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星火2003 > 第一百九十三章 无法拦截!

第一百九十三章 无法拦截!

   第一百九十三章 无法拦截!(1/2)

“我国某新型弹道导弹试射成功,射程达到1000公里以上。”

df17完成第一次实验之后,消息随之发出,而它所带来的震撼,不亚于一场席卷全球的风暴。

而首先做出反应的,就是里根号航母编队。

舰桥指挥室里,托马斯忧心忡忡地看着最新传来的情报,对一旁的吉尔迪说道

“之前的消息果然是准确的,他们确实在研发一款新型武器。”

“而且,从目前的公开信息来看,这款武器就是针对我们而来的。”

“这太可怕了他们的研发速度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期。”

“如果每一款武器都是这样,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能投入实战,那我们还有什么机会跟他们对抗?”

“差距很快就会被抹平,我们的优势将会不复存在。”

对面的吉尔迪神情凝重,但相比起悲观的托马斯,他倒是还抱着一丝幻想。

在他看来,对方的速度太快了,甚至快得有些离谱。

这怎么可能呢?

哪怕是己方,想要试制一款中程弹道导弹,至少也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而实际验证的过程则更加漫长。

现在,三个月内造出来的东西,要么只是原有装备的改型,要么就干脆只是虚假的宣传而已。

想到这里,他开口问道

“有没有可能是假的?也许这只是他们故意放出的信号,目的就是对我们造成威慑。”

“当然,我不是说装备是假的,只是说,也许性能参数并没有他们所说的那么夸张呢?”

“你看看他们的报道,射程1000公里以上,突防速度5马赫以上有没有可能,这份数据是有意放大的结果?”

“开什么玩笑!”

托马斯翻了个白眼,随后回答道

“吉尔迪,你要明白一点,在他们那里,数据只会往小了说,不会往大了说。”

“报道出来是1000公里和5马赫,说不定真实性能是2000公里和10马赫。”

“这是他们的一贯作风,他们把这叫做韬光养晦,其实就是单纯的阴险而已。”

说到这里,托马斯叹了口气。

“现在,情况对我们很不利了。”

“角楼并不希望我们双方真正爆发冲突,我们所能依仗的,其实只是航母战斗群在远海的优势罢了。”

“但现在,局势已经有了变化。”

“如果这款武器真的存在,那么他们就是硬生生地将海上的‘冲突规模潜力’扩大化了。”

“以前是我们用小规模战争的可能性来威胁他们,而现在,他们则在这个基础上,拿出了更高一级的威慑手段。”

“他们的态度很明确,只要冲突爆发,就一定会利用中程弹道导弹的优势,将局部冲突扩展到全局。”

“所以,选择权重新交回了我们的手上。”

“而在这种事情上,谁被迫做选择,谁就是被动的一方”

听到他的话,吉尔迪默默点了点头。

“不管怎么样,我们必须要找到突破口。”

“否则,这次的行动草草收场的话,无论是角楼还是国会,都不会放过我们的。”

“我明白。”

托马斯沉吟片刻,继续说道

“我们应该组织一场演习。”

“什么演习?”

“导弹拦截演习!我们的假想敌,就用潘兴2来代替!”

听到这话,吉尔迪眼前一亮。 r>
潘兴2战术导弹,有效射程1800公里,末端突防速度12马赫。

在这个地球上,几乎可以说没有任何一套防御系统能对其进行有效拦截。

在很长的时间里,它就是悬在sr头上的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只需要上百枚导弹,就能瞬间解除sr的全部武装。

用它作为假想敌,确实是一个极为有效的选择。

因为,如果宙斯盾系统能够在它面前展示出实力,那因为所谓的“新型中程导弹”带来的压迫感,就会被瞬间解除!

吉尔迪瞬间来了精神。

“从哪里发射?我们现在只在欧洲部署了潘兴2,从射程上看,并没有有效的测试环境”

“不,我们可以有。”

托马斯的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导弹墙计划已经诞生很久了,但之前,因为我们对华夏实力的误判,一直没有真正提上日程。”

“现在,借这个机会,我们正好可以做一次预演。”

“哪怕是国会,也绝对不会拒绝的毕竟,他们现在,应该比角楼更着急”

“明白了。”

吉尔迪同样会心一笑,片刻之后,他又开口问道

“选择哪个区域?越南?他们的实力还不足以承载这样的合作吧?”

