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赵庆看来,宅子的某处高耸屋舍用了铜铁,导致每逢刮风下雨引来了雷电。
愚昧无知罢了。
好在因为愚昧,让他捡了一个大便宜。
就在牙行掌柜带着遗憾准备回去的时候,认为赵庆不可能买下这座不吉利的武举人宅子。
赵庆直接敲定了这件事“还请掌柜去衙门里请来中人,就在宅子门口把地契签了。”
签地契?
牙行掌柜傻愣住了,既然已经豁出去了,索性就把这件事说明白。
本应该最希望赵庆买下武举人宅子的他,反倒是阻拦了起来“这座宅子不吉利啊,每逢刮风下雨就会被雷劈,沾上了这座宅子的晦气恐怕活不了多久。”
贺双卿站在旁边没有说话,只是奇怪的打量了一眼赵庆,因为她也知道武举人宅子的不吉利。
一直没有说出口,在于她只是西席先生,没有资格参与到赵家的房屋买卖。
做人要有分寸,尤其不能越俎代庖。
只是
武举人宅子的不吉利,着实是让贺双卿心生不安,忍不住说了一句“如果你的银钱不够,我可以借给你一些,买上一座正常的二进宅子没有问题,没必要为了省银子买下这座不吉利的武举人宅邸。”
赵庆没有第一时间回应贺双卿,转头看向了李清清和黄婉儿,想看她们俩是什么反应。
李清清只是轻蹙眉头,她可以掌管家里的各项事宜,最终拿主意还得是家里男人。
一切都听赵庆,他说要买武举人的宅子,买了便是了。
黄婉儿更加没有意见了,小屁股蛋紧紧坐在驴车上,带着菇黄豹守住钱袋子里的铜钱,瞧见赵庆回头看了她一眼,雀
赵庆说了一句让牙行掌柜听不懂的话“我的命硬,扛得住武举人宅子的晦气。”
一个乡下来的读书人,命再硬能有武举人的命硬,说这话着实有些大言不惭。
就连武举人都扛不住时常遭雷劈的晦气,何况是没有任何功名的乡下读书人。
牙行掌柜见他一再坚持,叹了一口气,不再劝了。
立即坐上牛车前往了县衙,找来了户房的一名小吏当作中人,尽快把地契签好了。
牙行掌柜和小吏匆忙离开了武举人宅子,不敢在这里多呆片刻,生怕沾上了宅子里的晦气。
赵庆带着众人走进了武举人宅子,当场就被宅子贴金彩画吸引的转不开眼,惊叹不愧是武举人居住的宅子。
进门是一面宽大的影壁,整体是一块滇石,篆刻着鲤鱼跃龙门的图案。
向里走是一排倒座房,家丁仆役居住的房间,还有会客堂、精舍等各种厢房。
哥舒翰斛律光两人把他们的包袱和铺盖搬进了倒座房,各自选了一间厢房住了进去。
随后,哥舒翰走进了大门口的开间,履行自己看家护院的重任。
斛律光牵着两辆驴车去了后院,没有通过垂花拱门进入中院,走出了大门,从外面来到了校场附近的后门。
牵着两辆驴车进了校场,卸下来
第58章 解决雷劈的麻烦(2/2)
马鞍,把两只毛驴牵进了马厩里,喂了水,由于没有草料只能先喂水,等到晚些时候出去买一些草料。
这一切做得极为娴熟,两人清楚这里面的规矩,全是因为过去在官老爷家里做过工,懂得大户人家的各种规矩。
赵庆带着李清清、黄婉儿两人进了中院,这里是老爷夫人居住的地方。
贺双卿作为西席先生只能住在前院,在李清清的一再坚持下,跟着住进了中院。
赵庆穿过雨檐走廊,来到了后院,这里也有不少厢房,以及柴房和库房等屋舍。
家里如果有了丫鬟和粗使婆子,便住在后院的厢房里。
“好大呀。”黄婉儿‘咯咯’笑着,雀跃的在宅子里跑来跑去,四处乱看“奴家也能住上青砖绿瓦的宅子了。”
相比较黄婉儿在宅子里的疯跑,李清清拿起了账本,开始记录宅子里的官帽椅、圆角柜、官窑瓷器等各种用具。
武举人当年衣锦还乡,为了显摆家里的阔气,全挑了上好的用具。
可惜一样也没用上,连夜搬到了县北。
贺双卿本想跟着赵庆在宅子里转一转,主屋旁边有一件很大的书斋,里面放着各种经史子集。
其中的一些善本,就连她家里都没有,坐在了书斋里,爱不释手的翻看了起来。
赵庆独自一人又从前院一直逛到后院,寻找屋檐上的脊兽是不是用了铜铁。
找了半天,发现那些脊兽全是官窑里烧出来的陶器,不会引来雷电。
“这就奇怪了。”赵庆皱着
赵庆心里不禁也有了一丝狐疑“难道真的是因为风水不好,这座宅子不吉利引来了雷电。”
再是怀疑,赵庆也知道绝无可能。
找不到暂时不找了,等到刮风下雨的时候,雷电劈向哪里就能见了分晓。
赵庆坐在中院的一间茶室里,歇息了片刻,转身去了后面的校场。
准备看清楚校场的地形,找一个合适的位置,修建一座带门小码头。
当赵庆来到校场上,看到校场中间的一杆大旗,摇头笑了“难怪雷电喜欢劈这座宅子,原因是在这里。”
树立在校场上的大旗,比起周围所有的宅子都高,甚至超出了树木的高度。
偏偏旗帜的杆子上包了一层铜皮,用来彰显武举人的身份。
赵庆走过去用手敲了敲旗帜的铜皮杆子“不是纯铜,倒也可以理解,铜可是银钱,只是包了一层铜皮少说也要二三百贯了。”
赵庆摸清楚了情况,刚好看见斛律光从厩房里走出来,招呼了他一声“去把哥舒翰叫过来,咱们三人一起把这个包铜旗帜卸下来。”
斛律光瞅着校场上的一杆大旗,威风凛凛,不明白族长为什么要把大旗卸下来。
还是放下手里的东西,转身去前院找来了哥舒翰。
随着‘砰’的一声巨响,包了一层铜皮的旗杆倒在了校场上。
赵庆嘱咐了一句“你们两人把旗杆放好,回头还有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