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玉兰在前面也听到了后面的话, 她知道这件事瞒不住的。现在知道了也好,偷偷的听了听娘的心声,原来她心里还挺强大的,根本就没有当回事。人只要心态好就能心情好,心情好了什么事情都觉得顺心。
他们接着聊村里的那点八卦。罗玉兰是发现了,娘从来不会说这些事情。她就是一个忠实的听众。
这样的人很受欢迎的。她可以全程听着你说,让说的人有一种成就感。
十里路很快到了。大集上的人挺多的,卖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
和村里的人分开了,就他们娘仨一起。
罗玉兰还是看着什么都好,这个季节最缺的就是青菜,大集上也就看到卖小葱的。
罗玉兰以为没有人会买的,没想到还真的有几个人蹲下挑了。
“娘,咱们家的小葱够栽吗?”
“够的。”乡下人几乎顿顿饭都少不了大酱,吃大酱就一定要有大葱。
看到了茄子干罗玉兰又说“娘,咱们家今年也多晒点茄子干。”
“家里还有。”
罗玉兰看到了卖豆腐的,她想吃了。可是没有家伙式,买了也没有地方放。不过干豆皮可以买回去。看着娘走过去,根本就没有停下来的打算,这是不准备买了。
还是有卖粮食的。这次于美英停下来了。家里现在有八十多斤的小麦,还有一百斤的玉米,可是要是娘仨这种吃法,想要吃到秋收那是不可能的。
“这位大嫂,玉米怎么卖?”
听着说这个价格和县城的价格一样。于美英非常的迟疑,可是还是想着攒着点。
“大嫂。这价格可是够高的。你要是便宜点我就都要了。”
最后价格商量下来了,也就是相当于多买了十斤玉米粒。
于美英是一个细致的人,她从身后的筐里拿出了一个面袋子,还有一个小瓢,让罗玉兰帮着撑着,她一瓢一瓢的往自己袋子里蒯。这样就能看清楚下面的玉米和上面的是不是一样。
还行,买玉米的是一个实诚的人。上下都一样。
给了钱后,罗玉成放进了他背着的筐里。
“娘。你是来买粮食的?”
“看到合适的就得买点,咱们家的粮食都卖了给你爷办丧事了。根本就吃不到秋收。一有机会还要再买一些。”
罗玉兰看到了卖核桃和红枣的,她想要买一些,可是娘没有同意。
乡下人的每一个钱都要花在刀刃上,这种东西是不能买的。
不买就不买。接着逛。看到一个老头卖麦芽糖。这次于美英停下来给两个孩子一人买了一份。
这是兄妹两个没有想到的,不过这糖真的甜。罗玉兰把糖递到了她娘的嘴边,“娘,你也吃,真是太好吃了。”
“不用,我不爱吃糖。”
大人糊弄小孩都是用这个借口的。
罗玉兰非常执着的伸着手,就等着她娘吃一口。
于美英笑着咬了一小块“甜,真甜。”
娘仨继续逛。于美英是不准备买别的,虽然家里真的缺不少的东西。可是这钱真的非常的不禁花,还要还饥荒的。
看到了卖筐和笸箩的还有簸箕,箩。看着真的挺精致的。不过于美英不会买的,只要家里的还能用,就绝对不会花冤枉钱。
慢慢的就到了大集的另一头了。罗玉兰看到了卖石磨的摊子。
“娘,咱们自己买一个石磨吧?”
于美英摇头,“一个石磨就是小的也要三块钱。咱们家的条件买不起的,很多人都看着咱们家呢,到时候没有办法说清楚。”
罗玉兰这个泄气。“娘,秋后小麦下来了怎么办?不能总是夜里去磨面吧?再说买一个小的石磨放在院子里。咱们什么时候用都可以。”
于美英看着闺女。这一路上不是不知道她有很多的东西要买,自己没有同意,她也没有执着。这石磨看来是真的非常的想要。
闺女说的自己不是不知道,可是自家买了石磨。村里人就会都知道了。
“娘。他们愿意怎么说就怎么说,咱们还能听他们的话过日子?”
