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宫中继后的动作,自然是瞒不过夜九城。
那头刚有了行动,这头寒彻就接到了暗卫的消息,并且禀告给了夜九城。
夜九城听完回禀之后,眸色暗了暗,随即冷哼一声。
“林婉芸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这收买徽州地方官这种事情,确实容易很好做。
但也并非无解不可破,既然能被收买,自然也能为他所用。
而至于顶替之人,他亦可偷梁换柱,用他的人再次顶替上去。
“殿下,可需要属下做些什么?”
寒彻恭敬的立在一侧,望着自家主子开口问道。
夜九城沉吟片刻,继而开口询问着他。
“此次进京上述的徽州官员,都有哪些人?”
闻声寒彻一愣,当即回过神,一一报出了那些人的名讳。
夜九城将他们一一与记忆中的脸对应起来,就发现此次徽州来的地方官,之前大多都是见过夜九城的。
且此次进京上述的几位,更是不少都是当初同夜九城一起施粥赈灾,为民着想的清官。
一想到这,夜九城不由的放下了心,但随即又想到什么,赶忙又吩咐寒彻。
“你且派些人,务必要护好这些官员。”
寒彻领命告退,只留夜九城一人还坐于书房内,不知垂首沉思着什么。
几日后,徽州的官员们顺利抵达京都。
而同一时间,东宫也收到了几人特地带来的,徽州一众百姓交给夜九城的贺礼——皆是些当地的特产。
说是感念二位恩人的救命之恩,更是感念太子殿下的天恩浩荡。
收到特产的夜九城,心底划过丝丝暖意,而后望向了
看来这林婉芸还不知道,什么叫得民心者得天下。
次日早朝,金銮殿上。
皇上命几位地方官上前,出声询问着他们关于徽州的一切状况。
他需要一个让太子重回朝堂的理由。
此次奉旨进京的徽州官员,皆是清廉之人。
再加上有夜九城派的暗卫一路相护,继后那头的人根本就找不了人顶替他们。
因此,在听闻京中这些流言蜚语后,一个个皆是不可置疑,难以压制心中的怒火。
众人皆是将这口气憋到了此时。
“下官乃徽州知府陈瑞,拜见皇上。”
他是继当初刘大海后,皇上重新指派的新任徽州知府。
“下官此番进京除了受皇命所为,更是受徽州所有百姓所托,定要如实向皇上禀明徽州此刻的民情!”
此话一出,皇上眼底漏出几分笑意,然而还未开口,便被另一道声音给抢了话头。
“早就有所耳闻,陈大人是徽州百姓口中相传的父母官,官声清廉,而陈大人今日得沐圣上隆恩,便更应该在朝堂之上谨言慎行才是。”
只见队列一侧中的孙大人,最先沉不住气的站了出来,话里话外颇有威胁之意。
但因为他是继后之人,一时间朝上也没人对他的此番举动,有何异议。
第176章 万民书(2/2)
陈瑞是这行人中难啃的一块骨头,他们本想着今日拦住他不让他上朝,却不想还是被他赶了来。
“大人所言下官省得,自然是会谨言慎行、如实禀报!”
陈瑞瞥了一眼那头的孙大人,并不将他的威胁放在心上,便向龙椅上的皇上继续开口说着。
“自徽州水患之后,太子连夜赶到徽州后便开始赈灾施粥,并命人及时妥善处置病人,更是找寻药方以治疗预防疫病,这些都是徽州百姓的亲身经历。”
见陈瑞所言,并非继后所想要的话术后,继后的人有些慌乱起来。
而队列中的沈大人见情形不对,更是顶着冷汗赶忙开口道。
“陈大人所言无凭无据,可不要颠倒是非黑白啊!皇上,据臣所知,徽州疫病骤起,定是太子做得处理并不到位,怎的到了陈大人口中便是妥善处置了呢?”
“圣上面前怎容尔等信口雌黄!莫不是陈大人有意攀附太子殿下,所以才刻意扭曲事实,借此掩盖事实真相?”
不愧是混迹朝廷的京官,仅肖三言两语之间,就给他扣了一个勾结太子,欺瞒圣上的死罪。
但若没有些凭证依据,他又怎么会千里迢迢来趟这趟浑水?
“大人所言未免太过武断,此番我从徽州千里而来,自然是代表了徽州的百姓,而下官也带来了徽州百姓所写的万民书。”
说罢,陈瑞将万民书从怀中取出,并在面前展开。
只见一张锦书之上,是由徽州百姓中几位秀才带头撰写的文书,而后文书末尾则是众位百姓摁的手印,手印数量之多,险些
一时间满朝文武皆是哑口无言,任他们如何也想不到,太子此番前去会如此深得人心。
而上首的皇上见此,大笑一声开了口。
“甚好,陈爱卿实乃百官之表率啊,此番进京不知可有什么不适的地方?”
望着殿下的陈瑞,皇上眸中闪过满意之色。
陈瑞此人不仅为官清廉,做人也是快人快语直来直去,当初选他去赴任果然没错。
听闻圣上的询问,陈瑞躬身垂首一礼,继而开口道。
“下官谢圣上夸赞,至于此番进京,那可谓是危机四伏,险象环生啊……”
话落,还暗搓搓的瞥了一眼那头的二人,心底冷哼一声。
而陈瑞这么一说,那厢的孙大人直接就像是猫被踩了尾巴一般,当即跳了出来,语气带着些许不悦。
“陈大人此言何意,可是在指责京城治安不利?这可是天子脚下,何人敢如此放肆?”
陈瑞原本还不知是何人下此毒手,如今看来,倒是有了几分眉目。
可他一届徽州知府,如何得罪得了这群言官?
只怕是这背后还有幕后之人,而针对的也并非是他吧……
思及此初,陈瑞心下思绪转了几番,而后继续说着。
“孙大人莫急,且听下官细细道来。”
“回禀皇上,下官等人自徽州出发,一路而来,先是刚出城门,便遇到山匪抢劫包袱,好在并无值钱物件,而下官一直将万民书护在怀中,这才没有让人抢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