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七零军婚,嫁给兵哥哥后被宠哭 > 第243章大结局2

第243章大结局2

   第243章大结局2(1/2)

陆家人听到了这个消息后,还是挺惊讶的。

真没想到,陆天磊兄弟三念书这么厉害。

周红英就再一次以为自己当初的决定后悔。

早知道四房能有今天,自己当初就不该做那样的事情的。

不然现在他们老两口子不就能跟着享福么?

不过不管咋样,他们陆家出了人才,有了三个名牌大学生,周红英脸上还是有光的。 ✮m.vo❉✯d❇tw.✱la

因为回去后,那些邻居们看到她,都露出来了羡慕的眼神。

都说陆家是祖坟冒青烟了,不然一下咋出现了三个京大的大学生。

宋大江也来凑热闹。

看到宋家人,李爱兰故意说了句,“咱们村这一次不止出现了三个大学生,还有两个呢!”

大家连忙问了起来是谁。

李爱兰笑着道,“是宋娟娟和宋慧慧,这两个孩子也考上了京市的名牌大学。”

“啥?是不是宋老二的那两个闺女?”

李爱兰笑着回答,“对,就是她家的。”

宋大江一听,惊掉了下巴。

原来他们老宋家也出了两个大学生呢?

“所以说,重男轻女的思想要不得,这女娃娃要是努力有出息了,也厉害的很。”

这话是李爱兰故意说给自己婆婆,还有宋家人听的。

自己当初生了两个闺女,让婆家人瞧不起。

现在就让他们的知道,女娃娃培养好,不比儿子差。

当初宋老儿同样是没生儿子,被宋大江偏心对待。

宋大江现在自然懊悔着。

如今宋家的日子不好过,老大家的靠不住,老三家的也没啥出息,自己和老伴儿就没人孝顺伺候了。

如果老二和他们 没生分,肯定不会对他们不管顾的。

可惜,现在即便后悔了,也迟了。

有些事情,既然是做出来了,就没办法弥补。

宋安安这边,忙着带着孩子接受采访呢。

家里出了好几个京大的大学生,都觉得是做父母的培养的好。

除了采访孩子本身,肯定也得采访一下父母是怎么去培养的。

陆建华面对媒体的提问,就将功劳都推在了宋安安的身上,“我因为工作的关系,其实没有太多的精力投入孩子们的教育上面的,主要都是我媳妇儿,是她将孩子养育的这样优秀的。”

宋安安对着镜头,轻咳道,"其实我对孩子的教育方面抓的不多,主要是几个孩子努力,自觉,上进,才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

等到采访几个孩子的时候,几个孩子又道,“是我爸妈爱与陪伴让我们努力上进,是他们身上的自强不息的品质牵引我们奋发向上的……”

几个孩子对着镜头,说了很多感谢父母的话,这些话都是他们不曾说,借着镜头才说出来的。

陆建华和宋安安听了,直接热泪盈眶,也感染了过来采访的记者。

这样的节目效果拨播出去,估计收视率蹭蹭上涨。

没过几天,三房那边,晴晴和媛媛也终于收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两孩子都是被京市师范学院给录取的。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三房两口子自然高兴的很。





   第243章大结局2(2/2)

他们立马给宋安安打了电话,告知了宋安安这个好消息。

宋安安自然高兴的道贺了一番。

如今两个侄女考上了京市这边的学校,也算是心愿达成了。

李爱兰立马打算回老家摆酒席庆祝,让所有人都知道,她家也出了两个大学生。

因为考大学这事,陆家在村子里可以说出尽了风头。

五个大学生啊。 m.vo✴d❄❁t✩w.l✫a

这一家子出了五个大学生还了得。

要说陆家不是祖坟冒青烟,估计都不会有人信了。

正常情况下,谁家能培养出来一个大学生都不容易,别说五个。

宋安安这边,也在京市这边办了酒席,请了亲朋好友来吃饭。

陆建华的上司和战友来吃饭的也不少。

连带着部队的老首长都赏脸来了,主要是觉得他们一下子出了三个京大的大学生,还有一个京市的状元,必须来沾光才行。

这一顿酒席办得自然十分热闹。

过了暑假,几个孩子就上大学了。

三房的两个闺女来京市上大学,李爱兰都没啥担心的。

毕竟四房在京市呢,能帮着他们照看。

如果三房不在京市,闺女不在跟前上大学,他们做父母的还可能担心孩子能不能照顾好自己的。

85年很快过去。

将几个孩子培养上大学以后,宋安安就开始忙着自己的生意。

86年这一年,国家已经放开了政策,私人可以开公司了。

宋安安等的就是这一天,立马就和宋燕燕以一起,注册了自己的服装品牌,希 望能将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好,越做越大。

她的火锅店也注册了公司,打算做连锁的餐饮品。

这几年都在京市发展开门店,以后 别的大城市也可以去考虑了。

比如海市,以及一些省会城市,现在的经济发展的都挺不错,所以消费能力没有任何的问题。

这要是开店,肯定也能有不错的经营利润的。

因为开公司的事情,宋安安和宋燕燕忙得不可开交。

不过看着生意一点点的变化,他们挣得的钱越来越多,所有的辛苦也都是值得的。

当然,还好是现在孩子大了,不需要太多的照顾,所以他们才能放手去做自己的事业。

他们的公司顺利的成立。

公司成立好,规模进一步扩大,公司得开始招人。

一开始,经济刚发展的时候,宋安安觉得能招到高中生就可以了。

现在公司的规模达到了这个程度,在人才的运用上她也有了要求,开始招有能力的大学生。

公司的经营想要更好,最好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才去做。

不过这时候的大学生,还是更愿意去更稳定的公有单位。

宋安安便提高待遇,吸引人才。

只要待遇跟得上,就不怕没人愿意做。

事实证明,这一招确实是最有效果的。

她这待遇一提升, 公司招了不少的大学生。

到了87年,他们的公司经营已经很不错,势头也越来越好。

事业上的事情,宋燕燕的家人是不操心她了,可是个人的感情上面,家里人又重新开始操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