于美英看着闺女真的非常的想买,叹了一口气过去了。
问清楚了这一个中等的石磨要三块钱,大的五块钱。
“大叔,我们想要买石磨,可是我们也弄不回去,你能给我们送回去吗?”
“你们是哪个村子的?”
“灵山的。”
“行,给你们送过去。你们要哪个?”
“大叔,我们还没有决定好,我想要那个大的石磨,可是没有那么多的钱,这个小的我又觉得小。
大叔,这个大石磨你能不能便宜点给我们?”
“小姑娘,这石磨都是我一锤子一锤子的凿出来的。真的不能便宜了。”
“大叔,你就行行好。我真的想要买这个大的石磨,能不能四块钱?你就当白干了好不好?”
罗玉兰知道这个石匠是一个好人,自己也是没有办法,这讲价是一定要讲的。
石匠也是一个实在人,看着小丫头双手合十求着自己。最后鬼使神差的点头了。“行,就当我十天白干了。”
“谢谢大叔了,太感谢你了,你要散集才能给我们去送吧?我们去看看别的,回头来找你给你带路。”
“行。你们可以坐车回去的。不过如果有人买了,我就下午给你们送家里去。你们先去赶集,回头来找我。”
罗玉兰再次的感谢了这位石匠。娘仨这才离开。
罗玉成凑近了妹子“玉兰,真有你的。一下子就讲下去一块钱。”
“大哥。你看这个石匠的脸,他是一个忠厚老实心软的人。这也就是他,别的石匠估计不能讲价的。”
“玉兰。你还会看面相了?”
罗玉兰摇头“我哪里会!不过就是觉得他是一个好说话的人。”
石磨买了,兄妹两个非常的高兴,以后磨面就不用偷偷摸摸的了,以后天天磨面都可以,再也不用去排队了。
罗玉兰在前面也听到了后面的话, 她知道这件事瞒不住的。现在知道了也好,偷偷的听了听娘的心声,原来她心里还挺强大的,根本就没有当回事。人只要心态好就能心情好,心情好了什么事情都觉得顺心。
他们接着聊村里的那点八卦。罗玉兰是发现了,娘从来不会说这些事情。她就是一个忠实的听众。
这样的人很受欢迎的。她可以全程听着你说,让说的人有一种成就感。
十里路很快到了。大集上的人挺多的,卖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
和村里的人分开了,就他们娘仨一起。
罗玉兰还是看着什么都好,这个季节最缺的就是青菜,大集上也就看到卖小葱的。
罗玉兰以为没有人会买的,没想到还真的有几个人蹲下挑了。
“娘,咱们家的小葱够栽吗?”
“够的。”乡下人几乎顿顿饭都少不了大酱,吃大酱就一定要有大葱。
看到了茄子干罗玉兰又说“娘,咱们家今年也多晒点茄子干。”
“家里还有。”
罗玉兰看到了卖豆腐的,她想吃了。可是没有家伙式,买了也没有地方放。不过干豆皮可以买回去。看着娘走过去,根本就没有停下来的打算,这是不准备买了。
还是有卖粮食的。这次于美英停下来了。家里现在有八十多斤的小麦,还有一百斤的玉米,可是要是娘仨这种吃法,想要吃到秋收那是不可能的。
“这位大嫂,玉米怎么卖?”
听着说这个价格和县城的价格一样。于美英非常的迟疑,可是还是想着攒着点。
“大嫂。这价格可是够高的。你要是便宜点我就都要了。”
最后价格商量下来了,也就是相当于多买了十斤玉米粒。
于美英是一个细致的人,她从身后的筐里拿出了一个面袋子,还有一个小瓢,让罗玉兰帮着撑着,她一瓢一瓢的往自己袋子里蒯。这样就能看清楚下面的玉米和上面的是不是一样。
还行,买玉米的是一个实诚的人。上下都一样。
给了钱后,罗玉成放进了他背着的筐里。
“娘。你是来买粮食的?”
