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前,王月菊往夏家打电话,说要带着顾思晴一起去吃饭。夏老太太自然高兴的很,说给顾思晴准备她爱吃的饭菜。
因为是有事情要说,顾思晴跟着王月菊和顾建国早早的到了夏家,正好夏庆章和夏正明也在。
饭还没好,大家坐在一起说话,顾建国压抑着自己兴奋的心情,说了顾思晴被清大和京大抢着要的事情,然后道:“我们也不知道哪个学校好,来问问你们。”
夏老太太他们一听自然也是高兴自豪的很,夏老太太拉着顾思晴的手说:“之前忙着考试,学习辛苦,现在可得好好歇歇。”
“歇着呢,”顾思晴叹口气,“每天都睡到自然醒,今天也是,京大的老师到家里来的时候,我脸都没,洗头发乱糟糟的。”
众人听了都哈哈笑,夏庆章说:“这不怨你,怨京大的老师到家里太早。”
顾思晴:“......”
好吧,对于护犊子的家长来说,错误都是别人的。
高兴了一会儿,夏庆章说:“清大和京大虽说都是全国最好的学校,不分上下。但两所大学还是不一样的,清大比较注重理科,京大注重文科。小四到时候学文学,还是京大好一些。”
顾建国和王月菊听他这么一说,都问顾思晴怎么想的。顾思晴道:“就京大吧,不过我报的哲学系。”
她想的很明白,她毕业后在某个单位上班的可能性不大,以后她的路是专职作家。文学她可以自己修,现在她对哲学比较感兴趣。到时候拿双学位就是了。
“学哲学也挺好,”夏正明道:“你学什么专业不重要,只要自己喜欢就好。”
其实顾思晴这种状况,上哪个大学也不重要。她以后不走仕途,不用学历武装自己。也不找工作,是不是名牌大学也不重要。当然,能上名牌大学更好。
顾建国和王月菊都不懂什么专业,反正只要顾思晴喜欢就好。
说了一会儿话,饭好了,众人坐在一起吃饭。餐桌上好几道菜都是顾思晴喜欢吃的。吃过饭,夏老太太又拿出一个红色的玛瑙手串给顾思晴戴上,“这是给你的奖励。”
“谢谢外婆。”顾思晴笑着收下了,亲戚之间太见外了不好。之前,三静得了冠军也有奖励。
又在夏家坐了一会儿,顾思晴他们就要告辞离开。刚走到门口,碰到了康老太太。见到顾思晴他们,康老太太笑着跟他们打招呼。
王月菊跟她寒暄了几句,就跟顾建国和顾思晴离开了。他们走后,夏老太太把康老太太请进客厅,两人坐下说话。
顾思晴高考考的好,夏老太太高兴,就忍不住想跟人说,没几句话她就说起了顾思晴,“以前就被保送到了京大,但这孩子非要自己考。这次考的也不错,今天一大早清大的就打电话到家里,说让上他们学校。结果没
“是吗?”康老太太笑着说,然后道:“我家元泽考的也不错。今天早上天还没亮,清大的就打电话,早饭的时候京大的人也打电话了。”
“元泽也是个好孩子。”夏老太太笑着说。她之前就听说过康元泽学习也很好。
“高考这一关过了,我们大家都放心了。”康老太太脸上也是自豪的很。康家自然是想让康元泽以后走仕途的,所以学历对他来说很重要。
现在好了,国内最好的大学,最起码学历这一块是过关了。
“我家元泽跟你家思晴同班同学,高考成绩又都这么好,也是缘分。”康老太太看着夏老太太,笑着说:“要不,让两个孩子处处对象试试。我们两家知根知底的,两个孩子又是同学,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夏老太太听了她的话,脸上还带着笑,但嘴里说:“我家小四虽然要上大学了,但才16岁,还小着呢。对象的事情,想过几年再说。”
“也是,”康老太太听出了夏老太太的推辞,她道:“我们家元泽你也知道,从小就懂事,是他爷爷一手教出来的,跟他爸不一样。”
她知道康济森做出的事情,对康元泽影响很大。所以,就先说了康元泽一直是他爷爷在教导。
“元泽是个好孩子。”夏老太太夸了一句,但再优秀,让康元泽和她家小四处对象也不可能。
他们有更好的选择,为什么要选择一个乱糟糟的家庭?
