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玉软的笔头杵着额头:“商行的人怎么说?愿意交钱吗?”
郑德顺笑了:“我的东家啊,从咱们的口袋里往出拿钱,您愿意吗?”
花玉软直白的说道:“赈灾我是无所谓的,打仗就算了吧。”
劳民伤财的事情,光是给那些达官贵族皇帝老儿建功立业了,有什么好的。
军饷越充足,他们仗打的就越热闹。
有几个真的能体会民间疾苦的。
郑德顺笑得更厉害了:“您想的跟人家想的还真就不一样。”
花玉软问:“怎么?”
郑德顺长叹一口气:“银钱直接交到军队上,国家危难之际,站了出来,在户部兵部都是露脸买好的事情,那些人还能勉强接受。可是,赈灾的银子,捐了多少,朝廷顶多给一个不能还的欠条,又不会公布出来,有什么好处?”
商人逐利,就算是迫不得已要捐钱,也希望能够利益最大化。
郑德顺只觉得花玉软果然是后宅女子,见识还是少了,且有的历练呢。
他却不知道,花玉软这会儿反而是坚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德顺叔,你多留意一下这方面的动向,等合适的机会,咱们再动。”
郑德顺仍旧是想不明白花玉软要做什么。
可花玉软不说了,他也不好一再追问。
晚上花玉软回到家,找到了郑家三兄妹,一番窃窃私语之后,郑紫英嗤之以鼻:“这么点小事,还值得你这么慎重,放心吧,这事包在我身上。”
她大包大揽,要帮花玉软解决问题。
花玉软也不和她客气:“你一个人做不来,大表哥,二表哥,还要拜托你们,去调查另外两件事,这两件事可是非同小可,千万要慎重小心。”
郑谦和郑今相视一笑:“放心吧,这事情,包在我们身上,保证给你办妥。”
花玉软的心放下一半,又问几个人钱够不够花。拿出几张银票,送给几人。
“之前你给的钱还没花完呢,可千万不要再给钱了,我们也是会不好意思的。”
郑谦坚决不要,又不好跟花玉软推来搡去,好在郑紫英还算是有眼色,将银票拿过来直接塞回给了花玉软:“表嫂,我发现了,你这个人是不是特别不愿意欠人家人情?谁给你五分好处,你必定还回六分七分来?”
花玉软笑道:“那倒没有,我又不傻,怎么可能做赔本买卖。”
“一口一个买卖挂在嘴边上,你真的成了生意人了!”郑紫英咕哝着,觉得读书做生意,就是这世上最无聊的两件事。
她心中腹诽:傅雪庵偏偏两样都占了,无聊到死。
“是啊,你闻到我满身的铜臭味了吗?”花玉软故意逗她。
郑紫英哼哼两声,懒得和她计较。
花玉软回到玉京轩,又将顾清烟叫了过来。
来到玉京轩快半个月了,顾清烟的气色养的好了许多。
她脑子不笨,人也会来事,跟其他人关系相处的都还算是不错。
花玉软关心了她几句,问起了灾情的事情:“你们那里灾情究竟有多严重,一路上逃荒的人多吗?逃荒的人大部分都往什么地方去了?”
“灾情很严重,不然大家也不会背井离乡,路上拔草根啃树皮吃观音土的也不是没有,死伤也不少,若不是这样,朝廷也不会派人去赈灾,至于逃荒,四面八方往哪去的都有,更多的还是来了京都,只可惜,很多人还没等走进京城的大门,就被赶走了,像是我们这样,把自己收拾的体面一点的,还不能说自己是逃荒的人,才能进得来京城。”
花玉软明白,不管这些灾民去了哪里,当地官员都是不愿意收留的。
毕竟全县百姓生活水平,土地资源就那么多,要接济灾民,就要从官府的口袋里往出掏钱掏粮食。
天子脚下就更不用说了,大街上连乞丐都很少,比起灾民的死活,官府老爷们要的是体面。
花玉软敲着桌面:“把你们家乡的方言多说几句给我听听。”
顾清烟疑惑抬头:“大娘子,您怎么想听这个?”
花玉软借口信手拈来:“你口音软糯,挺好听的,就想多听听。”
顾清烟也不敢质疑,当即跟花玉软讲起了自己家乡的方言。
没想到花玉软只听过一遍就会说了,很快抓住了她的发音特点。
顾清烟由衷夸赞:“大娘子真是聪明过人。”
花玉软笑道:“这算什么,你们的口音也没有很生僻。”
她走南闯北,听过的方言多了去了,自然学的也就快。
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将日常用语说的特别地道。
见她这么用心,顾清烟实在是忍不住好奇了,问她为什么要学这些。
花玉软道:“没什么,就是觉得挺好玩的。”
顾清烟疑惑不解,学方言有什么好玩的。
张夫人果然小气,第二天就带着儿子气势汹汹的来到了玉香居。
身边丫鬟婆子跟了一大群,京兆府的马车停在玉香居门口,官兵排成两排,守在玉香居的门口,闲人免进。
该来的还是来了,郑德顺很淡定的上前招呼。
一番虚伪的客气寒暄,张夫人却丝毫不领情:“我不是来买东西的,我是来找你们东家的!”
