俩个?
不是当找个机会,让两人单独见见?
好像,张相的脸色不大好。
福松露出几分小不安来。
见着福松这样子,姚夫人觉得更讨喜了。
这么大的小伙子了,又是富贵出身,要是安排了丫头,通了人事儿,肯定不能是这样神态。
虽说带了几分孩子气儿,可也不是坏事。
要不然的话,现下身边有了侍婢,回头两、三年后,说不得庶长子都出来了。
虽说之前就晓得都统府的门风不错,可到底是大小伙子,不得不担心这个。
约莫过了半盏茶的时间,就有人挑了帘子,跟着丫头进来一涸身量高挑的少女。
福松只扫了一眼,就移开眼,没敢细看,不过也瞧真切了。
装扮跟旗人女子不同,上面是藕荷色立领小袄,下边是裙,小袄外还罩了胭脂红的比甲。
梳着双鬟,鹅蛋脸,神态平和,不带稚嫩。
福松也没有托大,站起身来。
少女上前几步,道:“父亲,母亲,大哥、二哥
声音清脆,说的是官话,可还带了几分不一样的软糯。
姚夫人笑着对福松说道:“这就是我们家四丫头
说着,又对那少女道:“这是福松阿哥,是你大哥的同僚
那少女自然晓得来客是谁,脸色带了胭脂色,忍了羞怯,看了福松一眼,福身道:“见过阿哥……”
福松欠身道:“见过四姑娘
张英清咳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八百四十三章 心里已经愿意的(第一更求月票)(2/2)
天儿子刚提此事,九福晋就打发人回都统府了,那边夫人也立时过来皇子府,瞧着是极上心的,只是九福晋临产,九阿哥就去衙门都改成了半天,要不咱们就跟那边说一声,等过了端午节再请大媒……”
姚夫人摇头道:“不妥当!请大媒的事情不着急,端午节后就端午节后,只是这落定之事,不能只咱们家相看,将人家父母长辈撇开,那成什么了?”
说到这里,她想了想,道:“你整日里在皇子府当差,倒是也方便,可以跟那边提一句,福晋什么时候方便待客,到时候让儿媳妇带了四丫头去一趟。”
张廷瓒点头道:“儿子晓得了。”
姚夫人起身道:“我去瞧瞧婉仪。”
等到姚夫人到了跨院,就见女儿在看书,
“在看什么书?”
姚夫人问道。
张婉仪起身,应道:“是大哥昨天拿过来的国语书
现在的国语是满语。
朝廷上虽满语、汉语并重,可是许多京官也都要修习满语。
张家也不例外。
张家儿女,也都打小学满语,日常应答是没问题的,满文就差了些。
姚夫人看着女儿,见她眉眼隐隐带了羞涩,就晓得是相中了。
她就说道:“你大哥最是疼你,他择的人选错不了。”
张婉仪点头道:“女儿晓得。”
三姐的境遇,吓到大哥了。
就是她也没有想到,三姐夫家的日子能过成那样。
之前她以为自己会跟前头的三位姐姐一样,到了年纪,父母在几户旧亲子弟中择婿,而后跟几个姐姐一样,做个贤内助,上奉翁姑,下抚小儿,等着丈夫举业有成,青云直上。
结果大姐夫、二姐夫止步举人,三姐夫举人无望。
如今大姐夫与二姐夫在外做小吏,三姐夫还在府学读书。
三姐夫家本是知州门第,结果三姐出嫁几年,亲家老爷就病死在任上。
姚家清贫自守,阖家生计都落到三姐夫妇身上,上面有太婆婆、太公公跟婆婆,下边还有一双儿女,日子过的窘迫不已。
姊妹俩相差十九岁,当年三姐回乡时,张婉仪还没有出生,可是也曾听父母兄长们多次赞三姐慧心慧质,自学诗词,满腹经纶。
若是男儿身,成就不会在兄弟之下。
张婉仪小声道:“母亲,女儿好像有些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