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不成是他们错了?
见他们都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高文麟捏了捏眉心,总算是缓和了下态度。
往日到底是畏首畏尾,有些话说的不清楚,如今倒是到了说明的时候。
高文麟抿了口茶,缓缓说道“若是镇北王真的能够扛住秦军,还能让列国忌惮,不敢轻易来犯。
那老百姓的日子还会比现在更差吗?最重要的是我们无法改变王爷的想法,那就只能……”
眼神闪了闪,高家大公子心里一突,总感觉父亲要说出口的会是很可怕的话。 3132392e✪32✪✪313✪3✪✪2e✪3✪2✪3✪92e3732
但他无法阻止,果然,就听到高文麟低声道“说不得要让镇北王快一点巩固京师了。”
这话说的简单,但是怎么快,又是怎么固定,京师再不济也还有几十万的大军,拖延个半年还是能做到的。
到时候一旦许以重利,想来各地的勤王大军都会纷纷响应,镇北军和陈家军的兵力都是明白的。
之前为了对抗楚秦两国的联合,镇北王的底牌全都掀了开来,就连那个什么什么的火器都是。
赵长春还几次上奏,说是让朝廷发公文去催促,既然是这么好的东西,当然要上交给皇帝。
大魏可不只是北方一地,要守城吧,有了这些火器,就不需要再过多担心了。
说的那叫一个大义凛然,话是没错,但谁不知道朝廷对于镇北王府的忌惮。
那些东西都是陈平自保的本钱,满朝文武出于什么想法的都有,但没有人真的开口赞同。
就是魏无央,也只是把折子放在一边,就当没看见,这才没人再提这回事。
几个公子都在盘算,秦国的问责信函里没多说镇北军的损失,但在他们看来肯定也是不小的。
镇北军又不是神,这么可能只杀人,自己没有伤亡,那要想快速打进京师,就只有里应外合。
大公子悚然心惊,不敢置信的看向父亲,他想装糊涂,或者欺骗自己想错了。
但对上高文麟的眼睛,就没办法继续沉默了,大公子急切的开口道“父亲万万不可。”
其他人也都反应过来,纷纷跟着劝说,高文麟可是国之重臣,不管他心里一直以来是怎么想的。
但是在所有人眼里,他就是忠臣,是注定青史留名的,若是真的这么干了,高家的清明可就没了。
高文麟淡笑着摇头,挥手道“都出去吧,且还到不了这一步。”
见状,几个儿子都无奈退出,房门刚刚关上,高文麟的脸色就沉了下来。
他没有说实话,不是情况到不了这一步,而是会更坏。
大魏的所有官员都在盯着魏无央的动静,也都开始私下里聚集,他们必须要知道皇帝的打算。
赵长春府上去的人最多,谁都看得出来,皇帝不待见他,却在关键时候就把人拽出来。
此时定然也是如此,就连赵士聪都是这么想的,还偷偷摸摸来
他肯定是不敢跟着去的,但不妨碍他觉得痛快,没人能体会他的心情。
赵士聪觉得就连赵长春都不行,天知道他去石头城的时候如何的踌躇满志。
还没等真正入城,就被镇北王的人给押回来了,灰头土脸,整个就是大魏的笑话。
他以为那会是他一生中最难受的时候了,然而并非如此,他还能再被赶回来第二次。
前不久听从了赵长春的话,找了借口从石头城离开,没有接受朝廷的任命。
当真躲过了后续的危险,但赵士聪心里是憋屈的,甚至是愤怒,他连府门都不敢出了
总觉得对上的任何一双眼睛,都是在嘲讽他,更别提还能继续当官了。
虽然赵长春总是在让他沉住气,但赵士聪心里清楚,再也不会有机会了,他和父亲还是不同的。
父亲到底还在皇帝心里,只要魏无央还有难决的事,就不会彻底放弃赵长春。
可是他不行,他就是个靠着父亲,才能偶尔让皇帝多看几眼的,可有可无的人。
问出这句话的时候,赵士聪的眼睛很亮,赵长春张了几次嘴,都无奈的闭上了。
他能说什么?
