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利拉神父觉得晏珣懂得太多,晏珣也觉得这个神父不一般。
“没想到随便一支葡萄牙的商队,就有阁下这样博学的传教士。难道你们派了很多厉害的传教士来大明?”晏珣微笑着试探。
贝利拉神父解释:“尊贵的大人,我就是耶稣会派往远东的监会司铎兼总长代理。我去年跟广州的官员接触过,他们没有理我。今年,我是特意来找您的。”
“特意找我?”
“是的!海商们说,您是大明第一美男子。我想,您是上帝杰出的作品,肯定比别人更博学、懂得文化交流的意义。”
颜值有理啊!
又是一轮彩虹屁。
晏珣严肃地说:“我是我爹最杰出的作品。”
讲清楚啊!我跟你家上帝没有关系!
乱说话,小心我爹找你讲道理。 𝙢.𝙫🄾𝓓𝙩𝙒.🅻𝓐
贝利拉神父懂了,这是一个还没接受基督福音的异教徒。
想到大明有很多像晏珣这样的异教徒,贝利拉神父觉得自己肩负着神圣的使命。
晏珣跟贝利拉神父和船长的交流中,得知欧洲人看过华夏的书籍。
阿拉伯人搞过“百年翻译运动”,翻译了很多东西方的书籍,《几何原本》、《天文大集》等都是从这场运动中翻译出来。
而阿拉伯人跟华夏的交流密切,特别是宋朝的时候,海运发达、文化产业繁盛,《营造法式》、《齐民要术》等技术类的书籍都外流。
当时跟大宋来往的阿拉伯人,被称为黑衣大食。
“我对你们国家的书籍感兴趣,如果有的话,我愿意拿一些书跟你交换。”晏珣笑着说。
来而不往非礼也!
“尊贵的大人,我这次来没有带书籍。而且我们国家的书也没有汉文的译本。”贝利拉神父说,“如果您喜欢书,我可以送您一本《圣经》。”
说到这里,贝利拉神父微微笑道:“我第一次到广州的时候,跟当地官员说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430章 命运的岔路(2/2)
如果能够把大明首辅的信仰纠正过来,上帝一定会很欣喜!
……
让人送贝利拉神父进京的同时,晏珣给老爹、李春芳写信。
这是一次道祖和上帝之间的较量,你们要维持住道家的脸面啊!
另外,晏珣也让老爹告诉阮瑛,密切留意传教士们的行踪。
后世有一种说法,传教士盗窃《永乐大典》,才有西方科技的井喷式发展。 🄼.🆅𝓞𝓓🆃𝙒.🅻🄰
晏珣参与过重录《永乐大典》,知道这是一整套包罗万象的文献大全,汇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明成祖当初的宗旨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
换句话说,早就流传到西方的《营造法式》、《齐民要术》等书籍也是《永乐大典》的一部分。
西方科技的井喷式发展,确实是得益于华夏文明。
事已至此,晏珣唯有加强防范。
“文化交流无法阻挡,他们学我们的,我们也应该学他们的。如果传教士对我们的书感兴趣,就送他《金瓶梅》吧!”晏珣在信里写道。
《金瓶梅》这种奇书,葡萄牙人会不会感兴趣?
话说,神父貌似不能娶妻生子?
劝贝利拉神父改信道教吧!信道不影响娶妻生子。
……
葡萄牙人到来不久,一支从倭国来的船队接近双屿港。
来者有晏珣的老熟人——徐枚的父亲徐渭,以及一个新的朋友,杨小福。
杨小福,原名日吉丸,今年已经三十二岁。
他的命运,从那一年夏天被安世救起,就走上了另一条岔道。
那一年夏天,他患上疟疾差点死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