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以岁月,持以实心,无惜重赀,无拘文法。”
只是稍微疑惑,徐光启便立刻脱口而出。
而后愣了一下,嘴角挂着一丝笑意,他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不止是他,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崇祯看着宋应星,沉声道:“研究工作哪里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𝓜.𝕍𝕆𝔻🆃🅆.𝕃𝘼
若是这么容易,历代先辈那么多,我华夏至今也不用还在温饱上挣扎着了。
所以,这条路你们农业研究院可以继续研究下去,不仅可以从田中找,还可以在野外找找,
甚至说抗旱、抗寒、抗涝等都可以作为研究的方向。
以五年、十年为一个周期的研究,朕全力支持,且没有朕的旨意,任何人不得终止这一项研究。”
说到这里,崇祯停顿了片刻,扫视着群臣,淡淡道:“说实话,朕对所有成立的研究院的重视,农业研究院绝对是排在第一位的。
因为他们的研究院关系到百姓是否能吃饱、吃的好,关系到大明的稳定和未来。
土地是有限的,人口却在增长着,只有产量提高了,才能释放出更多的百姓来从事其他的行业,促进所有行业的发展,
朕这么说,宋爱卿,你能明白自己的使命吗?”
“臣明白!”
“臣叩谢陛下信任!”
听见皇帝的话,宋应星眼中满满的感动之色。
而后思索一下,低声道:“陛下,院中有一名博士,名为耿荫楼,他根据这个「穗选法」的思路,提出了粒选法,
大致意思是拣上好地,仔细精拣肥实光润种子种下,精耕细作,增施粪肥,如此循环三年,得出的满意的种子。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1067章 农业研究的大赏赐,移民还是流放?(2/2)
另外,朕亲自给他著书立传。
此赏赐适用于农业研究研究的水稻、小麦两种农作物的研究。”
“臣遵旨!”
宋应星立刻回应。
众人虽然吃惊,但并没有多说什么。 𝕄.𝕍𝕆𝙙🆃𝙬.𝓛𝓐
在他们看来,皇帝这个封赏算是轻的。
大明九亿亩,即便是两亿亩种植这个,一年都能多出一亿石粮食,价值一亿两白银,封伯爵算的了什么?
别说是现在这个落后的封建社会了,即便是后世那么发达的社会,依旧有一成的人遭受粮食危机,粮食才是头等大事。
“农业研究院明年的工作主要就是番薯和土豆、玉米的推广,以陕西、山西、河南等干旱地区为主,研究的方向也以抗旱、耐寒、耐旱的方向为主。”
“臣遵旨!”
待宋应星回应后,崇祯又看向国土资源管理部的郭允厚:“郭爱卿,根据毕爱卿藏富于民的想法谈谈你们国土资源管理部的工作和想法吧!”
“是!”
准备多时的郭允厚立刻起身,走到白板前:“ 陛下,对于毕大人所说的藏富于民,结合我们国土管理部的情况,那就是让百姓拥有更多的耕地。
大明目前人口有一亿八千万到两亿人,预估耕地在九亿亩左右,即便是全部清丈完成,估计也就是在估算的基础上多出个一两千万亩。
以臣在还地于民的过程中考察过,如今各省的耕地已经接近饱和了,河南、山东两省耕地超过四成,江苏和安徽都超过了三成,
若是再强行开荒,那势必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