他也没有消息啊,他倒是递了折子请见,但是被魏无央拒绝了啊,赵长春很慌,现在的局势他有点看不懂了啊。
他最怕的是皇帝惧怕了,他要是真的听从高文麟曾经的主意,下罪己诏怎么办?
只要认错,就得把做过的错事都坦白出来,皇帝是不能昏聩的,他顶多是听信了小人的话,是被蒙蔽的。
那小人是谁?
赵长春都感觉到后脖子凉飕飕的,这绝对不行,他豁然起身,这一次,倒是没再求见皇帝,他去了太子府。
早朝也被停了,看在任何人眼里,魏无央好像都开始心灰意冷了。
圣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颁布的,先是对太子的训斥,一大套的云山雾罩。
总之下来就是给了你这么高的身份,但是如此长的时间什么都没干出来。
话说的很重,都让很多人从其中听出了废太子的意思,文武百官都很懵。
陛下这是怎么了?跟镇北王走的近的不是二皇子吗,为什么要痛骂太子?难道是为了向镇北王示好。
甚至是真如有些人猜测的那般,皇帝心累了,准备直接退位当太上皇。
那是打算让二皇子继位,好跟镇北王府修复关系?猜测很多,自然更多的人想要去求见太子。
只是全都被拒绝了,太子什么都没解释,很谦逊的接旨,还狠狠的认了一番错处。
就连太子府的大门都关闭了,太子说要闭门思过。
倒是二皇子被放了出来,这话也不算贴切,因为之前皇帝也没明白说把人关起来。
只是让他好好在府里修身养性,什么地方都不要去了,就连宫里的娘娘,都受到了很多训斥。
如今府门大开,皇帝的赏赐流水一样送进来,说是心疼二皇子病重。
高家几个儿子闻言都是一怔,他们后知后觉的意识到,高文麟的话里,忠心的好像一直都是天才,而不是大魏。
难不成是他们错了?
见他们都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高文麟捏了捏眉心,总算是缓和了下态度。
往日到底是畏首畏尾,有些话说的不清楚,如今倒是到了说明的时候。
高文麟抿了口茶,缓缓说道“若是镇北王真的能够扛住秦军,还能让列国忌惮,不敢轻易来犯。 313239✪✪2e3✪2313✪✪3✪2✪e323✪✪92e37✪32
那老百姓的日子还会比现在更差吗?最重要的是我们无法改变王爷的想法,那就只能……”
眼神闪了闪,高家大公子心里一突,总感觉父亲要说出口的会是很可怕的话。
但他无法阻止,果然,就听到高文麟低声道“说不得要让镇北王快一点巩固京师了。”
这话说的简单,但是怎么快,又是怎么固定,京师再不济也还有几十万的大军,拖延个半年还是能做到的。
到时候一旦许以重利,想来各地的勤王大军都会纷纷响应,镇北军和陈家军的兵力都是明白的。
之前为了对抗楚秦两国的联合,镇北王的底牌全都掀了开来,就连那个什么什么的火器都是。
赵长春还几次上奏,说是让朝廷发公文去催促,既然是这么好的东西,当然要上交给皇帝。
大魏可不只是北方一地,要守城吧,有了这些火器,就不需要再过多担心了。
说的那叫一个大义凛然,话是没错,但谁不知道朝廷对于镇北王府的忌惮。
那些东西都是陈平自保的本钱,满朝文武出于什么想法的都有,但没有人真的开口赞同。
就是魏无央,也只是把折子放在一边,就当没看见,这才没人再提这回事。
几个公子都在盘算,秦国的问责信函里没多说镇北军的损失,但在他们看来肯定也是不小的。
镇北军又不是神,这么可能只杀人,自己没有伤亡,那要想快速打进京师,就只有里应外合。
大公子悚然心惊,不敢置信的看向父亲,他想装糊涂,或者欺骗自己想错了。
