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叮嘱了闺女十一点半再过去,免得去了早了,食堂还没开饭,又要等上好久。
沈家媛连连点头答应着,回房间后就继续写她的书籍了。
她的睡眠依旧很是不好,一直熬到快十二点的时候,双眼发胀,才躺在床上沉沉睡去。
她知道自己睡不着,是因为心里有太多事情放不下,一闭眼就是那些惨痛的画面。
心魔不除,就算去拿药吃,怕也没有太大的效果。
所以还是想着靠自我调节,尽可能的不去吃助眠类的药物,以免产生依赖性。
第二天是周六,这个年代还没有双休这回事。工厂是全年无休的,除非机械出了问题才会放假。
但是小学校和一些正式单位,周六上一上午的班,下午和周日一整天都是休息的。
反正不是双休,休息时间是一天半,也不是单休。
家里的工人去上班,小武去上学后,沈母就忙着把最后的一批手工活做完。
沈家媛就坐在自己的房间里,将中小型企业管理这本书写完了。
不过没有收到出版社的消息,她心里也是有些不放心的。
正想着,门外传来清脆的自行车铃。
“是沈家媛家吗?有你的信。”
这个邮差大哥的声音,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前世,基本上每个月邮差大哥都会来家里送信。
沈母每个月给家里寄一封信,沈父偶尔也会给奶奶家里寄信,不过大部分都是奶奶一家往这边寄信,要生活费
“是,这就来。”沈家媛抬高分贝,喊了一声便小跑着往外走,表情难掩激动。
不明所以的沈母也跟着走了出来,毕竟以前来信,都是找她和沈父的,今天这封信怎么是写给自己闺女的。
“这是哪里来的信?”沈母好奇的问道。
“是吉省来的信吧。”邮差拿出信件递给沈家媛后,便笑着离开了。
“吉省?是不是寄错了,咱们家可没有吉省的亲戚。”沈母茫然的凑上前去,看着沈家媛笑的那么开心,心里瞬间就凉了一截。
莫非她闺女是
“娘,这是吉省出版社给我的回信。我之前邮寄给他们一份样书。”
沈家媛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的拆开信封,看到上面的内容后,总算松了一口气“他们应该是还算满意我的作品,让我补足后面的字数,写完全本后再邮寄给他们呢。”
“啥书啊?”
沈母原本不安的心,瞬间就跟着放回了肚子里,随着沈家媛往屋里走。
沈家媛将自己写好的后半截样书拿给沈母看,并且言简意赅的解释着“之前老听爹和哥哥们说机械厂那边的管理,有多不科学,漏洞百出,让员工们都没有积极性。
我就将他们所说的问题做了整理,用我自己的办法做了调整,也想让那些工厂都能重视这些问题,所以就写了这本书。”
“这写的也
上小学和初中甚至高中的老师都很喜欢她,说她有想法又聪明,将来绝对有大造化。
之前那段时间是被赵耀辉那个混蛋给勾魂了,现在她的好闺女终于回来了。
“这里面还有您跟我嫂子提到纺织厂的管理漏洞,我也都做了整理。”
沈家媛看着母亲欣慰和光荣的表情,也跟着开怀的笑着。
她翻找出针对纺织厂的问题,跟母亲探讨着处理方案
“媛媛,那这要是出版了,出版社还给咱们稿酬吗?”沈母也不是文化人,只觉得跟写书有关的工作,都很是圣神。
就算没有钱,让她们家自费出版,那也很厉害。
反正只要能出版,她就多买几本书,给亲戚朋友都送一本!
