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我崇祯绝不上吊 > 第821章 天啊,曹化雨要造反了

第821章 天啊,曹化雨要造反了

   第821章 天啊,曹化雨要造反了(1/2)

实际上,赵知县并不是第一个死的。

曹化雨亲自带队,直扑县衙。

而同时,另外几队人马,已经分扑各地。

明代中央任命的县官,根据县大县小、事多事少,是否水陆要冲,来确定一县的中央任命官员数量……

也就是“冲、繁、疲、难”,来确定一县的难易程度。(这个制度起源于明中叶,到了清代正式成为了规矩。)

事情少的县,就只派遣县令一个人上任。

事情多的县,就会派遣多人上任。

武清地靠运河,虽然运河有专人管辖。 m.vodtw.com

但是,运河是三大商路之首,客旅往来甚多。

武清知县这个位置,可是事务繁忙的很。

按照划分,这是事繁大县。

除县丞一员之外,尚有治河县丞一员、管粮县丞一员、抚民县丞一员,加上两个主簿,武清知县的佐贰官达六名之巨。

知县这里,曹化雨亲自来了。

而另外六处,则由其他人负责。

早在赵知县魂归炼狱之前,就有人先去探路了……

……

天色亮了。

曹化雨的面前,站着一个身穿七品官袍的男子。

“都督,我这装扮,像吗?”

“像如何?

不像又如何?”

曹化雨冷笑一声:

“在陛下没有新命知县之前,你就是这武清的七品知县!”

很快。

衙役们一摇三晃的赶来县衙。

然而,当他们抬起头来的时候,却惊呆了。

老天!

为啥知县老爷换人了?

再仔细一瞅,衙役们吓了个半死。

七位大老爷,竟然足足换了五个人!

再仔细一看,站在知县身后的,不是曹化雨,还是何人?

“妈呀!”

壮班衙役班主,大叫一声,拔腿就要跑!

“某倒要看看,是你跑得快,还是我的刀子快!”

曹化雨冷哼一声。

哗啦啦!

从厢房内,冲出了上百号灰衣人。

这些人持刀弄枪,已经将县衙团团围住。

“曹、曹、曹、曹老爷……”

班主哀嚎一声,噗通,就跪倒在地。

完了!

武清变天了!

这可是通州治下啊

这可是天子脚下啊!

曹化雨竟然敢公然掌握一县要地?

老天!

曹化雨要造反了……

那扮作知县的汉子,起身让开了主位。

曹化雨也不客气,当即一屁股坐在正位上。

“你们都应该知道我是谁。

今儿我把话撩这,好好做你们的差事,你等照旧是这武清的人上人。

谁要是不听……”

曹化雨一挥手,身后的灰衣人拎着好几个包裹上前。

“骨碌碌!”

五个清洗干净的人头,在堂前打着滚。

“曹某能够拿下他们的狗头,就能拿下你们全家的狗头!”

“咚咚咚!”

班主跪在地上,使劲磕头:

“曹老爷放心,小的今后,就是曹老爷的狗。

曹老爷让我咬谁,我就咬谁!”

不愧是能够带领三班衙役的人。

这壮班班主的一句话,说到了曹化雨的心坎里。

“很好。”

曹化雨不置可否,冷笑一声:

“好好认清楚了,他们就是这武清的大老爷们。

你记住了吗?”

“小的记清楚了。”

班主又磕了头,看着一杆子傻在那里的手下,气的大骂:

“都特娘吃馒头噎死了!

还不快拜见诸位大老爷!”

一杆子衙役,这才反应过来,急忙跪倒在地,层次不齐的喊了起来。

“小的们拜见曹老爷,拜见诸位大老爷!”

曹化雨冷笑一声:

“好叫你等知道,曹某人乃是大明锦衣卫南堂理事。”

“锦衣卫?”

一众衙役,吓了个半死。

锦衣卫啊!

老天爷!

怪不得一出手,武清的大老爷们,就齐齐换了一遍。

再看看剩下的两个大老爷,一副喜笑颜开的样子。

他们已经全都明白了。

感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https://www.vodtw.la/book/7343/   第821章 天啊,曹化雨要造反了(2/2)

这俩人,就是人家锦衣卫的人啊!

