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门死谏之事,在大魏庙堂出现的频率不高,然每次发生此类现象,则代表着激烈的权力冲突出现。
萧景云凭借着一己之力,竟然能引得朝中不少官吏,前去午门行死谏之事,这也算是极为罕见的。
“所以萧卿知晓此事后,非但没有就此停手,反而继续让廉院的人,前去户部传讯可能涉案的官吏了?”
乾清宫内,响起魏帝赵元启的声音。
“是的皇爷。”
魏朝忠跪倒在地上,拱手作揖道“此次廉院去往户部衙署,要传讯的官员,远比当初去工部传讯的要多。
据西厂探明的情况,此前被传讯到廉院的工部官吏,只有一少部分被送回工部,陪同的廉院态度很好,甚至还帮这些官吏言明。
而被扣押在廉院的官吏,究竟交代了哪些事情,就不得而知了,廉院衙署的戒备非常森严,外人根本就靠近不了。
甚至廉院的人,在奉御史中丞、侍读学士萧景云之令,还前去午门这边,将几名死谏的户部官吏请走传讯,这也让午门……” m.✧v✦od✯❅tw✥.la
“有趣,真是太有趣了。”
赵元启笑着摇起头来,看向跪在地上的魏朝忠,“这个萧景云啊,还真是有胆啊,居然连在午门死谏的人都带走,难道他就不怕引起公愤吗?”
眼下形势的改变之快,即便是魏帝赵元启都没预料到,不过赵元启的内心,却没有丝毫恼怒。
多好的一出戏啊。
御极登基这么多年,赵元启太清楚朝中文官群体的德性,所谓的午门死谏,绝大多数不过是权力正面交锋罢了。
皇权和臣权之争,出现的还少吗?
“皇爷,萧廉宪已经引起公愤了。”
魏朝忠面露踌躇,开口道“眼下在午门这边,不少翰林院、詹事府、国子监的官员,甚至是贡生,都去午门死谏了。
说萧廉宪是当朝奸臣,蛊惑君上,以所谓廉院清查河政之事,大肆抱负朝中栋梁,若是不尽快铲除,恐……”
说到这里时,魏朝忠恰到好处的停下。
在御前服侍这么久,魏朝忠太清楚自家皇爷的脾性,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
“恐什么?”
赵元启深邃的眼眸掠过冷芒,语气淡漠道“恐大魏社稷不稳吗?哼,别以为朕不清楚他们的心中,究竟是怎样想的。
他们越是蹦跶的厉害,就越代表着廉院做的事情,只怕是踩住了他们的痛脚。
朕啊,有些时候就是太心软了,觉得他们是朝中大
魏朝忠跪在地上没有多言。
事情到眼前这一步,态度已经很明确了,自家皇爷这是要力挺萧景云啊,看似没有表态或动作,实则就是最大的表态。
“派人去内阁,问问史宪。”
赵元启端起茶盏,呷了一口,冷冷道“问问他这个内阁首辅,究竟是怎么做的,一个个都跑到午门,这是想干什么?逼宫吗!?”
言罢,赵元启重顿手里的茶盏。
“奴婢遵旨。”
魏朝忠心下一紧,忙作揖应道。
推行新政,就是一个不断斗法的过程,赵元启对这等情况太清楚了,恰恰是清楚这些,他知道某些事情绝不能退让。
这一退,退的就不是优势了,更会损害他的威仪!
“萧景云,你可别叫朕失望啊。”
看着魏朝忠离去的背影,赵元启双眼微眯,囔囔自言道。
仅仅是对可能涉案的工部官员,进行一场传讯,就引来这等风波,赵元启很清楚河政肃贪之事,牵扯到的人不少。
不过萧景云没有呈递奏疏到御前,这也让赵元启只能安耐住冲动,等待萧景云将奏疏呈递御前。
对午门死谏一事,魏帝赵元启没有过多理会,反派人到内阁责问首辅史宪,这在朝引起很大的轰动。
天子这算是表态了?
很多人的心里都在揣摩此事。
对于朝中的纷纷扰扰,置身旋涡之下的萧景云,以及廉院上下,都没有过多的理会这些,反而在按部就班的做事。
面对这种形势,陆风和杨凌的处境,似乎也跟着受到影响。
二人同为己卯恩科三鼎甲之一,一个是状元郎,一个是榜眼郎,如果没有太多纷扰,凭借他们的出身,只需稳扎稳打的在朝中积攒底蕴,就能逐步成势,继而在朝中崭露头角。
然而己卯恩科的特殊性,使得他们一开始就被擢到高位,一个在詹事府,一个在通政司,原本算打开局面的他们,可是受同为三鼎甲之一的萧景云影响,使得最近他们的处境变得微妙起来。
己卯恩科
第二百七十四章 肃王归京(2/2)
的进士群体,除了那些已有归属的群体,剩下的似乎都或多或少遭受到了隐形排挤。
“杨兄?”