康老太太见她不是很热情,也就不再说了,转移话题说起了其它。但心里总归是不舒服。
跟夏老太太说了一会儿话,她就告辞回家了。到了家,正好康济森回来了,见到他康老太太就气不打一处来,冷着脸说:“从小你就没管过元泽,现在又要影响他,有你这样当老子的?”
康济森被她骂的一头雾水,说:“我又怎么了?”
“你怎么了?你看看人家张景同,张子俊那么浑的人,就因为人家有个好爹,就娶了个好媳妇。你再看看你,我们家元泽多好啊,就因为你,找不到媳妇。”
康济森:“……”
康元泽找不到媳妇?多少人排着队想嫁到他们家呢。
康老太太现在看到他就烦,哼了一声回自己屋了。
……
韩正平当天下午就知道顾思晴被清大和京大抢人了,他开车到顾家,见到顾思晴就说:“什么感觉?”
顾思晴:“就…挺新奇的。”
韩正平笑,拿出一个精致的小盒子放在她跟前,“考上大学的礼物。”
顾思晴拿起来打开,就见是一支钢笔,拿出来一看,是万宝龙的。这种钢笔在国内不好买,应该是之前就买好的。
她说:“我很喜欢。”
说着她拿出墨水,韩正平见了接过她手中的钢笔,拧开墨水瓶盖,把钢笔插进去吸墨水,嘴里说:“小四,我们是在处对象吧?”
https://www.vodtw.la/book/5960/对于大部分的家庭来说,孩子上大学,上什么大学都是特别重要的事。顾思晴虽然考的好,京大和清大都抢着要,但上哪个大学,顾建国和王月菊重视的很。
午饭前,王月菊往夏家打电话,说要带着顾思晴一起去吃饭。夏老太太自然高兴的很,说给顾思晴准备她爱吃的饭菜。
因为是有事情要说,顾思晴跟着王月菊和顾建国早早的到了夏家,正好夏庆章和夏正明也在。
饭还没好,大家坐在一起说话,顾建国压抑着自己兴奋的心情,说了顾思晴被清大和京大抢着要的事情,然后道:“我们也不知道哪个学校好,来问问你们。”
夏老太太他们一听自然也是高兴自豪的很,夏老太太拉着顾思晴的手说:“之前忙着考试,学习辛苦,现在可得好好歇歇。”
“歇着呢,”顾思晴叹口气,“每天都睡到自然醒,今天也是,京大的老师到家里来的时候,我脸都没,洗头发乱糟糟的。”
众人听了都哈哈笑,夏庆章说:“这不怨你,怨京大的老师到家里太早。”
顾思晴:“......”
