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院内,史可法正在向众人转述,关于玛雅人的安置情况,此时一位通信兵,却小跑着闯了进来。
“各位大人,不好了。”
通讯兵气喘吁吁地说道:“林司令那边来信,这些天,北方边境闯进来了,数量众多的沙俄普通百姓,如今林司令已经派了大量的士兵,在边界阻拦,但这些人像不要命似的,一直往我们大明这边逃。”
朱由棷也接过了士兵手中,林三虎所写的奏章,里面正详细描述了,这些民众不断聚集的过程,从原本只有几百人,到后来接近一万人,而如今,聚集在大明边界的这些百姓,已经超过了十万。
林三虎也用了各种的方法,先是派遣了士兵,对这些百姓进行威胁,后来又叫来了精通俄语的边民对他们进行劝说。
但在他们的回答中,无不阐述了对多尔衮以及八旗的恐惧之情,这样的情况,连林三虎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了,虽然这些人是沙俄人,但他们并不是士兵,只是普通民众,而且并没有持有武器,大明士兵也不能随意伤害他们。
“你们怎么看这件事?” 🄼.🅅🄾🄳𝙩𝕎.𝓛🅰
朱由棷把折子递给了在场的几位大臣,接着问道:“我还没对八旗动手,他们倒开始做起小动作来了,这多尔衮难不成在找死不成?朕倒是很好奇,接下来八旗会怎么做?”
朱由棷自然是觉得,这多尔衮是想利用这些沙俄的百姓,来恶心大明,他们的军事上占不到便宜,就想出了这样的毒计,虽然大明如今物产丰盛,但也不会无偿地,提供给这些他国的百姓,可一旦不给予这些百姓食物,这些人肯定会饿死在这里。
直接将这些人放进草原不太现实,北部草原的局势才稳定了几年,各个草原部落之间,相处得也非常的融洽,可一旦混进了这些人,肯定会影响各草原部落的利益。
但放任这些百姓死在这里,对大明,对朱由棷的名声都会造成负面的影响,这也是朱由棷不愿意看到的。
“臣也很费解,八旗所在的秋明并不缺粮啊。”
韩东和对边境的情况一直有所关注,此时也出言道:“据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秋明这些年不但不缺粮,而且这里的物产还非常丰富,足以给养这些百姓了。”
“以臣看来,八旗肯定是想要通过这些百姓,来影响我大明北方边界的稳定,以达到自保的目的。”
“他们是在拖延时间。”
何朝军也接着韩东和的话,继续说道:“这多尔衮肯定是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所以才会将这些沙俄的百姓,驱逐到我们的边界,不过我大明暂时,并没有对他们采取军事行动,这多尔衮为何要如此着急呢?”
两人都没有猜中八旗的意图,但何朝军所说的后半段,却引出了一个疑问,多尔衮此番行动,一定是有目的的。
“诸位大人,我有一个想法。”
张伦平拿出了一份,之前沙俄送来的求救信分析道:“之前与八旗合作的,正是克里木汗国,此次的行动会不会与他们有关,或者说与克里木汗国背后的奥斯曼帝国有关。”
“奥斯曼?”
朱由棷以往并没有关注过,这位远在西亚的国家,若是莫卧儿帝国还有些可能,但奥斯曼帝国距离大明太远,他出言否定道:“与克里木汗国和奥斯曼无关,朕觉得这应该是八旗自己的想法,只不过这多尔衮如今的想法,连朕也看不清了。”
原本,多尔衮应该在顺治七年,围猎之时坠马身亡,但因为朱由棷,此时的多尔衮也多活了几年,如今的世界形势也与,朱由棷记忆中的大相径庭,他很难想象,此时败局已定的多尔衮,会做出怎样的反应。
“陛下,八旗已经没有退路了。”
史可法分析道:“他们原本是与克里木汗国合作,才勉强胜过了沙俄,但如今他们已经无力再兴兵了,要知道八旗可不是咱们大明,这些北边土地的粮食产量已经支撑不了,他们再进行一次大战了。”
“即使如韩参谋长所说,秋明的物产比较丰富,但这也支撑不了持续的大战,况且这些百姓也不是负担,八旗的粮食来源,正是这些辛苦劳作的沙俄百姓。”
“若是臣的猜想没错的话,八旗要么就是想要拼死一战,要么就是想要趁乱而逃,但如今我大明并没有兴兵讨伐八旗,他们的目的,极有可能是想逃。”
终于,一番讨论之后,史可法还是说到了点子上,八旗的想法正是趁乱而逃,这些沙俄百姓只是障眼法罢了。
“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
刘静轩此时也听出了端倪,笑着说道:“八旗还有几十万的百姓和士兵,他们怎么转移?八旗的西面是沙俄,东面和南面就是我大明,他们无处可逃。”
“即使逃跑,也只有少量的八旗贵族可以逃脱,其他的这些普通八旗民众,也只有死路一条,失去了这些百姓和士兵,即使多尔衮还活着,八旗的实力,也不值一提了。”
正如刘静轩所说,八旗所引以为豪地,一直是他们的骑兵,他们的实力其实不弱,从如今占据沙俄的地盘,但沙俄却无力反抗,就能看出八旗的实力,但如果多尔衮放弃这些士兵,无异于断绝了八旗再度崛起的可能。
“这些百姓会不会是幌子?”
