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微微摇头:
“王府洲三岛,皆是羽林卫亲自防守,安全方面,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这东西,放在朕这里……
朕因为不了解工匠们的水平,自然不知道什么图纸,是此时能够制造出来的,什么是目前无法制造出来的……
不若全部交给你!
如此,我大明的工业,才好更进一步。
宋卿家若是害怕有了遗失,只管再加了安保措施就是! m.pinshu.la
羽林卫那边,朕已经吩咐好了,你随时写了申请,随时给你加派人手。”
皇帝都这么说了,宋应星这才拜谢之后,接过了图纸。
而毕懋康两兄弟,当即就凑了过去。
一颗满头青丝,夹杂些许华发的脑袋;两个满头华发,夹杂些许青丝的脑袋,紧紧地挨到了一起。
“小宋啊,这个是我们的,我先拿着……”
“小宋啊,这个是炮吧,也是我们的,我就拿走了……”
“小宋呐,我看清了,这不是我们这边的么,快给我……”
毕懋康两人,眼中冒着火,恨不得将每一份图纸,都抢到自己门下……
“别抢,别抢,先让我看清楚啊!”
宋应星急得满头大汗,生怕这两个老同僚,将图纸撕碎了……
……
王承恩静静的看着。
同样的图纸,内监也得到了一份。
陛下在均州深山中,划定了一片区域,归属内监所辖。
那些精于制造的小宦官们,正在那里研究呢!
只可惜,因为京师保卫战时,武监儿郎战死太多,遭受的损伤太大了……
时至今日,却依旧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
……
朱由检拿起了那柄后装米尼枪。
来到大明后,他玩惯了枪,微微一掂
旁边侍立的一个大匠人,见到朱由检摆弄枪支,急忙解释道:
“陛下,这柄新枪,比复汉枪稍微重一点。
单枪和一发子弹,刚好重六斤七两。
若是加上了刺刀、望远镜后,全重九斤三两二钱。
按照行军时携带三十枚子弹来计算,刚好十二斤出头。”
“哦?还有刺刀?”
朱由检眼睛一亮,看来,两位毕老,对这柄枪很是自信啊!
若不然,也不会配置的这么整齐了。
……
宋应星被两位毕老官围在中间,脱不开身。
而毕懋康、毕懋良两人,早已不将皇帝放在“眼里”,满目只有那一沓图纸……
大工匠只好“越俎代庖”,解释起来:
“陛下您看,按照您的意思,我们将刺刀套环,全部改为精钢制造。
这么一来,就能将刺刀套在枪管上使用。
如此,不但能在装备了刺刀的情况下开火,还能减少木托的长度。”
明朝火枪,是有刺刀的。
只是,那时候的刺刀,要么装备在枪托上。
使用时,需要倒转火枪,抓着枪管刺击、挥舞。
要么就是内插入式结构,将刺刀插在枪口。
使用方法与现代无异。
只是,这么一来,就无法开枪射击了。
与现代步枪,枪管超出木托一大截的设计不一样。
明朝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https://www.vodtw.la/book/7343/ 第780章 越俎代庖(2/2)
,木托几乎是全托结构,也就是基本与枪管等长的布局。
之所以这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钢材强度不够,不得不使用木托加固。
以上两点不同,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时人意识不到这么做的弊端。
而是——高炉炼出来的钢材强度不足。
换句话说,这是无奈之举。
前文说过,明朝时候,武器制造大体上分为三个部门: m.linshuge.com
其一,内监,其二,文臣,其三,边军。
文臣制造这里就不说——稀烂的玩意,本质就是捞钱的工程。
现今展览在各个博物馆的明代枪支,几乎全都是内监、边军生产的。
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
在明朝火枪的制造中,不管是边军制造也好,还是内监制造也罢。
因为高炉炼钢强度不足,因此,打造枪管的时候,就会再次人工锤炼。
这东西,是很耗费时间和人工的。
这些再次提炼的钢材,只能用在“刀刃”上。
也就是枪管。
而刺刀,则是配件。
不管是刺刀也好,还是赵士桢火枪的闭锁装置也好,都是直接采取的高炉炼钢钢材。
因为强度不足,因此,明朝刺刀,是无法以外卡的形式,套在枪管上的。
这么一来,就只能将刺刀装备在枪托上,或者是塞进枪管内。
而朱由检设立王府洲大明皇家武器制造局后,就将水力机械拿了出来。
机器制造,是最节省人工的。
时至今日,有了一众大神的帮助,大明不但发展出了一整套的水力机械。
更是就连蒸汽机带动的机械,也鼓捣了出来。
朱由检刚刚交给宋应星的图纸,一部分都是王徵这个机械大佬,参与绘制的。
大量机械的使用,使得大明今日的炼钢能力,已经飞速发展。
朱由检看着大工匠,熟练的将三棱刺刀,卡在了枪管上,止不住咧开了嘴。
谁说大明创新能力不行!
……
明朝不是没有能工巧匠。
比如赵士桢。
赵士桢给万历送上自己鼓捣出鲁密铳的奏章后,万历就意识到了这种火器的厉害。
这东西,比鸟枪射程远,威力还大。
这是根据图纸仿制的赵士桢后装枪,掣电铳。有五个子铳,用来预先装填火药。采取佛郎机子铳的原理
用《武备志》茅元仪的原话——“唯鲁密铳最远最毒”!
万历不是傻子,自然明白这玩意的厉害之处。
于是,当即拨款三万白银,让赵士桢开始制造。
按照当时一杆枪的造价,在七钱到二两白银之间。
这么计算,这笔钱最少也能造一万五千杆,当时最先进的鲁密铳步枪。
虽然相较于当时——大明动辄就是几万门佛郎机火炮来看,是小数目了。
却也绝对不算是小手笔。
一万多手持鲁密铳的士卒啊!
这特么配点辅兵,能横扫半个世界了!
谁特娘的知道……
万历将银子拨下去了,百官却开始诋毁赵士桢。
拖拖拉拉几个月,赵士桢都没拿到钱。
这也是明朝文官的一贯模样。
这群逼玩意,能在之后的天启年,玩出“天启大爆炸”,还有什么是他们不敢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