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穿成豪门对照组的真千金 > 第561章 污名

第561章 污名

   第561章 污名(1/2)

守在众生塔十年?

明歌见他面容凄苦沉郁,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风家护卫,身子发颤地扶着桌案,感到刺骨的寒意。

十年,风三都出现了,他却没有出现。

秋慕白没有说谎,他真的死了,死了十年,死在阴冷潮湿的地宫。

明歌看向他,声音嘶哑:“风三,你慢慢说,从头开始说。”

风三低下头,眼睛通红,从哪里开始说起,那要从前朝陛下在紫宸殿自戕,秋慕白灭大夏朝,登基为帝开始说起。

如今一切的罪魁祸首就在此地,他却不能为郎君报仇,甚至还要阻止女娘为郎君报仇,何其荒谬。 🅼.𝙑🄾𝓓𝙏🆆.𝙡🄰

“高祖陛下登基以后,大肆屠杀百年的世家大族,扶持小世家上位,风家就在陛下的猎杀名单里,家主早就收到郎君的信件,举家迁往了金陵。

所以盛京城破的时候,风家在金陵,并没有经历那场改朝换代的黑暗一夜。”

只是风家搬迁到金陵太过仓促,很多产业没有来得及处理,秋慕白登基以后,扶持的小世家就渐渐吞食掉风家在北方的产业,查抄的查抄,吞食的吞食,九洲第一世家风家只能龟缩在祖籍金陵。

“家主说,若是平平安安也算是万幸,不过是散尽了家财,只是高祖陛下登基以后,重启世家令,所有前去赴宴的世家家主皆命丧盛京,二公子也死在盛京,陛下还派重兵一直守在金陵,盯着风家,郎君就在这个时候回到了金陵。”

“几月?”

“一月下旬,正月初十。”

明歌眼眸微潮湿,正月初十,那就是日夜兼程赶回金陵。

“郎君回到风家,只歇了一日,陛下的铁甲卫第二日就到了。随后我便随郎君入盛京,进了皇城。”风三愤恨地看向高祖陛下,握紧掌中的剑,铿锵有力地说道,“我曾问郎君,为何不反?为何要任新帝宰割?新帝登基,大肆屠杀,朝堂不稳,人心惶惶,无论是论德行、清名还是实力,郎君都有一战之力。

那时郎君只笑了笑,说,九洲已安定,何故要反,以他一人之死能止帝王杀戮之心,便是他的功德修行。

后来郎君深陷囹圄,生死弥留之际,才与我说起天道阵一事,他在阵中看到了推演的九洲未来,大夏朝羸弱,高祖陛下能短短数月就能推翻大夏,结束战火,若是他选择起势,战火势必要延续数年,娘子和大月国都会被卷入中洲的战乱中,命丧中洲。

到时候百姓妻离子散,九洲破碎不堪,这是郎君不愿看到的未来,就算他日后成为千古一帝,也不过是踩着鲜血和白骨铸就的孤独帝王,所以郎君只身入盛京,谈了一场只有他和高祖陛下知道的交易。”

风三的声音渐渐低沉下去,带着一丝追忆的悲痛和释然。

十年了。他以前不理解郎君,觉得郎君败就败在有悲悯之心,不如秋慕白狠辣决断,不如他有野心有魄力,后来,这十年,他孤独守在这座众生塔前,看着日升月落,渐渐理解了郎君的道。

他只能看到自己的悲欢,郎君看到的是这片苍穹之下的悲欢。

众生塔内,一片沉寂,雪越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每次出现验证,请不要使用无痕模式!

   第561章 污名(2/2)

吧,从此以后,世上再无众生塔。”明歌看着窜起的火光,转身决绝地离开众生塔。

冬日的第一场雪覆盖了整座盛京城,大雪纷飞之夜,矗立在大相国寺隔壁的众生塔走水,火光烧红了半边天。

大火烧了整整一夜,火势太大,众人抢救不及,眼睁睁地看着那座象征神力的高塔烧成了废墟,城防军、铁甲卫、府衙兵围的水泄不通,据说帝王也亲至,发疯一样地想要救火中的梦山道人,结果梦山道人和众生塔一起烧成了灰烬。

这一夜,成为盛京最难捱的一夜,史书都不知如何下笔。

也是从这一夜开始,九洲开始流传,这是神罚。渐渐的,九洲各地开始流传,高祖陛下自登基以来推行的所有新政,皆出自“道和”一书,这是世家第一郎君风眠洲自“雅书”之后的新作,里面不仅有风郎君的治国之道,还有道家真义,乃是实实在在的天书、奇书和遗书。

高祖陛下不过是窃取了风家郎君治国新政的卑劣帝王,帝王德行有亏,一时之间,九洲热议。

“听说众生塔倒,那场火烧了整整一夜,火光冲天,整个盛京城的百姓都看到了。”

“没错,说是神罚也不为过,还有人专门以此作画,被炒作成了名家名画。” 🄼.🆅🅾🅳🅃🆆.𝙡🅰

“真是吃人血馒头。”

“这世道本就是如此,没看到高高在上的那位也是吃的人血馒头吗?可怜了梦山道人和风家郎君。”

“听说风家郎君早在十年前就死在了帝宫,风家唯一活着的大公子也出家剃度了,世事无常,谁能想到竟是如此下场?”

“最最可惜的还是风家郎君和孟山道人,我还依稀记得,十多年前,那一对是何等的光彩夺目,可惜了,一个死在了帝宫,一个死在了众生塔。”

“嘘,这话可不兴说,如今这事上面忌讳着呢,若是大家有心,就去金陵城郊的寺庙多烧一炷香,为风郎君和梦山道人捐一盏长明灯,听说风家大公子就在那里修行。”

茶楼酒肆里,茶客们说着眼睛都湿润了,不能祭拜,只能去寺庙烧香捐一盏长明灯了。

“金陵城郊的寺庙已经挤的水泄不通了,都是去祭拜的文人和百姓。”

“我听说江南府有风郎君所著书的手抄本?”

“雅书一直都是天下文人大儒的珍藏,但是风郎君后来写的这本道和晦涩难懂,被佛道儒三家奉为天书,寻常人根本就看不懂,不过里面有一卷是对新政的阐述,通俗易懂,文武百官人手抄了一本。”

“风郎君不愧是九洲第一世家子,往后百年内估计都不会出现这样的奇才了。该青史留名。”

“此事御史台的奏疏都上了不下百封,陛下一直没点头,不过点头是早晚的事情,就连萧国公都带头请愿,要追封风家郎君和梦山道人?”

“可惜呀,可惜,好端端的怎么就生出了一场大火呢?”

众人无比惋惜。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每次出现验证,请不要使用无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