韩东和听了刘静轩的话,突然受到了启发,出言道:“八旗正是用这些沙俄百姓,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而真正的八旗士兵和八旗的百姓,却通过其他方式逃出了这片地区。”
“他们具体的去向也很明显,如今东边和北边都已经被包围,他们只有逃亡西边,也就是奥斯曼帝国的区域。”
另一边,朱由棷也带着史可法,从北亚墨利加州返回了大明。
枢密院内,史可法正在向众人转述,关于玛雅人的安置情况,此时一位通信兵,却小跑着闯了进来。
“各位大人,不好了。”
通讯兵气喘吁吁地说道:“林司令那边来信,这些天,北方边境闯进来了,数量众多的沙俄普通百姓,如今林司令已经派了大量的士兵,在边界阻拦,但这些人像不要命似的,一直往我们大明这边逃。”
朱由棷也接过了士兵手中,林三虎所写的奏章,里面正详细描述了,这些民众不断聚集的过程,从原本只有几百人,到后来接近一万人,而如今,聚集在大明边界的这些百姓,已经超过了十万。 𝓜.𝙑𝓞𝘿𝕋𝙒.𝓛🅰
林三虎也用了各种的方法,先是派遣了士兵,对这些百姓进行威胁,后来又叫来了精通俄语的边民对他们进行劝说。
但在他们的回答中,无不阐述了对多尔衮以及八旗的恐惧之情,这样的情况,连林三虎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了,虽然这些人是沙俄人,但他们并不是士兵,只是普通民众,而且并没有持有武器,大明士兵也不能随意伤害他们。
“你们怎么看这件事?”
朱由棷把折子递给了在场的几位大臣,接着问道:“我还没对八旗动手,他们倒开始做起小动作来了,这多尔衮难不成在找死不成?朕倒是很好奇,接下来八旗会怎么做?”
朱由棷自然是觉得,这多尔衮是想利用这些沙俄的百姓,来恶心大明,他们的军事上占不到便宜,就想出了这样的毒计,虽然大明如今物产丰盛,但也不会无偿地,提供给这些他国的百姓,可一旦不给予这些百姓食物,这些人肯定会饿死在这里。
直接将这些人放进草原不太现实,北部草原的局势才稳定了几年,各个草原部落之间,相处得也非常的融洽,可一旦混进了这些人,肯定会影响各草原部落的利益。
但放任这些百姓死在这里,对大明,对朱由棷的名声都会造成负面的影响,这也是朱由棷不愿意看到的。
“臣也很费解,八旗所在的秋明并不缺粮啊。”
韩东和对边境的情况一直有所关注,此时也出言道:“据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秋明这些年不但不缺粮,而且这里的物产还非常丰富,足以给养这些百姓了。”
“以臣看来,八旗肯定是想要通过这些百姓,来影响我大明北方边界的稳定,以达到自保的目的。”
“他们是在拖延时间。”
何朝军也接着韩东和的话,继续说道:“这多尔衮肯定是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所以才会将这些沙俄的百姓,驱逐到我们的边界,不过我大明暂时,并没有对他们采取军事行动,这多尔衮为何要如此着急呢?”
两人都没有猜中八旗的意图,但何朝军所说的后半段,却引出了一个疑问,多尔衮此番行动,一定是有目的的。
“诸位大人,我有一个想法。”
张伦平拿出了一份,之前沙俄送来的求救信分析道:“之前与八旗合作的,正是克里木汗国,此次的行动会不会与他们有关,或者说与克里木汗国背后的奥斯曼帝国有关。”
“奥斯曼?”
朱由棷以往并没有关注过,这位远在西亚的国家,若是莫卧儿帝国还有些可能,但奥斯曼帝国距离大明太远,他出言否定道:“与克里木汗国和奥斯曼无关,朕觉得这应该是八旗自己的想法,只不过这多尔衮如今的想法,连朕也看不清了。”
原本,多尔衮应该在顺治七年,围猎之时坠马身亡,但因为朱由棷,此时的多尔衮也多活了几年,如今的世界形势也与,朱由棷记忆中的大相径庭,他很难想象,此时败局已定的多尔衮,会做出怎样的反应。
“陛下,八旗已经没有退路了。”
史可法分析道:“他们原本是与克里木汗国合作,才勉强胜过了沙俄,但如今他们已经无力再兴兵了,要知道八旗可不是咱们大明,这些北边土地的粮食产量已经支撑不了,他们再进行一次大战了。”
“即使如韩参谋长所说,秋明的物产比较丰富,但这也支撑不了持续的大战,况且这些百姓也不是负担,八旗的粮食来源,正是这些辛苦劳作的沙俄百姓。”
“若是臣的猜想没错的话,八旗要么就是想要拼死一战,要么就是想要趁乱而逃,但如今我大明并没有兴兵讨伐八旗,他们的目的,极有可能是想逃。”
终于,一番讨论之后,史可法还是说到了点子上,八旗的想法正是趁乱而逃,这些沙俄百姓只是障眼法罢了。
“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
刘静轩此时也听出了端倪,笑着说道:“八旗还有几十万的百姓和士兵,他们怎么转移?八旗的西面是沙俄,东面和南面就是我大明,他们无处可逃。”
“即使逃跑,也只有少量的八旗贵族可以逃脱,其他的这些普通八旗民众,也只有死路一条,失去了这些百姓和士兵,即使多尔衮还活着,八旗的实力,也不值一提了。”
正如刘静轩所说,八旗所引以为豪地,一直是他们的骑兵,他们的实力其实不弱,从如今占据沙俄的地盘,但沙俄却无力反抗,就能看出八旗的实力,但如果多尔衮放弃这些士兵,无异于断绝了八旗再度崛起的可能。
“这些百姓会不会是幌子?”
韩东和听了刘静轩的话,突然受到了启发,出言道:“八旗正是用这些沙俄百姓,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而真正的八旗士兵和八旗的百姓,却通过其他方式逃出了这片地区。”
“他们具体的去向也很明显,如今东边和北边都已经被包围,他们只有逃亡西边,也就是奥斯曼帝国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