但对上高文麟的眼睛,就没办法继续沉默了,大公子急切的开口道“父亲万万不可。”
其他人也都反应过来,纷纷跟着劝说,高文麟可是国之重臣,不管他心里一直以来是怎么想的。
但是在所有人眼里,他就是忠臣,是注定青史留名的,若是真的这么干了,高家的清明可就没了。
高文麟淡笑着摇头,挥手道“都出去吧,且还到不了这一步。”
见状,几个儿子都无奈退出,房门刚刚关上,高文麟的脸色就沉了下来。
他没有说实话,不是情况到不了这一步,而是会更坏。
大魏的所有官员都在盯着魏无央的动静,也都开始私下里聚集,他们必须要知道皇帝的打算。
赵长春府上去的人最多,谁都看得出来,皇帝不待见他,却在关键时候就把人拽出来。
此时定然也是如此,就连赵士聪都是这么想的,还偷偷摸摸来
他肯定是不敢跟着去的,但不妨碍他觉得痛快,没人能体会他的心情。
赵士聪觉得就连赵长春都不行,天知道他去石头城的时候如何的踌躇满志。
还没等真正入城,就被镇北王的人给押回来了,灰头土脸,整个就是大魏的笑话。
他以为那会是他一生中最难受的时候了,然而并非如此,他还能再被赶回来第二次。
前不久听从了赵长春的话,找了借口从石头城离开,没有接受朝廷的任命。
当真躲过了后续的危险,但赵士聪心里是憋屈的,甚至是愤怒,他连府门都不敢出了
总觉得对上的任何一双眼睛,都是在嘲讽他,更别提还能继续当官了。
虽然赵长春总是在让他沉住气,但赵士聪心里清楚,再也不会有机会了,他和父亲还是不同的。
父亲到底还在皇帝心里,只要魏无央还有难决的事,就不会彻底放弃赵长春。
可是他不行,他就是个靠着父亲,才能偶尔让皇帝多看几眼的,可有可无的人。
问出这句话的时候,赵士聪的眼睛很亮,赵长春张了几次嘴,都无奈的闭上了。
他能说什么?
他也没有消息啊,他倒是递了折子请见,但是被魏无央拒绝了啊,赵长春很慌,现在的局势他有点看不懂了啊。
他最怕的是皇帝惧怕了,他要是真的听从高文麟曾经的主意,下罪己诏怎么办?
只要认错,就得把做过的错事都坦白出来,皇帝是不能昏聩的,他顶多是听信了小人的话,是被蒙蔽的。
那小人是谁?
赵长春都感觉到后脖子凉飕飕的,这绝对不行,他豁然起身,这一次,倒是没再求见皇帝,他去了太子府。
早朝也被停了,看在任何人眼里,魏无央好像都开始心灰意冷了。
圣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颁布的,先是对太子的训斥,一大套的云山雾罩。
总之下来就是给了你这么高的身份,但是如此长的时间什么都没干出来。
话说的很重,都让很多人从其中听出了废太子的意思,文武百官都很懵。
陛下这是怎么了?跟镇北王走的近的不是二皇子吗,为什么要痛骂太子?难道是为了向镇北王示好。
甚至是真如有些人猜测的那般,皇帝心累了,准备直接退位当太上皇。
那是打算让二皇子继位,好跟镇北王府修复关系?猜测很多,自然更多的人想要去求见太子。
只是全都被拒绝了,太子什么都没解释,很谦逊的接旨,还狠狠的认了一番错处。
就连太子府的大门都关闭了,太子说要闭门思过。
倒是二皇子被放了出来,这话也不算贴切,因为之前皇帝也没明白说把人关起来。
只是让他好好在府里修身养性,什么地方都不要去了,就连宫里的娘娘,都受到了很多训斥。
如今府门大开,皇帝的赏赐流水一样送进来,说是心疼二皇子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