“稿酬肯定是有的,就是现在还不知道要如何签约。
我想等我写完这本书的后续,去一趟吉省出版社当面聊聊稿酬的事。”
沈家媛当然会尽最大的可能替自己争取福利的,毕竟之后她和建娜共同编写的教材用书,也是要进行出版的。
这本书能卖出个好成绩来,才能让后续的作品也跟着水涨船高。
“行,你啥时候写完,娘陪着你一起去。”沈母说着就替沈家媛拉出了椅子,笑道“那咱们家的大作家赶紧写书吧,我就不打扰你创作了。”
样书都写完了,沈家媛又重新检查了一遍错别字和语句不通顺的地方。
差不多十一点钟的时候,她跟沈母说了一声,就骑着女士自行车前往县城的机械厂。
小学校那边下午就不上课了,但是建娜要留在学校油印整个学校的期末试卷,所以她不急着骑自行车。
前往机械厂的那条道路上,要经过整个县城最繁华的地段,自从经济制度改革后,私营的商贩多了起来,所以收废品也成了一个行业。
大老远的看到前方的熟人,沈家媛勾唇邪魅一笑,她原本还想着绕路去一趟张家庄,提醒张文慧的父母去看看张文慧是如何丢人现眼的。
没想到碰巧遇到了张家父母,这不是就连上天都让她往死里收拾张文慧吗?
“大爷,大娘,纸壳子和玻璃瓶啥价?”
这个时候的沈家媛还没有跟张家人打过照面,之前陪着张文慧去过张家庄,不过是在村口等张文慧的。
但是前世,她嫁给赵耀辉之后,跟张文慧更是整天黏在一起。
好几次,都是张文慧邀请她去张家做客,不为别的,因为她出手阔绰。
所以张文慧是让她当冤大头,买东西去孝敬张文慧的爹娘。
“纸壳子3厘,玻璃瓶1厘一个。”张家父母只顾着脚踩纸箱子,头也没抬的解释着。
“我们家里喝汽水比较多,玻璃瓶很多。你们啥时候去天口乡啊?”
沈家媛抛出一句让他们心动的话,随后便提醒他们“天口乡那边很少有人收废品,乡亲们家里都堆放着不少废品呢,你们要是去天口乡,记得多拿些袋子。”
对于闺女的要求,沈父从来都没有拒绝过,这一次自然也是答应了。
不过叮嘱了闺女十一点半再过去,免得去了早了,食堂还没开饭,又要等上好久。
沈家媛连连点头答应着,回房间后就继续写她的书籍了。
她的睡眠依旧很是不好,一直熬到快十二点的时候,双眼发胀,才躺在床上沉沉睡去。
她知道自己睡不着,是因为心里有太多事情放不下,一闭眼就是那些惨痛的画面。
心魔不除,就算去拿药吃,怕也没有太大的效果。
所以还是想着靠自我调节,尽可能的不去吃助眠类的药物,以免产生依赖性。
第二天是周六,这个年代还没有双休这回事。工厂是全年无休的,除非机械出了问题才会放假。
但是小学校和一些正式单位,周六上一上午的班,下午和周日一整天都是休息的。
反正不是双休,休息时间是一天半,也不是单休。
家里的工人去上班,小武去上学后,沈母就忙着把最后的一批手工活做完。
沈家媛就坐在自己的房间里,将中小型企业管理这本书写完了。
不过没有收到出版社的消息,她心里也是有些不放心的。
正想着,门外传来清脆的自行车铃。
“是沈家媛家吗?有你的信。”
这个邮差大哥的声音,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前世,基本上每个月邮差大哥都会来家里送信。
沈母每个月给家里寄一封信,沈父偶尔也会给奶奶家里寄信,不过大部分都是奶奶一家往这边寄信,要生活费
“是,这就来。”沈家媛抬高分贝,喊了一声便小跑着往外走,表情难掩激动。
不明所以的沈母也跟着走了出来,毕竟以前来信,都是找她和沈父的,今天这封信怎么是写给自己闺女的。
“这是哪里来的信?”沈母好奇的问道。
“是吉省来的信吧。”邮差拿出信件递给沈家媛后,便笑着离开了。
“吉省?是不是寄错了,咱们家可没有吉省的亲戚。”沈母茫然的凑上前去,看着沈家媛笑的那么开心,心里瞬间就凉了一截。
莫非她闺女是
“娘,这是吉省出版社给我的回信。我之前邮寄给他们一份样书。”
沈家媛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的拆开信封,看到上面的内容后,总算松了一口气“他们应该是还算满意我的作品,让我补足后面的字数,写完全本后再邮寄给他们呢。”
“啥书啊?”