去往通政司的途中,情绪不好的陆风,见到一熟悉的身影,下意识脱口道。
“嗯?”
神情疲惫的杨凌,诧异的转过身,见到是陆风后,“是陆兄。”
“你这是怎么了?”
见杨凌这般,陆风上前关切道“为何……”
“别提了。”
杨凌轻叹一声,摆手道“近期通政司所收奏疏激增,人手不够用,眼下通政司已多日没下值了。”
陆风眉头微蹙起来。 m.v✡odtw.✷❂❋l❊a
这是跟廉院杠上了。
其实不止是通政司这边,朝中部分有司衙署,随着朝局的动荡,都有模有样的学着廉院这边,搞起了不下值的事情,这让不少官员的心底,对萧景云及廉院上下都恨上了。
斗法,终究会苦了一些人。
“陆兄,我还有事要做,就先告退了。”
见陆风沉默,杨凌抬手一礼道。
“杨兄先忙。”
陆风抬手回礼道。
看着杨凌匆匆离去的背影,陆风的内心很感慨,想起数日前在东宫的一幕幕,暴怒的太子,愤慨的东宫诸臣,还有太子对他说的那些话。
难道这就是朝堂吗?
此时此刻的陆风,对自己过去寒窗苦读十余载,只为想在科举上金榜题名,第一次产生深深的怀疑。
他过去坚守的事情,真的是对的吗?
先前太子还让他找时间,去与萧景云多多走动,可是一直没找到机会,直到廉院之事出现后,一切都变了。
内心恍惚的陆风,没有去通政司,反而来到午门这边。
彼时的午门外,跪着数百众官吏、贡生。
都已经十余天了。
见到此幕的陆风,心情很复杂,从午门出现死谏的情况,到现在,天子都没有任何的表态。
而萧景云所领廉院,在此期间不断地传讯官员,这使得越来越多的有司官吏,都来到午门这边。
甚至御史台这边,有不少官吏都来了。
这到底是为什么啊?
陆风的内心深处生出质问,他根本就不清楚,为何他心中的朝堂,与现实的朝堂,差距会这般的
“陛下!萧景云就是奸臣啊,此贼用心险恶,想破坏我大魏根基,您难道就真的不管吗?”
“陛下!!廉院以清查河政之名,大肆打击朝中栋梁,长此以往,我大魏威严当何以自处啊。”
“陛下……”
听到那些虚弱的控诉声,陆风恍惚了。
萧景云真的做错了吗?
一道声音,在陆风的心里生出。
说实话,从萧景云初赴御史台为官时,陆风对萧景云的关注并不多,毕竟陆风在詹事府这边,也有很多事情要忙。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萧景云在任期间做的种种惊人之举,在朝引起很多关注和风波,也使得陆风对萧景云的关注越来越多。
弹劾巡城御史,闻风弹劾王太岳,整顿税关,开便民铺,奉诏巡察京营……
这一桩桩一件件,皆是萧景云的手笔。
特别是整顿税关和开便民铺,陆风都在下值后去看过,尽管最初遭到很多人的非议,可是改变却是很好的。
特别是底层群体的一些感恩戴德,这是不会骗人的。
只是朝中的舆情,却与之形成极大的反差。
孰对孰错,这似乎成了很矛盾的事情。
“肃王?”
“肃王!?”
就在陆风思绪杂乱之际,午门外聚集的人群,响起的一些声音,却让陆风回过神来,下意识抬头看去。
却见肃王赵睿恒神情严肃,迈着四方步,快步朝午门内走去,身后跟着十余众人,捧着很多案牍和文书。
肃王巡察福建路回京了?
陆风下意识皱紧眉头,只是选择这个时候回来,事情只怕不对啊。
尽管陆风在詹事府那边做事,没有像萧景云在御史台这般抢眼,但是对朝中的一些情况,也都是清楚的。
肃王为何此时回来?
肃王回京是查到什么了?
彼时在午门外聚集的人群,其中有不少人的心底,都开始暗暗揣摩起来,甚至一些围观的官员,都匆匆离开午门。
甚至有些人的内心,都开始揣摩起来,天子先前一直都不表态,可是知道肃王要归京?
想到这种情况,有些人的脚步下意识加快,毕竟朝中都知道,肃王赵睿恒那可是铁面无私的亲王,特别是从解除圈禁后就更是这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