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小五不甚在意:“汪平安?他是三甲同进士,跟会试时的排名一样,没升也没降。”
“没有逆袭?”徐枚很惊讶。
原地不动是巧合呢?还是皇帝的恶趣味。
晏小五挠挠头:“我猜测,皇帝不想让汪家养子出身的平安超越正经少爷。就像父子同科殿试,父亲排名比儿子高。”
徐枚觉得有道理,叹道:“或许如此。”
世人都论出身,养子就是低人一等吗?
他们都很会猜。
晏珣严肃地说:“别胡乱猜测!之前会试排名是封卷的,德渊还不是比平安高?你们觉得德渊是纨绔少爷,所以看不起他?皇上日理万姬,哪里会留意一个汪平安。”
你对汪德渊了解多少?
就连晏珣,都不敢说十分了解现在的汪德渊。 𝙢.🅅𝕆🅳𝓣𝙬.🅻𝘼
分别的这些年,每个人都在成长。
“可是那么多人逆袭,为何不能多平安一个?”晏小五还是有些不服气。
他也是养子,希望看到养子逆袭。
上一科的状元罗万化,会试排名跟平安差不多啊!
“世上富豪那么多,为何不能多我一个?”晏珣示意众人坐下:“逆袭哪有那么容易?阿衡,背罗万化的殿试文章给他们听。”
“是!”王衡大声回应。
不久之前,他刚背完罗万化的文章。
晏珣让他背近几十年的状元文章,即使不理解其中含义,先背熟。
虽然科举制有种种弊端,但状元的思想高度、文采风范、文章结构和逻辑,都是读书人的巅峰。
熟背状元文章,可以潜移默化地让王衡站在状元的思维高度。
罗万化的文章洋洋洒洒,每一段都精彩纷呈,既说中皇帝的心思,又言之有物。
晏珣总结:“其中关于军队的问题,他指出‘承平日久而重文以轻武’,‘其道无他,惟重将帅而已’,要‘重其权,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472章 纨绔岂能进士(2/2)
?”
徐枚耷拉着脑袋:“……那我不考了。”
给珣哥做幕僚,是一件很有前途的事。
人一旦想得开,顿时海阔天空。
徐枚和晏小五看向小小年纪的王衡,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比人和狗还大。
“汪汪!”大黄和小白表示赞同。
人怎么能跟狗比呢?
不管怎么说,晏珣替汪德渊和平安高兴,写了两封祝贺的信送往京城。
小伙伴入了官场,今后又多了两位同党。
吾道不孤! 𝙢.🅅𝕆𝔻𝓣🆆.🄻𝓐
……
南京城。
众所周知,南京六部衙门中,只有户部有活干,其他都很清闲。
京城的礼部管科举、管祭祀、管皇家大礼,礼部尚书和礼部侍郎的职位,都是入阁的阶梯。
南京礼部闲到什么程度呢?
在秦淮河搞游船文会,邀请读书人付费参加,收到的钱作为礼部活动经费。
晏珣听说之后叹为观止,谁说古人没有经济头脑?这不是玩得很溜?
此时,闲得无聊的南京礼部官员谈论起今科进士名单。
大明开科至今,南直隶出过好些状元。前任首辅李春芳,鼎鼎大名的晏鹤年,都是南直隶人。
“一甲第二名是吴县人刘瑊,他是苏州卫所军户,祖籍江西。二甲第二名的汪德渊,才是真正的南直隶人。”
“你这话有些不妥。不论刘瑊祖籍哪里,他是苏州人,从南直隶走出去的。”
人才必须是自家的,哪能往外推?
高拱也是军户,祖籍山西……你敢说他不是河南新郑人?新郑人跟你拼了!
“汪德渊是南京国子监首席,你们应该听说过。对对对!就是那个首席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