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南阳平原,还是关中平原,都是华夏自古以来的粮仓之一。
从筚路蓝缕的先古部落时代,到后世高楼林立的科技时代,这两地,都撑起了华夏百姓的胃囊。
秦岭分割了南北,作为唯一通道的商於,地理位置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南方的丝、茶、瓷器、香皂、糖、米,北方的绿丝烟、食盐、桐油、药材、核桃、皮货,往来不绝。
这条古道上,关隘林立,最为险峻的就是武关。
武关作为商於古道的唯一水、陆要冲,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商州直隶总志》记载:
“万历朝以来,单单龙驹寨一镇,康衢数里,巨屋千家,鸡鸣有未寝之人,夜半有可求之市,是以百艇连樯,千蹄接踵,熙熙攘攘,商税所有复增,税额所由日益也!”
要知道在古代,富户和贫民是分区居住的。
龙驹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富户所在的区域,都有数里大小,拥有好几进院子的人家,更是足足上千家…… www.vodtw.la
这是何等繁盛!
但有此地一税吏,给个上县也不换啊!
在这条八百里古道中,这样的关隘、城镇,足足上百之多。
可以说,若是治理得当,单单商於古道一地的税收,就足以养活一方大军了!
也正因为这样,袁宗第作为大顺五大营营主之一,竟然愿意镇守商洛一地。
原因无他,这里能养活他的十几万大军啊!
而塔天宝能够被留下来镇守武关,也足以证明他在袁宗第心中的地位了。
……
古道难行,而今却有一行打着闯军旗号的军卒,艰难而上。
仔细看去,却见军中打着的将旗上,硕大的“牛”字,在山风的吹拂下,猎猎作响。
赫然正是牛成虎
当初牛万才、左光先、赵应元三人去了山东,他们效仿朱由检,四处逼城迫饷。
不过短短十几日时间,竟然威逼出了千万白银。
而此时,三人不过才“抢”了山东一小半县城都不到。
他们正打算继续深入,谁知道,传来了李过进占徐州的消息。
而周凤梧,也占了被明皇放弃的区域。
刚刚叛了大顺,眼见归途要断,生怕李过找他们麻烦的三人一合计,决定留下左光先和赵应元,继续呆在山东逼城迫饷。
牛万才先来探探明皇的口风。
三人打定了主意,明皇接纳他们便罢,若是不接纳,三人就占据了山东,在登州造船,以观后效。
毕竟——他们降明,可只是剃头的挑子一头热。
三人还没有见过明皇的话咧!
万一明皇不接受他们,那不是猴子抱着西瓜去偷桃,一头丢了,一头垮了?
三人商议好了,决定由牛万才带着抢来的八百万白银,去寻找明皇投效。
若是明皇接受他们,明皇自会给他们官位,让他们负责继续在山东逼城迫饷。
毕竟,对于丢掉了天下的明皇来说,钱粮才是自身实力的根本!
若是明皇不接受,则让牛万才想法给他们传信,到时候,两人负责营救牛万才。
为了防止牛万才一来就被明皇控制住,无法传信,三人更是议定,若是牛万才一个月内不回信,两人一样会前来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https://www.vodtw.la/book/7343/ 第174章 鬼见愁(2/2)
救。
就这样,牛万才带着八百万白银,来到了南阳。
牛万才能够来投,朱由检自然是接纳的,甚至还给左光先和赵应元两人,封了个山东纳捐大使的头衔。
然而,朱由检的使者刚刚派出,就得到了袁宗第进逼南阳的消息。 www.kanshull.com
朱由检当机立断,带上牛万才带来的八百万白银和粮秣,去“勾搭”一下袁宗第。
若不是牛万才的到来,早已将银子铸成银板的朱由检,怕是还要多费一番手脚。
……
牛万才到来,最高兴的莫过于牛成虎了。
牛成虎本是明军总兵,被迫降顺之后,因为多受牛万才的庇护,因此两人私交比较亲密。
今年元旦,李自成于西安大封百官,两人同为伯爵,两个五百年前是一家的牛姓之人,私交更好了。
而今,牛成虎先一步归降明皇麾下,更是已经站稳了脚跟。
对于牛万才这位当初庇护他的老兄弟的到来,牛成虎自然是喜不自胜的。
武将之间,若是有了过命的交情,大多时候都会以命相报。
牛成虎打定了报答牛万才的主意。
两人彻夜长谈之后,认为而今正是皇帝用人之时,只要他们努力,未必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在这个节骨眼上,本就私交甚好的两人,自该携手与共才是!
毕竟,和别人合作,哪有和自己信得过之人合作来的放心呢?
也因为这样,当朱由检表达了想要夺取商於古道的时候,两人就一同站了出来。
山道崎岖,大军难行。
两个患难与共的老兄弟,带着手下,艰难跋涉着。
最宽处不过仅有四米,最窄处才两米。
尤其是秦岭主脉处和武关路段。
“一身绕千山,远作行路人,
商岭莓苔滑,石坂上下倾!”
巍峨秦岭,阻挡了南北方气流的交汇。
作为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又是宽达数百里的群山,山谷多有雾气缭绕。
这些开凿巨石,沿着山势挖凿而成的青石道路,由于长期湿气较重,是以长了很多苔藓。
湿滑的苔藓,让崎岖的山道,更加难行了。
因而,此地素来都是与蜀道一样,被称为天险绝道的。
这条长达六百里的山道,大多数路况非常恶劣。
它是一条“仅容单骑,比于蜀道”的崎岖山路。
其间更有罗公碥,堪称绝境。
罗公碥在商州城东五十里,白杨店镇洛源村的对面。
宽不足三尺,长约五、六里,位于悬崖峭壁下方,上仰高高在上的“巴人洞”,下俯激流险滩的丹江水。
堪称是岩倾苔滑,石齿如剑,人马相扶以度,摇摇然。
旁观者皆神惊,一失足颠坠附不可稽!
罗公碥古道
此地,此时还是人见人怕,鬼见鬼愁的“鬼见愁”。
直到乾隆年间,一个名叫罗文思的商州知州,他“遂捐廉俸五百,招募石工,辟成大道。又在碥道边上凿石为栏,并在道左右壁宽敞处,僻出行人临时歇脚之地”。
至此之后,这一处鬼见愁,才有了真正的名字,也成为了一条坦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