沈母原本不安的心,瞬间就跟着放回了肚子里,随着沈家媛往屋里走。
沈家媛将自己写好的后半截样书拿给沈母看,并且言简意赅的解释着“之前老听爹和哥哥们说机械厂那边的管理,有多不科学,漏洞百出,让员工们都没有积极性。
我就将他们所说的问题做了整理,用我自己的办法做了调整,也想让那些工厂都能重视这些问题,所以就写了这本书。”
“这写的也
上小学和初中甚至高中的老师都很喜欢她,说她有想法又聪明,将来绝对有大造化。
之前那段时间是被赵耀辉那个混蛋给勾魂了,现在她的好闺女终于回来了。
“这里面还有您跟我嫂子提到纺织厂的管理漏洞,我也都做了整理。”
沈家媛看着母亲欣慰和光荣的表情,也跟着开怀的笑着。
她翻找出针对纺织厂的问题,跟母亲探讨着处理方案
“媛媛,那这要是出版了,出版社还给咱们稿酬吗?”沈母也不是文化人,只觉得跟写书有关的工作,都很是圣神。
就算没有钱,让她们家自费出版,那也很厉害。
反正只要能出版,她就多买几本书,给亲戚朋友都送一本!
“稿酬肯定是有的,就是现在还不知道要如何签约。
我想等我写完这本书的后续,去一趟吉省出版社当面聊聊稿酬的事。”
沈家媛当然会尽最大的可能替自己争取福利的,毕竟之后她和建娜共同编写的教材用书,也是要进行出版的。
这本书能卖出个好成绩来,才能让后续的作品也跟着水涨船高。
“行,你啥时候写完,娘陪着你一起去。”沈母说着就替沈家媛拉出了椅子,笑道“那咱们家的大作家赶紧写书吧,我就不打扰你创作了。”
样书都写完了,沈家媛又重新检查了一遍错别字和语句不通顺的地方。
差不多十一点钟的时候,她跟沈母说了一声,就骑着女士自行车前往县城的机械厂。
小学校那边下午就不上课了,但是建娜要留在学校油印整个学校的期末试卷,所以她不急着骑自行车。
前往机械厂的那条道路上,要经过整个县城最繁华的地段,自从经济制度改革后,私营的商贩多了起来,所以收废品也成了一个行业。
大老远的看到前方的熟人,沈家媛勾唇邪魅一笑,她原本还想着绕路去一趟张家庄,提醒张文慧的父母去看看张文慧是如何丢人现眼的。
没想到碰巧遇到了张家父母,这不是就连上天都让她往死里收拾张文慧吗?
“大爷,大娘,纸壳子和玻璃瓶啥价?”
这个时候的沈家媛还没有跟张家人打过照面,之前陪着张文慧去过张家庄,不过是在村口等张文慧的。
但是前世,她嫁给赵耀辉之后,跟张文慧更是整天黏在一起。
好几次,都是张文慧邀请她去张家做客,不为别的,因为她出手阔绰。
所以张文慧是让她当冤大头,买东西去孝敬张文慧的爹娘。
“纸壳子3厘,玻璃瓶1厘一个。”张家父母只顾着脚踩纸箱子,头也没抬的解释着。
“我们家里喝汽水比较多,玻璃瓶很多。你们啥时候去天口乡啊?”
沈家媛抛出一句让他们心动的话,随后便提醒他们“天口乡那边很少有人收废品,乡亲们家里都堆放着不少废品呢,你们要是去天口乡,记得多拿些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