人的名树的影。

官员们最怕的是东厂。

因为东厂是皇帝手中最听话的刀。

而官府胥吏,最怕的却是锦衣卫。

因为东厂再牛,办事的还是下面的锦衣卫力士们。

大明立国这么多年,锦衣卫虽然在上层失了势,但是,在下面…… m.pinshu.la

影响力却始终未消。

缇骑一出天下知啊!

一提起明朝锦衣卫,现代人影响最深的,就是北镇抚司。

因为北镇抚司是负责动手的部门,留下记录比较多。

因此,世人都以为北镇的权利才是最大的。

实际上,南司也不简单。

南镇抚司是抓内政的——就这几个字,就足以知道南镇抚司的权柄有多大!

南司除了管理锦衣卫内部的刑罚之外,还有一个直属与皇帝的任务:武器研制。

神臂弓、三矢弩、旋风炮、偏厢解合车……等,都是南司的出产。

这些武器,就是锦衣卫无往不利的保证!

甚至,还输出到了军队中!

要知道,锦衣卫抓捕官员,那可是手到擒来啊!

——真当明朝的官员是软蛋?

豢养家丁、死士,在明朝,那是官员的基本操作。

锦衣卫为何能让百官闻之色变?

靠的就是几乎百分之百的抓捕能力!

而这个能力,就是来自南镇抚司!

神臂弓主射远,能够压制一切弓手。

神臂弓本来是宋朝制造出来的逆天神器——

沈括的《梦溪笔谈》:弓之身三尺有二寸,弦长二尺有五寸,箭木羽长数寸,射三百四十余步,入榆木半笴。

笴就是箭的意思,半笴应该等同于我们常说的半指深。

老话说:榆木疙瘩,榆木疙瘩。

榆木是最坚硬的木头之一。

也就是说,能在榆木上戳半笴深,那戳死不着甲的人,一点问题都没有。

宋制三百四十步,合现今520多米。

五百二十米的距离上,还能射死不着甲的人,宋代科技的可怕程度,就可以想象了。

但是,宋亡之后,神臂弓 的制作方法就失传了。

嘉靖时期,刘天和在陕西省城的城楼上,发现了元代仿制的神臂弩。

于是,就进行了复刻……

刘天和也是个科技牛人。

这人比较全面,能治民,能打仗,能改进炮车,改进小队作战模式,还能研究火器。

三眼铳就是他发明的。

但是,个人能力终究有限。

刘天和仿制并不成功。

于是,复制神臂弩的重任,就交给了锦衣卫。

因为没有制造之法,锦衣卫制造出来的神臂弩,虽然也能射三百余步远。

在这个距离上,却再也杀不死人了。

虽然无法达到宋朝的恐怖射程,但是,改良了弓弩,嘉靖高兴啊。

于是,借着刘天和固原打了小胜仗的机会,不但加封刘天和为太子太保,还让刘天和一个儿子,当了锦衣卫千户。

后来有大臣提议挖掘宋墓,获得神臂弩的弩机,以此改良。

从这一点上,就可以得到结论——明代仿制威力不足的根源,在弩机上。

但是,就算这样,明代复刻的神臂弩,依旧有着240步,杀死不着甲人的恐怖射程。

明制一步1.6米,240步,合384米。

试想一下,锦衣卫手持如此恐怖的远程武器……

想抓个人,他跑得掉吗?

更何况,人家还有三矢弩呢!

而三矢弩,则是速射弓弩,扣动扳机,能够不用上弦,连发三箭。

可以说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这都是逆天的神器。

这个三矢弩,就跟“机关枪”一样,射程远、稳定性好、短时间内可连发多支。

关键是,还没有太大的声音。

手持如此犀利的武器,锦衣卫抓人,能不无往不利么!

可以这么说,北镇会的,南镇都会,而南镇会的,北镇却有很多都不会。

锦衣卫和内监,他们的武器研发,就是皇帝用来刺激文官掌控军器局的利器。

……

提到这个,又不得不啰嗦一句——

明朝的文官,当真是操蛋的厉害,占了那么多资源——今日留下来的明代精品武器,却几乎看不到文臣辖下军器局出产的东西……

……


https://www.vodtw.la/book/7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