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挺直了身躯,在心底默默发下誓言:
这个时空的华夏子民,我来怜悯!
给我三十年时间,我必然不使一家百姓吃不起饭,穿不上衣!
我要让所有人都有屋住,有饭吃,有衣穿,有学上,有上进机会……
凡我华夏子民,皆有!
朱由检眼神坚毅,内心的誓言,宛若洪吕大钟般响亮:
这个时空的华夏,我来守护!
…… www.linshuge.com
另一节车厢上,刘宗敏一样掀开了窗帘。
看着那漫山遍野,或是挺着大肚子,或是拽着幼童,正?(kuai,同挎)着篮子,采摘野菜的妇孺……
“唉!”
一声若有若无的长叹,从刘宗敏喉咙里发出。
刘宗敏看着窗外的百姓,心中五味杂陈。
遥想当初,他被李自成“贵贱均田”的理念打动。
于是,作为一名手艺高超、名闻遐迩,吃得饱、穿得暖,甚至,还有几十个徒弟的著名大铁匠……
却冒着杀头的危险,抛弃了富足的生活,跟着李自成征战四方,准备推翻朱家皇帝。
不想,却被鞑子占了便宜……
他看向了看不到的前列车厢。
万幸!
作为谋朝篡位的反贼,却被皇帝亲手递来了联合护卫华夏的橄榄枝。
袄儿都司一战,更是一改华夏颓废之势。
这只是对外。
对内,皇帝更是不声不响,就做出了很多……
他开办作坊、工地,养民数千万之众。
他们,终于有了吃饱穿暖的机会……
甚至,就连李自成打动自己的“贵贱均田”,也在皇帝手上,逐步实现。
皇帝做的,更是远超他们。
陛下将士绅豪门组织起来,以联合成立商团,使得豪门放弃土地,专心商业。
刘宗敏嘴角带上了一抹弧度,连牙齿都露了出来。
浓密的胡须下,这位昔日的打铁汉子,笑的是那么开怀。
谁能让百姓吃饱穿暖,谁就是俺老刘拥护的对象!
……
商南县。
挣了小钱钱,欢欣鼓舞赶回工地上的民夫,热火朝天、撸起袖子加油干。
在老百姓的挥汗如雨下,纵然山区修路不易,年前只是连通到了商南的铁路,却又朝北方延伸了一百多里。
年后复工至今,不过短短一个多月时间!
这——是由那无人愿意正视一眼的“卑微蝼蚁”,创造的奇迹!
一如后世那样,只要能让他们全家吃饱,就能让这群“蝼蚁”,不分黑白的苦干。
除了老一辈,很少有人知道“七天一层楼”,让老外口瞪目呆的深圳速度,就是在当初那群平均学问只有小学三年级的农民手上创造的!
甚至,他们一次次亲手打破这个记录!
“六天一层楼”……
“五天一层楼”……
“三天一层楼”……
一个又一个“奇迹”,一次又一次“速度”,被他们亲手缔造!
老百姓的动力,就是这么卑微而又可怜。
从汉都向北的铁路,距离商於古道重镇龙驹寨,也已经不远了。
……
火车停靠在了汉龙铁路的最北方。
一行行顺军军卒,排着队列,整装待发。
一个个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将,铠甲明亮,穆然肃立。
临时火车调度站内,朱由检亲手从怀里掏出了一柄继孟枪。
桃木枪托上,用金线镶嵌了两行小字:
‘御赐征西军先锋刘宗敏。
大明永盛元年。’ m.fengshuge.com
朱由检双手持枪,郑重的交给了刘宗敏。
“刘卿,昔日大唐,曾有一方石碑:
西极道九千九百里,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
那是昔日大唐,我华夏男儿的豪迈!
虽然朕身为朱家子孙,却也不得不称赞一声——大唐兵威之盛,恒古少有也!
朕等着卿家重建安西都护府,再扬我华夏天威。”
这个打铁出身的汉子,听到皇帝这句话,使劲抿了抿嘴唇。
他的眼中,闪烁着光芒。
刘宗敏画像
刘宗敏双手接过继孟枪,单膝跪地,昂首大吼道:
“华夏之西,不止安西!
我刘宗敏愿为先驱,安西西行九千里!
陛下,我大明,安西之西,当还有九千里!”
皇帝早已与自家李老大作了约定——他们这一去,是要打到帖木尔的。
皇帝说了,只要李自成做得到,就会封他们为大西国。
像那朝鲜一样,世代成为大明藩邦。
“哈哈哈!”
朱由检大笑,他双手扶住刘宗敏肩膀,将他拉了起来:
“好!
朕等着刘卿给朕的捷报!”
刘宗敏大声应了是,后退几步,行了武将礼。
浑身甲页撞击,琳琅作响。
刘宗敏腰肢弯了几个呼吸,这才直起:
“道路漫漫,陛下就别送了,俺老刘,这
说完,刘宗敏跨上战马,伸手从亲兵手上,接过了大明战旗:
“大明顺王府属吏,我们走!
此去,安西!”
一个个顺军大将,默默从皇帝身边走过。
朱由检将一柄柄继孟枪,亲手交给他们。
而王廉则是皇帝每拿了一个,他就又从太监手中,接过一个托盘。
托盘内,无一例外全都放着一柄继孟枪。
桃木制造,那红色的枪托上,或是用金丝,或是用银丝,镶嵌着两行小字:
‘御赐征西军何职某某。
大明永盛元年。’
李岩站在皇帝一侧,看着昔日的同袍,一个个接了枪,行了谢礼,起身远去。
心中颇不是滋味。
不知道为何,陛下特意留下了他和刘芳亮……
而李自成也特意给他送来了书信,说让他好好留在朝廷效力。
这封信,是以李自成的私人身份写的。
虽然言语亲切依旧,然而,李岩却是嗅到了纸墨里的那股生疏。
甚至,结尾时,李自成还特意开了个玩笑,声言自己若是失败,就要前来他府上讨一口饭云云……
看着面前皇帝,正在亲手颁发短枪,李岩使劲抽了抽鼻子。
同袍数年的战友,这一分别,不知何年才能再聚了啊!
“李友!”
皇帝忽然特意唤住一个人。
李岩抬头一看,正是自己的堂兄弟。
“陛下!”
李友弯腰,给朱由检行了礼。
他的手中,恭恭敬敬的托着那柄继孟枪。
金色的“御赐征西军制将军李友、大明永盛元年”,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https://www.vodtw.la/book/7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