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天龙从攻略王语嫣开始 > 第468章起义军

第468章起义军

   第468章起义军(1/2)

两日后,慕容承泽返回西洲。

转眼又过了三天,朝中因朱、陈二人的喜事过后,两人返回西洲,余庆的氛围也逐渐淡了下去。

慕容复趁此机会联合丞相及各部尚书开始对朝中大臣的一些职位做出调整,其中牵连甚广,所涉官员占据朝堂上的六七成之多,有的升职加官,不明所以,有的则是因各种原因被降,好在这场变革,并没有牵连出什么命案来。

但一时间,却也使得百官人人惶惑自危,不敢再与私交甚密的官员勾结来往。

毕竟能坐上这个位置的人都不傻,明白这是皇上的一次警示,是为了震慑百官,不然就不是调职升降罢了,而是直接派人缉拿下狱了。

而这次慕容复大刀阔斧的整治朝堂局势,也是出奇的有效,许多工作懈怠的官员,也纷纷勤勉了起来,几乎每日都有奏折上报,再次恢复了建国之初的欣欣向荣。

忙碌了一天的慕容复接到了北方战局的军情密报,从辽金之战的形势来看,大辽最多再支撑不到两年的时间,就要被大金攻破上京的城门了。

为此,他已经收到了不少来自辽国官员私下寄来的归降信,似乎已经放弃了辽国,打算在大金灭辽后,投靠大燕。

慕容复并没有对这些归降信视若无睹,反而还派人一一回应,只不过回信的内容模棱两可,既没有将他们拒之门外,也没有答应他们归降的请求。

那些辽国官员身处夹缝之中,同流合污,且各个都是人精,猜到慕容复此举是想要他们纳投名状,于是纷纷趁着辽国大厦将倾未倾之际,靠着职位之便,疯狂敛财,搜刮民脂民膏,只为日后大难临头时,能有一条生路。 𝙢.𝓥🅾𝔻𝕋𝙒.𝓛𝙖

正是因为这些大辽官员的尸位素餐,贪得无厌,直接加剧了大辽覆灭的进程。

而慕容复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两年的时间对他来说还是太长了,相信经此一役,大辽最多也只能再坚持一年。

这天,忙碌到晚上的慕容复来到了王语嫣的寝宫。

王语嫣见慕容复略显疲乏的样子,便命宫女在浴池备好热水,焚上一些安神的香,给他祛乏。

慕容复缓缓靠在王语嫣的身上,王语嫣贴心的为他揉按着头部的穴位,脸上露出一抹幸福。

虽然十分心疼表哥,但她知道,这是为君者必须要身体力行之事,国家稍大一些的事务和决策,都需要从他手上一一批阅才能通过,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不多时,宫女们便将一切都准备好了。

王语嫣本想让表哥好好休息一晚,不料慕容复却屏退了宫女太监,在她羞红的目光下,缓缓退去宽大的龙袍,一股滚烫的男子热气扑面而来,半敞的领口露出那坚实的胸膛。

王语嫣美目微荡,面泛桃花,在表哥炙热的眼神下,也缓缓退去了自己的宫装长裙,雪白的内衬下是一对饱满的风月,纤腰细柳,勾勒出了一道完美的弧线,一双白玉修长的美腿,宛如天地造化下的奇物一般,浑圆玉润,洁白无瑕。

感受到表哥厚重的鼻息,王语嫣羞得娇躯酥软,难以站立,白腻的肌肤上迅速染上一抹红潮,好似披上了一层霞衣,更增几分丽色,美艳芳华。

慕容复伸手将她搂在怀中,温香软玉在怀,便胜却人间无数。

王语嫣脸颊紧紧贴在他那滚热的胸膛上,感受着对方身上的气息,只觉浑身都一阵娇软酥麻,生不出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468章起义军(2/2)

哥,义军队伍占据着江南六州五十二县,规模浩大。

宋江本是山东人士,北方亦有无辜百姓遭受朝廷压迫,意图起义反抗朝廷,推举他为义军首领。

只是他并未答应,而是不远千里的来到南方组建义军。

北方战乱不休,百姓流离失所,一些无家可归,无依无从之人纷纷逃往了大燕寻求庇护。

而大燕自建国以来,便大肆收留各方逃难的百姓,并予以良田土地安生,仁义之名,广传天下。

宋江之所以不愿在北方组建义军,也正因如此。

试问在前有官兵,后有退路的前提下,那些被官兵欺压的百姓,如何愿意提着脑袋去造反? 🄼.🅅𝕆🅳𝙩𝓦.𝓛🅰

纵使有一些血气方刚的汉子愿意起义反抗朝廷,但这份血性又能持续多久?

当看到官民冲杀下,胳膊大腿漫天飞,头颅满地滚的时候,又作如何?恐怕一些胆小之人吓都吓尿了。

就算勉强拉起一支起义军的队伍来,恐怕也难以长久,毕竟人只有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才能爆发出无穷的潜力来,若是留有余地,不能破釜沉舟,将人心凝聚到一起的话,那终将是一盘散沙。

再者大宋北方的土地有限,他们只能不停的往南方占领州城郡县,对于北方的边境更是丝毫不敢进犯,万一引起燕军的注意,就凭他们这些农民组建的队伍,如何能跟骁勇的燕皇大军抗衡?

但不能南北兼顾的话,义军除了要应对南方的朝廷兵马外,还要防范北方边境的驻守大军。

若是朝廷南北夹击,那他们便会腹背受敌,绝无生路可还。

因此一番深思熟虑后,宋江才毅然带着三十六位结义兄弟南下组建义军,靠着自己的权谋胆识,坐上了起义军的盟主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宋江有意效仿当年的慕容复一样,带着义军攻城掠地,无往不胜,打下一片属于自己的万世基业。

只不过比起当年慕容复亲率人马在辽国境内杀的辽军丢盔卸甲,宋江等人却只是将矛头指向了同胞百姓。

起义军的规模虽大,但毕竟只是一群三教九流的草莽汇聚之地,没有严格的军规制度,更无人约束下属,所到之处,纵使没有烧杀抢掠,但对那些无辜的百姓来说,又何尝不是灾祸?

起义军的规模越大,吃穿用度都是一笔巨大的开销,自徽宗实施苛政以来,一切从百姓身上搜刮所得,尽皆被各地官员缴纳给了国库,于是在官员府上、各州粮仓、乡绅富豪身上搜刮不到足够粮食的起义军,便只能以各种名义对百姓家的余粮强取豪夺。

这般不仁行径,还不如朝廷按税征粮,哪怕过的苦一点,至少还能活下去,远不及起义军这般打着替天行道的名号,行强盗之事。

对于南方起义军一事,朝廷不断派兵剿灭,但始终没有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打来打去,都只是在浪费兵力粮草,这么多年来好不容易恢复的一点国力,一转眼间,就又给打没了。

而且起义军占领江南的梁田土地,不仅极大程度的在消耗大宋的国力,甚至还影响了来年的秋收赋税,如此拖延下去,无疑是在内耗国本。

大宋起义军之事,慕容复也略有耳闻,但不同于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