好吧,对于护犊子的家长来说,错误都是别人的。
高兴了一会儿,夏庆章说:“清大和京大虽说都是全国最好的学校,不分上下。但两所大学还是不一样的,清大比较注重理科,京大注重文科。小四到时候学文学,还是京大好一些。”
顾建国和王月菊听他这么一说,都问顾思晴怎么想的。顾思晴道:“就京大吧,不过我报的哲学系。”
她想的很明白,她毕业后在某个单位上班的可能性不大,以后她的路是专职作家。文学她可以自己修,现在她对哲学比较感兴趣。到时候拿双学位就是了。
“学哲学也挺好,”夏正明道:“你学什么专业不重要,只要自己喜欢就好。”
其实顾思晴这种状况,上哪个大学也不重要。她以后不走仕途,不用学历武装自己。也不找工作,是不是名牌大学也不重要。当然,能上名牌大学更好。
顾建国和王月菊都不懂什么专业,反正只要顾思晴喜欢就好。
说了一会儿话,饭好了,众人坐在一起吃饭。餐桌上好几道菜都是顾思晴喜欢吃的。吃过饭,夏老太太又拿出一个红色的玛瑙手串给顾思晴戴上,“这是给你的奖励。”
“谢谢外婆。”顾思晴笑着收下了,亲戚之间太见外了不好。之前,三静得了冠军也有奖励。
又在夏家坐了一会儿,顾思晴他们就要告辞离开。刚走到门口,碰到了康老太太。见到顾思晴他们,康老太太笑着跟他们打招呼。
王月菊跟她寒暄了几句,就跟顾建国和顾思晴离开了。他们走后,夏老太太把康老太太请进客厅,两人坐下说话。
顾思晴高考考的好,夏老太太高兴,就忍不住想跟人说,没几句话她就说起了顾思晴,“以前就被保送到了京大,但这孩子非要自己考。这次考的也不错,今天一大早清大的就打电话到家里,说让上他们学校。结果没
“是吗?”康老太太笑着说,然后道:“我家元泽考的也不错。今天早上天还没亮,清大的就打电话,早饭的时候京大的人也打电话了。”
“元泽也是个好孩子。”夏老太太笑着说。她之前就听说过康元泽学习也很好。
“高考这一关过了,我们大家都放心了。”康老太太脸上也是自豪的很。康家自然是想让康元泽以后走仕途的,所以学历对他来说很重要。
现在好了,国内最好的大学,最起码学历这一块是过关了。
“我家元泽跟你家思晴同班同学,高考成绩又都这么好,也是缘分。”康老太太看着夏老太太,笑着说:“要不,让两个孩子处处对象试试。我们两家知根知底的,两个孩子又是同学,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夏老太太听了她的话,脸上还带着笑,但嘴里说:“我家小四虽然要上大学了,但才16岁,还小着呢。对象的事情,想过几年再说。”
“也是,”康老太太听出了夏老太太的推辞,她道:“我们家元泽你也知道,从小就懂事,是他爷爷一手教出来的,跟他爸不一样。”
她知道康济森做出的事情,对康元泽影响很大。所以,就先说了康元泽一直是他爷爷在教导。
“元泽是个好孩子。”夏老太太夸了一句,但再优秀,让康元泽和她家小四处对象也不可能。
他们有更好的选择,为什么要选择一个乱糟糟的家庭?
康老太太见她不是很热情,也就不再说了,转移话题说起了其它。但心里总归是不舒服。
跟夏老太太说了一会儿话,她就告辞回家了。到了家,正好康济森回来了,见到他康老太太就气不打一处来,冷着脸说:“从小你就没管过元泽,现在又要影响他,有你这样当老子的?”
康济森被她骂的一头雾水,说:“我又怎么了?”
“你怎么了?你看看人家张景同,张子俊那么浑的人,就因为人家有个好爹,就娶了个好媳妇。你再看看你,我们家元泽多好啊,就因为你,找不到媳妇。”
康济森:“……”
康元泽找不到媳妇?多少人排着队想嫁到他们家呢。
康老太太现在看到他就烦,哼了一声回自己屋了。
……
韩正平当天下午就知道顾思晴被清大和京大抢人了,他开车到顾家,见到顾思晴就说:“什么感觉?”
顾思晴:“就…挺新奇的。”
韩正平笑,拿出一个精致的小盒子放在她跟前,“考上大学的礼物。”
顾思晴拿起来打开,就见是一支钢笔,拿出来一看,是万宝龙的。这种钢笔在国内不好买,应该是之前就买好的。
她说:“我很喜欢。”
说着她拿出墨水,韩正平见了接过她手中的钢笔,拧开墨水瓶盖,把钢笔插进去吸墨水,嘴里说:“小四,我们是在处对象吧?”
https://www.vodtw.la/book/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