“当然不能是越南。我认为,泰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这并不是短期内就能达成的合作,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现在自己的地盘上试一试”

几天之后,托马斯和吉尔迪的提议以惊人的速度被通过,甚至连航母编队的调动也异乎寻常地顺利。

仅仅不到一周的时间,第一批次3枚潘兴2型导弹便已经被部署,负责测试的。

随后,在尼米兹号航母编队的指挥下,第一次导弹防御演习迅速展开。

这一场演习以联合军事演习的方式公开,甚至过程全程直播。

所有人都能看出来,这是一次纯粹的秀肌肉的行动。

但是,没有任何人能够忽略这次行动的意义。

因为,它几乎可以说是完整地展示了美方宙斯盾系统的霸道实力。

从潘兴2发射开始,反导系统便对其进行了全时段、全方位的跟踪。

从ansy1a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开始,雷达发射出几百个窄波束,对半球空域进行连续扫描。

哪怕仅仅一个雷达波束发现目标后,雷达就立即操纵更多的波束照射该目标并自动转入跟踪,同时把目标数据送给指挥和决策分系统。

指挥和决策分系统对目标作出敌我识别和威胁评估,分配拦截武器,并把结果数据送给武器控制分系统。

而武器控制分系统则根据数据自动编制拦截程序,通过导弹发射分系统把程序送入导弹。

整个发现到识别的过程没有超过20秒,并且,在这短短二十秒之内,宙斯盾系统就已经根据导弹的速度、角度等等信息预判出了其大致的落点范围。

虽然这个落点范围的精度很差,可在海空一体联合预警系统的监视下,导弹才刚刚进入大气层不久,便已经被提前升空的反导导弹锁定。

而此时,潘兴2导弹才刚刚进入到平飞姿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一百九十三章 无法拦截!(2/2)

由于空气阻力大于重力,在下降过程中,它的速度不断降低,在惯性制导系统的控制下,飞行方向时而跃升、时而下拉,在降低再入速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规避反导系统的拦截。

但这样的机动对于宙斯盾系统来说却毫无意义,它灵敏地跟踪着导弹的所有动作,拦截导弹升空,在海空雷达数据链的引导下,直奔潘兴2导弹而去。

4000米的空中,拦截导弹命中了潘兴2导弹,炸开一道绚烂的火光。

直播画面一片寂静,没有人为此欢呼,也没有人相互道贺,似乎在参与实验的人员看来,这只不过是一次再简单、再寻常不过的实验。

然而,在直播画面之外,围绕着这一场反导演习展开的讨论,却已经汹涌而至。

华夏的军事论坛早已经炸开了锅,各种不同的评论几乎刷了屏,而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在感叹着这巨大的差距。

“我的天居然真的能拦截下来,美国的技术真的可以说是天顶星级别了”

“10马赫的速度,不是说现役所有防空系统都无法拦截吗?他们自己是怎么做到的?”

“谁知道?反正人家的态度很明显了,就是要秀肌肉。这次的脸丢大了,我们的新导弹才刚出来,人家就立刻来了一场拦截演习,这不是明摆着打我们的脸吗?”

“打脸不打脸的我不知道,但是我想说,宙斯盾其实也没那么强吧?”

“没那么强?你拦截一个潘兴2试试?”

“伱这纯属抬杠。我只想说,潘兴2导弹在追求打击精度的情况下,它的末端突防速度是必须要降低的。”

“如果打击精度限制在30米之内,那末端突防速度就只能做到4马赫以下。”

“如果精度是15米,速度需要降到2马赫。”

“这次的实验很明显,潘兴2是放过水的,追求精度舍弃了速度。要不然,5马赫以上的突防速度,哪怕是神仙来了也拦不住”

随着这个评论发出,话题转移到了“高超音速导弹能不能被拦截”的问题上,争吵越来越剧烈,但最终,这段争吵被一句话终结

“他们为什么需要拦截5马赫以上的高速导弹?”