“看到合适的就得买点,咱们家的粮食都卖了给你爷办丧事了。根本就吃不到秋收。一有机会还要再买一些。”
罗玉兰看到了卖核桃和红枣的,她想要买一些,可是娘没有同意。
乡下人的每一个钱都要花在刀刃上,这种东西是不能买的。
不买就不买。接着逛。看到一个老头卖麦芽糖。这次于美英停下来给两个孩子一人买了一份。
这是兄妹两个没有想到的,不过这糖真的甜。罗玉兰把糖递到了她娘的嘴边,“娘,你也吃,真是太好吃了。”
“不用,我不爱吃糖。”
大人糊弄小孩都是用这个借口的。
罗玉兰非常执着的伸着手,就等着她娘吃一口。
于美英笑着咬了一小块“甜,真甜。”
娘仨继续逛。于美英是不准备买别的,虽然家里真的缺不少的东西。可是这钱真的非常的不禁花,还要还饥荒的。
看到了卖筐和笸箩的还有簸箕,箩。看着真的挺精致的。不过于美英不会买的,只要家里的还能用,就绝对不会花冤枉钱。
慢慢的就到了大集的另一头了。罗玉兰看到了卖石磨的摊子。
“娘,咱们自己买一个石磨吧?”
于美英摇头,“一个石磨就是小的也要三块钱。咱们家的条件买不起的,很多人都看着咱们家呢,到时候没有办法说清楚。”
罗玉兰这个泄气。“娘,秋后小麦下来了怎么办?不能总是夜里去磨面吧?再说买一个小的石磨放在院子里。咱们什么时候用都可以。”
于美英看着闺女。这一路上不是不知道她有很多的东西要买,自己没有同意,她也没有执着。这石磨看来是真的非常的想要。
闺女说的自己不是不知道,可是自家买了石磨。村里人就会都知道了。
“娘。他们愿意怎么说就怎么说,咱们还能听他们的话过日子?”
于美英看着闺女真的非常的想买,叹了一口气过去了。
问清楚了这一个中等的石磨要三块钱,大的五块钱。
“大叔,我们想要买石磨,可是我们也弄不回去,你能给我们送回去吗?”
“你们是哪个村子的?”
“灵山的。”
“行,给你们送过去。你们要哪个?”
“大叔,我们还没有决定好,我想要那个大的石磨,可是没有那么多的钱,这个小的我又觉得小。
大叔,这个大石磨你能不能便宜点给我们?”
“小姑娘,这石磨都是我一锤子一锤子的凿出来的。真的不能便宜了。”
“大叔,你就行行好。我真的想要买这个大的石磨,能不能四块钱?你就当白干了好不好?”
罗玉兰知道这个石匠是一个好人,自己也是没有办法,这讲价是一定要讲的。
石匠也是一个实在人,看着小丫头双手合十求着自己。最后鬼使神差的点头了。“行,就当我十天白干了。”
“谢谢大叔了,太感谢你了,你要散集才能给我们去送吧?我们去看看别的,回头来找你给你带路。”
“行。你们可以坐车回去的。不过如果有人买了,我就下午给你们送家里去。你们先去赶集,回头来找我。”
罗玉兰再次的感谢了这位石匠。娘仨这才离开。
罗玉成凑近了妹子“玉兰,真有你的。一下子就讲下去一块钱。”
“大哥。你看这个石匠的脸,他是一个忠厚老实心软的人。这也就是他,别的石匠估计不能讲价的。”
“玉兰。你还会看面相了?”
罗玉兰摇头“我哪里会!不过就是觉得他是一个好说话的人。”
石磨买了,兄妹两个非常的高兴,以后磨面就不用偷偷摸摸的了,以后天天磨面都可以,再也不用去排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