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珣不久之前,还觉得跟华叔阳拼爹拼输了,没想到这么快老爹就给他一个惊喜。
什么?
靠爹不算本事?啃老很羞耻?
他很努力才把老爹卷成三元及第啊!
父子相互成全!
这一天,是会被写入《晏文正公传》的一日。
虽然在晏珣和黎大等人看来,这就是摆台唱戏、烘托气氛带节奏的一日。 🄼.𝕍𝓞𝘿🆃🅆.𝓛𝓐
但放在这个时空的后世,这一日改变了明倭之间局势,值得大书特书。
现在的海关御史衙门,就是“封贡之战”前的宁波市舶司,海商们都是熟悉的。
对倭国的贸易,他们也熟悉。
但总觉得,这个衙门有哪里不一样……可能是晏大人的笑容太耀眼,像如日中天的大明帝国。
今年宁波港只发放100份船引,很快被海商瓜分一空,徐璠拿到20份。
揭开暗标结果,徐璠后悔不迭。
晏珣本来答应给他三成,就是30份。他不服气非得跟其他人同场竞争,却白白少了10份。
十艘船意味着什么?
哪怕把船引送人,都是一个很大的人情。
前小阁老不高兴了,想赶回华亭跟父亲告状,再写信跟张居正要一个说法。
……
晏珣没有太在意徐璠的想法。
别说徐阶已经不是首辅,就算徐阶仍然是首辅,他还是会按自己的原则做事。
谁让他是小钧钧的便宜爹呢?
一切为了振兴大明。
分发船引后,宣布商品交易的细则。
出口的限制比较少,除了火药、硝石等军用物资,其他有利可图的货物都可以销售。
晏珣说:“过去货物进出口要交实物关税,称为‘抽分’,本官提议宁波港今后只收现银税。原本应交的抽分,由官准牙行定价核税,诸位以为如何?”
“官准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422章 窃倭国的国(2/2)
做个见证。”
“既然如此,吾等恭敬不如从命。”海商们客气地答应。
……姓黎的大概是胡宗宪的人,若是朝廷没开宁波港,他的船应该是去小琉球。
话又说回来,朝廷也没准小琉球开设港口啊!
咦?胡宗宪走私?
但小琉球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此处可以作为倭国、大明、南洋商船的中转站和补给点,不开港口是不可能的。
要不,我们出海之后,也去小琉球看看? 🄼.𝓥𝙤𝙙𝙩𝓦.🄻𝘼
晏珣趁势留下黎大:“黎老爷,你刚从倭国回来,跟我说说倭国的事。”
“在下从命。”黎大恭敬地行礼。
众人看在眼里,更确定晏珣跟胡宗宪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海商们眉来眼去,本以为晏大人年轻好糊弄,没想到也是有后台的。
华叔阳今日也来了,出门之后邀请各家海商到他家别院做客。
无论谁拿到船引,还得跟华府订货,华府再把订单发给底下各商家。
比如需要丝绸的,就下发给太仓王家;需要棉布,就发给华亭徐家……
这是惯例。
但这一次,扬州顾家、徽州王家的人说:“我们打算带一批玻璃制品到倭国出售,自己有货源,不需要华府供货。”
华叔阳微微笑道:“既然如此,我家也不会勉强。”
华府消息灵通,知道顾家、王家可能跟晏珣有关系。
卖玻璃的话,莫非是皇家玻璃厂出品?
从元代开始,就有官办琉璃厂。
这些人各怀心事地散去,海关衙门里,晏珣拉着黎大哈哈大笑。
“黎大叔,你竟然回来了!我看到安世的信,知道你在倭国,还以为你会在那里帮着他打仗呢!”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