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我崇祯绝不上吊 > 第836章 土木堡之变的真相(11)

第836章 土木堡之变的真相(11)

   第836章 土木堡之变的真相(11)(1/2)

当勋贵被清洗一空,边将又被文臣控制住之后,武将们只能派遣余丁帮助朱祁镇。

朱祁镇虽然失势,谁又能保证——人家不会东山再起呢?

大明永乐帝,就是前例啊!

朱棣都被逼得装疯卖傻了,最后还不是绝地翻盘?

也许有人要问——军官派遣余丁到来,就不怕文臣知道了吗?

因为在这之前,文官根本就管不了武将,武将自然不怕得罪了文人。

更何况文臣管不余丁啊!

余丁——国家不发粮饷,自己耕作军户田,还要上缴收获的一半,给国家。

文臣用什么条框来约束他们? www.biqugebang.com

造反?

谋逆?

我尼玛,按照大明律——就算坐实了谋反又怎样?

——领头的杀了,胁从者充军!

在余丁看来:

“就算你文臣真抓了我们,判了老子的罪,老子也还是军户啊!

咋,你还能给老子迪奥咬了?”

再说了军户——户籍在五军都督府,可不在户部!

文臣有什么权利去管军籍的人?

退一万步说,就算失败……

无非是从北边边关军户所,调到南方边关充军罢了!

转来转去,还是老本行——人家怕个卵?

……

这就是八万步兵聚集在朱祁镇身边的真相。

这就是明史记载,也先有八万步兵的唯一真相!

……

喜宁去了京师一趟,立刻给也先献上送朱祁镇去南京的主意。

此去南京,千里迢迢,沿途又都在大明腹地。

到时候,四周都是敌人……

稍有不慎,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也先不可能带着八万累赘赶路。

朱棣能够打回南京,是因为整个勋贵阶层,都在支持朱棣。

而也先可没有这个地位,他只有硬生生杀过去。

但是,他的兵又少。

这八万人,他必须利用起来!

因此,这时候也先就要先筹备战马!

喜宁就给也先献计——去西边养马场抢马!

前面讲朱元璋处理帖木尔的时候,不是说过——老朱给了好几次擦屁股纸后,终于满意了。

于是,准许帖木尔在西北交易马匹。

明朝外藩朝贡是这样的——

“各国带着东西进京。

皇帝挑挑拣拣,好东西自己拿了。

国家需要的,或者是不值钱的东西,就指定一处地方,让藩国使团拿过去交易。”

外藩进贡的打头,就是战马。

因此,明初设置了四个养马场,分别是:北直隶、辽东、平凉、甘肃。

整个大明,都是不缺战马的。

这就是史书上说——喜宁献计——去宁夏洗劫养马场的原因。

……

我说也先是朱祁镇的人,就因为这一次的后续。

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镇身边的亲信,几乎全部死完。

太监就剩喜宁。

扈从以锦衣卫校卫袁彬为首。

哈铭因为是蒙古归化人,一直都担任奉使外藩通事,也在身边。

(这两人是朱祁镇的绝对心腹,后来先后担任天顺朝、成化朝的锦衣卫指挥使。)

也先商议进军方略,朱祁镇身边的这两人,都在场。

也先就问袁彬的意见。

废话!

能去南京吗?

哪怕朱祁镇全须全尾到了南京,也不过是皇城之中一囚徒!

最好的结果,就是生育机器+盖章狂魔……

袁彬就随便找了个理由,说:“不能去,天太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https://www.vodtw.la/book/7343/   第836章 土木堡之变的真相(11)(2/2)

也先问哈铭,哈铭也是同样的态度。

明史说朱祁镇被也先俘虏——请问怎么解释连锦衣卫百户都不是的袁彬,一句话,也先就不能去抢马了?

不就是因为袁彬背后就是朱祁镇嘛!

人家是天子近臣,也先不敢当场反驳啊!

也先很生气,就准备要杀两人,但是,找不到杀两人的办法。 www.kanshull.com

因为这两人是朱祁镇的亲信!

——他不敢直接杀了。

朱祁镇都这么落魄了,也先都还要遵守君臣大义——请问他怎么敢“俘虏”朱祁镇?

也先气个半死,纵然这两人当时官职低微,也先都不敢杀。

也先的态度有意思吧?

……

明史啊,参考一下就得了,用眼睛去看,用脑袋去想……

这背后,水深得很!

……

喜宁就私下献计,让也先请两人喝酒,半夜的时候再杀。

就算是这样,也先还不敢一起杀了。

他准备先杀袁彬,于是将袁彬喊去,喝酒喝到了大半夜。

也先要杀朱祁镇的人,自然身边都是亲信,他不可能让消息泄露么!

结果,人刚拖出去……

——朱祁镇当场就赶去了。

现在有人说——是朱祁镇苦苦哀求,置皇帝尊严而不顾,哭求也先,也先这才放过袁彬……

这看看就行了。

如果要靠朱祁镇苦苦哀求,才能保住袁彬的性命……

也先根本就不用这么费事!

一刀将两人砍了,朱祁镇又能怎么办呢?

《明史》说的很清楚——“帝闻,如失左右手,急趋救,乃免。”

也先周密计划,拖到下半夜,才要多杀袁彬。

谁知道,就这样,还是有人将消息告诉了朱祁镇。

朱祁镇急忙赶到

也先只好收手。

那么——是谁将这个消息告诉的朱祁镇?

自然不可能是喜宁。

那就只有也先的亲信,并且是参与了这件事的绝对亲信——前去给朱祁镇告密了。

想想看——也先身边的亲信,都跑去给朱祁镇告密。

这就说明纵然明英宗身在也先大营,朱祁镇依旧有着很高的地位的!

这种地位之高,甚至让也先的亲信,都不惜叛变!

在这种情况下,朱祁镇只要说一句——自己要砍了也先……

也先的手下,立马就会将刀子捅进他肚子里。

草原上可没有这么多规矩。

自从朱元璋、朱棣父子持续数十年的北伐之后,蒙古各部,就俯首称臣了。

也先能够起家,靠的就是朱祁镇的扶持。

朱祁镇在也先大营里有多自由——

这几件事一发生,朱祁镇知道喜宁已经叛变了。

于是,他决定弄死喜宁。

朱祁镇提前一步,安排一个手下去宣府报信,让宣府守将弄死喜宁。

然后让喜宁和他手上一个叫高磐的锦衣卫,一起去宣府城内送信。

明朝那些事,将这个功劳归功于谦,说是于谦下令千刀万剐……

这是完全没有逻辑的。

实际上亲手杀死喜宁的是杨洪之子杨俊。

杨洪、杨俊父子,虽然已经投向夺权的这一边,但是,在国家利益上,他们和朱祁镇还是一致的。

这就是杨俊会配合朱祁镇的原因。

家、利益集团、国,这是有区别的。

夺权的这一派,要的是航海利益,而不是让大明亡国。

这时期的文人集团,对朱家皇帝,还没有那么“失望”。

直到一代又一代的朱家人,始终硬骨头,绝不屈服之后,他们才想着换一个朝廷……


https://www.vodtw.la/book/7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