所有参与讨论的人瞬间清醒过来。

是啊,他们为什么要拦截高超音速导弹?

这次我们研发的新导弹,目标不就是打击航母战斗群吗?

既然是要以航母为目标,那就必须像潘兴2一样,舍弃速度,去追求精度。

也就是说,如果潘兴2能被拦截,那么,我们的新导弹就也能被拦截。

那讨论所谓的“高超音速”有什么意义呢?

没用,就是没用啊!

一时间,悲观的情绪不断蔓延,似乎所有人都达成了一个共识

我们的导弹才刚刚诞生,就已经落后了

而与舆论所表现出来的悲观不同的是,同样看完了整场演习直播的朱学军、以及参与了df17项目的所有科研人员的态度却是截然不同。

此时此刻,他们几乎可以说是自信心爆棚。

因为他们知道一点

df17,与传统的陆基中程弹道导弹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它所使用的是乘波体构造,它所飞出来的,也是几乎无法被预测到的钱学森弹道!

西北某发射基地内,朱学军看着刚刚完成了装配的第二枚df17,开口问道

“发射准备做完了吗?这一次我们要测的是无依托发射,别出岔子了!”

一旁的工程师连忙点头,回答道

“没有问题,模拟的是车载移动发射模式,所有数据参数都已经调好了,拦截系统也已经准备好了。”

“不过,我们估计这次红方又要抓瞎了。”

“这玩意儿怎么可能拦得住啊末端突防速度10马赫,精度还能保持在50米。”

“我们第一次发射的时候,导弹命中的位置离靶心就只有不到5米。”

“美国佬也真是搞笑,我们也就是发了条消息,就把他们的大招骗出来了”

听到这话,朱学军沉稳地摇了摇头,回答道

“永远不要小看你的对手。”

“我们藏着东西,说不定他们也藏着呢。”

“好了,通知下去,准备发射吧。”

“明白!”

几分钟后,发射指令下达到操作人员,早就已经整装待发的df17腾空而起。

它以与潘兴2相差无几的速度穿过大气层,进入了外轨道飞行。

但是,在再入阶段,乘波体设计的特殊性开始显现出来。

借助着稀薄的大气层,高升阻比的df17在大气边缘像打水漂一样弹起又落下,轨迹不断变化,所有雷达和卫星预警系统全部失效,运动方向也变得无从预测。

进入大气层之后,导弹的速度不减反增,在新的散热系统加持下,导弹的外壳燃起熊熊火焰,但内部构造却保持着惊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不到30秒的时间,导弹已经飞临目标上空。

随后,它划出一个角度惊人的弧线,在不断变化的路径上,扭曲着冲向了预订的目标。

早就已经发射的拦截导弹连它的一片衣角都没有碰到,最大拦截误差甚至超过了10公里。

10秒之后,df17命中目标。

它的末端命中速度达到了令人咂舌的7马赫,而落点距离靶心

仅仅40米。

而里根号航母的甲板宽度,是78米。

欢呼声响彻了整个实验基地,朱学军长长舒了一口气,神情平静地说道

“发布报道吧。”

“来而不往非礼也,他们那么大方,我们也大方一次。”

“shit!”

几个小时之后,远在舰港的托马斯砸碎了手边的杯子。

他万万没有想到,事情居然会发展成现在这样。

如果是在牌桌上,那这几周内发生的事情就好像是一局荒诞的牌局。

对面露出了对子的底牌,己方迅速展示了手里的顺子,想要吓退对方,让他们主动弃牌。

可没想到,对方手里拿着的,居然是四条!

乘波体设计的高超音速导弹

这他么真的是这个时代应该出现的东西吗?!

托马斯的手掌上渗出了血珠,他咬牙切齿地看着并排放在面前的两份报告。

一份,是潘兴2拦截成功的报告。

一份,则是华夏那边,刚刚公开发布的,“df17”的突防演习报告。

他一会儿看看左边,一会儿看看右边。

这一刻,他比任何时候都沮丧。

就好像,自己只是一个供人取乐的小丑一般


https://www.vodtw.la/book/7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