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形势,瞬间岌岌可危。
就在此时,礼贤馆的幕僚,再次给史可法献上了毒计:
黄河是一条地上河,大量泥沙的涌入,使得河底越来越高,朝廷不得不修建了一条黄河大堤。
尤其是淮安境内——河底已经高出淮安城数丈。
在淮安城北,有一个“D”字形的黄河河道,称之为“高堰。”
而淮安地势高,扬州地势低,又有运河导流,北方的水流,必然会朝着扬州而来,连水渠都不用开挖。 🅼.𝕍𝕆🅳🆃🅆.🄻🄰
因此,只要挖掘了高堰河堤,黄河之水就能席卷清军。
若是只有黄河河水,清军还能有几个存活下来。
礼贤馆的谋士们,想的可是一招彻底断根的——毒计!
他们连淮河都用上了。
而这一段黄河,实际上是夺了淮河入海口河道的存在。
淮河没了入海口,只能流入洪泽湖。
这条水量充沛的淮河,变成内陆河的结果,就导致洪泽湖越来越大,有明一朝,洪泽湖泛滥的记录数不胜数。
礼贤馆的谋士,就建议同时掘开黄河、淮河!
到那时,两条巨无霸河流汇集,沿着运河南下……
莫说多尔衮的三十万大军了,就算再添一个零,也要荡然无存!
然而……
史可法义正言辞:
“民为贵,社稷次之,此计伤敌少,而淮扬先为鱼鳖矣,不许”!
史可法再一次拒绝了……
礼贤馆的谋士们,又献上了一计——
扬州地势低,占据了金贵山的清军,能够直接炮轰全城。
史可法的战略地位,是受到严重威胁的。
既然如此,不如弃了扬州!
在扬州城外二十里处,有一大片山林,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 1311章 史可法之死(2/2)
想,他增加了——
“是以义始,而以利终,为贼人所窃笑也……”
今“逆贼”未伏天诛,谍知卷土西秦……
伏乞坚同仇之谊,全始终之德,合师进讨,问罪秦中,共枭“逆贼”之头……
则贵国义问,照耀千秋,本朝图报,惟力是视。从此两国世通盟好,传之无穷,不亦休乎!
……
多尔衮看到史可法的回信,止不住哈哈大笑:
“史可法只求一死尔!”
“他还想着和我联手,去对付西边那个呢!”(历史上的原文是李自成) 𝙈.🅅🅾🅳𝓣𝙬.🅻𝘼
史可法的打算,被多尔衮全知道了。
于是,多尔衮一面继续调兵遣将,加紧运输火炮,一面却是与史可法虚与委蛇。
有人汇报说扬州守军反抗激烈,每天都有很多人战死。
多尔衮轻蔑一笑:
“扬州无援军,再围攻几天,就可以攻陷。”
史可法一心寻死,至今还对和清军结盟抱有幻想的事情,瞒不住人。
原本坚定进入扬州抗战的甘肃镇总兵李栖凤,和监军道高歧凤,两人一合计,决定对清军投降算了。
投降需要投名状,于是两人找到了史可法,要绑着史可法出城。
此时,扬州依旧有正在酣战的数万大军,而李栖凤两人,只有四千义勇民夫。
这时候,史可法只需要一句话,就能将两人的人头摘下。
然而——
史可法说:
“这是我殉国的地方,你们打算做什么?
如何想要富贵,请你们自便。”
李栖凤见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