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大魏贵婿 > 第一百六十二章 帝怒

第一百六十二章 帝怒

   第一百六十二章 帝怒(1/2)

繁繁星空下,骤起的春风带着凉意。

巍峨的宫城,在夜幕笼罩下,透着几分肃穆。

“卿家觉得萧景云的那篇策论,是否有推行的可能?”

魏帝赵元启穿着天子团龙袍,缓步走在御道上,看着远处巡察的禁军将士,神情看不出喜悲,“此子在诗词有才,没想到对政见竟然也这般独到,论赋役制度的利弊,此乃我大魏立根之国策。

倘若现下滋生的弊政和顽疾,能够逐一的扫清,那么对我大魏而言,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陛下,臣觉得可行!”

被临时传召进宫的王太岳,神情严肃,向魏帝赵元启作揖一礼,“在一些设想上,萧景云和臣的构想,有不谋而合之意。

就像田赋、徭役、各项杂征合为一项征收税银,此事倘若真能促成,这不仅能简化国朝税制,还能有效监督各地税收。

从神武元年开始,国朝每年的赋税收入,就存在着不小的问题,各地征收上来的税目,多少是对不上账的。”

赵元启露出凝重的神情。

税收情况,是体现一个国朝是否安稳的关键。

谁要是敢在税收方面,生出任何想法,那就是想动摇国朝的安稳,这对大魏皇帝赵元启而言,是断然不能容忍的!

“卿家说的没错。”

赵元启眉头微皱道“从朕御极登基以来,就一直推行开荒造田之事,至今新增耕地已有数百万亩吧。

过去朕对此事没有怀疑过。

可是现在却不这样想了。

在我大魏治下各省,开垦出的那些耕地,真的就全部登记造册了吗?

有些事情根本就不经查,一查就是一个窟窿,神武七年的赋税收入,竟与神武元年持平了,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陛下英明。”

王太岳顺势说道“所以想要推行新政,继而扫清国朝的弊政和顽疾,涉及到地方的改制,才是重中之重。

倘若地方改制不能成功,那么就算税制真的改成了,也会存在很多问题。

在臣的眼里,在地方设路进行统治,固然说能够解决一些问题,避免藩镇割据、地方独大的情况。

然而对于国朝而言,却并非是绝佳的统治需求啊。

就以两浙路为例,地方存在着帅司、监司、漕司、宪司、仓司等实权衙署,看似确保着地方的安稳,可实则在很多地方,却存在相互推诿的现状。

涉及到河政的事情,究竟该找谁解决?

涉及到征税的事情,具体该如何落实?

涉及到商业的监察,到底该如何推进?

尽管说国朝所定国制,将诸多职权都明确下来,不过在具体的运行之中,却客观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难啊!”

赵元启停下脚步,神情有些复杂,轻叹一声,“地方改制的事情,并非一蹴而就的,这牵扯到的东西太多。

地方相互制衡,中央自上统治。

这是绝对不能动摇的根本所在。

朕岂会不知地方改制的紧迫性,可有些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非常难的事情。

毕竟稍有不慎,一旦地方出现骚乱,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要知道当前的大乾和大康两朝,对我大魏同样是虎视眈眈啊。”

人人都言皇帝好,掌生杀大权于一身,然而真的作为皇帝,背后需要承受哪些压力,需要面度哪些问题,唯有皇帝一人最清楚。

高处不胜寒啊。

现在的魏帝赵元启,就觉得自己像一个孤家寡人,没有人理解他的想法,更没有人理解他的决心。

“陛下的难处,臣明白。”

王太岳欠身说道“涉及地方改制的事情,就像陛下说的那样,不是一蹴而就便能起到成效的。

凡事要循序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https://www.vodtw.la/book/11143/   第一百六十二章 帝怒(2/2)

进才行。

以清查河政作为切入点,继而将新政扩大到清查土地田亩,重厘税制,调整军务等诸事上,那国朝内部滋生的弊政和顽疾,就能初步得到清扫。

只要上述诸事能够做好做扎实,那么顺势推动更进一步的改革,一切就水到渠成了,这对大魏社稷而言,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王太岳是一个实干派,作为昔日的新科进士,钦定的状元,在朝为官数载,看透了官场的种种。

尤其是对和光同尘甚至厌恶。

不过这几年致仕赋闲,在地方看到的多了,对自己的想法进一步完善,这也让王太岳心里明白,想要改变这种不好风气,唯有改革才行!

“先把清查河政做扎实吧。”

赵元启深邃的眼眸,闪过一道精芒,“过去十几年间,国朝在河政方面,砸进去的银子超过2000万两。

可是结果呢?

一塌糊涂!

两浙路出现水患一事,就是给朕的警示。

现在大魏上下存在太多的硕鼠了,朕近些年来,的确是对政事有所懈怠,可是吃着朕给的皇粮,拿着国库给的俸禄,却敢这般肆无忌惮。

这是觉得朕老了,不敢杀人了。

好啊,既然是这样的话,那朕倒是想要看看,究竟是朕的刀利,还是他们的脖子硬!”

统御一个国朝,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

政治是门艺术。

站在赵元启的角度,大魏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尽管现在的一些情况,是他过去懈怠所致。

王太岳想了想,向赵元启作揖行礼道“陛下,那近期在金陵一带,出现科场舞弊一事,该如何……”

“此事你不用管。”

赵元启眼神冷厉,摆手打断道“拿科场舞弊来煽风点火,朕还没有老糊涂到这等程度,朝中的那股邪风,也该给他好好的杀一杀了!

卿家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

殿试这一块,卿家也多费费心。

有些事情,朕要出面解决,接下来的恩科殿试,朕不希望有任何问题。”

“臣遵旨。”

王太岳忙作揖应道。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作为大魏的皇帝,别看赵元启上了年纪,然而他依旧是大魏的至尊,谁要是胆敢忤逆他,挑衅皇权威仪,那下场只有一个。

死!

在赵元启的眼里,在恩科会试放榜后,金陵就传出科场舞弊之风,这哪里是在针对王太岳啊,这分明就是在针对新政。

“梁伴伴,明日传长公主进宫,朕有些事情要和长公主说说。”看着王太岳离去的背影,赵元启负手而立道。

“奴婢遵旨。”

从黑暗中走出的梁栋,忙作揖应道。

“对了,即刻传魏朝忠进宫。”

赵元启伸出手来,双眼微眯道“西厂这把刀,朕也该好好的亮亮了,不然有些人真的以为,朕不敢杀人了。”

“奴婢遵旨。”

梁栋心里一紧,再度拜道。

特召恩科进行到现在,赵元启绝不愿出现任何问题,被遴选出的831名贡士,在赵元启的眼里,那就是一批新的苗子。

等到明岁的会试和殿试,都能顺利的进行下去,他就能从中遴选出一批栋梁之才,作为推行新政的中坚力量。

或许说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这批新晋仕途的官员,还需要一点点向上爬,不过赵元启有足够的耐心,等着他们成长起来。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思绪感慨的赵元启,抬头仰望繁繁星空,眼神凌厉道“说的真是太好了,倘若朕连这点决心都没有,那就不配做大魏的皇帝,祖宗的江山社稷,朕绝不会眼睁睁看着它糜烂掉,朕倒是想要看看大魏的内部,究竟还藏着多少的魑魅魍魉!”


https://www.vodtw.la/book/1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