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是京城最美的季节,也是贴秋膘准备过冬的好时节。
胡同口的槐树洒下一片金黄,天空变得湛蓝悠远,西山吹来的风仿佛带着瓜果的清香。
晏秋生换上新棉袄,乌云也穿着油光乌亮的皮草大衣。
朱翊钧把他的花猫奴奴也带来了,院子里到处是喵喵声。
梅花树下铺着席子,摆着黄秋梨、红柿子、紫葡萄,还有饺子、包子、烧麦、麻糍各色点心。
晏珣让小孩子们随意找位置坐。 𝓜.𝓥𝓞𝔻𝕋🆆.𝕃𝓐
他自己懒洋洋躺在一张躺椅上,望着远方的天空。一方院落上空,云彩悠悠飘动。
不知其他地方,可还有人跟他同时坐看云卷云舒。
大大小小的孩子们学着长辈们的样子,一本正经地倒茶,你推我让。
只听得朱翊钧一句“不必多礼”,孩子们的会议正式开始。
在座诸君有少年赵士祯,幼童朱翊钧、晏秋生,李时珍家的小孙孙、王锡爵和申时行的小儿子。
秋生脆生生地说:“豹叔成亲啦,他什么时候生小娃娃?”
“儿女要看缘分,急不得。而且是你婶婶生娃娃,不是叔叔生。”十五岁的赵士祯已经很懂。
晏珣在南京乡试时,赵士祯还是个七八岁的小娃娃,险些走丢。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
望着云彩的晏珣瞬间有种时不我待的沧桑感。
秋生疑惑:“可是珣伯伯是六叔祖亲生的,不是叔祖母生的。”
小孩子们一愣,还真的是哦!
所以男人也是可以生娃娃的。
朱翊钧犹豫:“我看着母妃的肚子隆起,她说弟弟在里面。所以弟弟是母妃生的。”
父皇对钧钧那么好,钧钧一定是父皇生的。
晏珣:“哈哈……你们好可爱啊!”
小孩子们被夸得高高兴兴。
朱翊钧又说:“秋生还没有弟弟,我已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404章 晏珣的少儿团(2/2)
了几天。
但朱载堉坚持了十九年。
直到隆庆元年,郑王朱厚烷被平反,朱载堉才搬出土房子娶妻。
“他今年三十二岁,专注天文、数学、音律,他说我们居住的大地是个球体,划分经纬、测算经纬度。他首创数列等式、用珠算开平方……”
晏珣说了很多,有些是现在的朱载堉已经做出来的,有些还在研究中。
说来有意思,晏珣一度连隆庆皇帝的姓名都不能确认,却知道朱载堉这个牛人。
朱载堉算出京城的经纬度,数据和后世的分毫不差;
朱载堉创造的“十二平均律”的音乐律制传入欧洲引发轰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西方近代音乐的奠基者。
民族自豪感是不是一下子就升起了?
小孩子们听得不是很明白,“经纬”、“数列”、“开平方”是什么? 𝙢.𝓥𝙊🅳𝙏𝓦.🅻🅰
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朱翊钧若有所思:“所以宗室应该研究学问?”
晏珣笑道:“对啊!宗室藩王一辈子什么都不愁、但是不能当官,为什么不研究科学呢?好学的宗亲是值得表彰、鼓励的。”
按辈分,朱载堉是朱翊钧的叔叔。
藩王被圈养,没有皇帝旨意,不能离开封地。
朱翊钧听晏珣称赞朱载堉,点点头:“让父皇表彰他!还有什么样的好宗室?”
晏珣说:“朝廷加开广州港,组织船队下南洋贸易。申时行就是去谈南蛮铁。若藩王们愿意慷慨解囊,帮朝廷买生铁就好了。”
“慷慨解囊?”小孩子们齐刷刷摇头,“谁会愿意出钱呢?这个道理三岁小孩子都懂。”
他们已经不是三岁了!
晏珣笑道:“先看看吧,或许有愿意的呢?”
事在人为。不行就放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