她径自坐在了主位上,对郑德顺说道:“去叫你们东家过来,告诉她,她若是对我避而不见,那我就去傅家,找傅家谈这事也是一样的。”
玉香居不是没有跟达官显贵打过交道,可像是这么嚣张的人还真是第一次见。
“让你们东家识相一点,傅雪庵已经死了,她现在寡妇失业的,不比以前,有帮她撑腰的,也别在我面前端着这个架子!她还不配!”
张夫人让儿子坐下。
张衙内的鼻梁骨上还缠着绷带,走路也是一瘸一拐的需要人搀扶,可狗仗人势的气质却拿捏的足足的,昂首挺胸坐了下来,跟那天被郑紫英打得嗷嗷鬼叫的人完全不同。
花玉软的笔头杵着额头:“商行的人怎么说?愿意交钱吗?”
郑德顺笑了:“我的东家啊,从咱们的口袋里往出拿钱,您愿意吗?”
花玉软直白的说道:“赈灾我是无所谓的,打仗就算了吧。”
劳民伤财的事情,光是给那些达官贵族皇帝老儿建功立业了,有什么好的。
军饷越充足,他们仗打的就越热闹。
有几个真的能体会民间疾苦的。
郑德顺笑得更厉害了:“您想的跟人家想的还真就不一样。”
花玉软问:“怎么?”
郑德顺长叹一口气:“银钱直接交到军队上,国家危难之际,站了出来,在户部兵部都是露脸买好的事情,那些人还能勉强接受。可是,赈灾的银子,捐了多少,朝廷顶多给一个不能还的欠条,又不会公布出来,有什么好处?”
商人逐利,就算是迫不得已要捐钱,也希望能够利益最大化。
郑德顺只觉得花玉软果然是后宅女子,见识还是少了,且有的历练呢。
他却不知道,花玉软这会儿反而是坚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德顺叔,你多留意一下这方面的动向,等合适的机会,咱们再动。”
郑德顺仍旧是想不明白花玉软要做什么。
可花玉软不说了,他也不好一再追问。
晚上花玉软回到家,找到了郑家三兄妹,一番窃窃私语之后,郑紫英嗤之以鼻:“这么点小事,还值得你这么慎重,放心吧,这事包在我身上。”
她大包大揽,要帮花玉软解决问题。
花玉软也不和她客气:“你一个人做不来,大表哥,二表哥,还要拜托你们,去调查另外两件事,这两件事可是非同小可,千万要慎重小心。”
郑谦和郑今相视一笑:“放心吧,这事情,包在我们身上,保证给你办妥。”
花玉软的心放下一半,又问几个人钱够不够花。拿出几张银票,送给几人。
“之前你给的钱还没花完呢,可千万不要再给钱了,我们也是会不好意思的。”
郑谦坚决不要,又不好跟花玉软推来搡去,好在郑紫英还算是有眼色,将银票拿过来直接塞回给了花玉软:“表嫂,我发现了,你这个人是不是特别不愿意欠人家人情?谁给你五分好处,你必定还回六分七分来?”
花玉软笑道:“那倒没有,我又不傻,怎么可能做赔本买卖。”
“一口一个买卖挂在嘴边上,你真的成了生意人了!”郑紫英咕哝着,觉得读书做生意,就是这世上最无聊的两件事。
她心中腹诽:傅雪庵偏偏两样都占了,无聊到死。
“是啊,你闻到我满身的铜臭味了吗?”花玉软故意逗她。
郑紫英哼哼两声,懒得和她计较。
花玉软回到玉京轩,又将顾清烟叫了过来。
来到玉京轩快半个月了,顾清烟的气色养的好了许多。
她脑子不笨,人也会来事,跟其他人关系相处的都还算是不错。
花玉软关心了她几句,问起了灾情的事情:“你们那里灾情究竟有多严重,一路上逃荒的人多吗?逃荒的人大部分都往什么地方去了?”
“灾情很严重,不然大家也不会背井离乡,路上拔草根啃树皮吃观音土的也不是没有,死伤也不少,若不是这样,朝廷也不会派人去赈灾,至于逃荒,四面八方往哪去的都有,更多的还是来了京都,只可惜,很多人还没等走进京城的大门,就被赶走了,像是我们这样,把自己收拾的体面一点的,还不能说自己是逃荒的人,才能进得来京城。”
花玉软明白,不管这些灾民去了哪里,当地官员都是不愿意收留的。
毕竟全县百姓生活水平,土地资源就那么多,要接济灾民,就要从官府的口袋里往出掏钱掏粮食。
天子脚下就更不用说了,大街上连乞丐都很少,比起灾民的死活,官府老爷们要的是体面。
花玉软敲着桌面:“把你们家乡的方言多说几句给我听听。”
顾清烟疑惑抬头:“大娘子,您怎么想听这个?”
花玉软借口信手拈来:“你口音软糯,挺好听的,就想多听听。”
顾清烟也不敢质疑,当即跟花玉软讲起了自己家乡的方言。
没想到花玉软只听过一遍就会说了,很快抓住了她的发音特点。
顾清烟由衷夸赞:“大娘子真是聪明过人。”
花玉软笑道:“这算什么,你们的口音也没有很生僻。”
她走南闯北,听过的方言多了去了,自然学的也就快。
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将日常用语说的特别地道。
见她这么用心,顾清烟实在是忍不住好奇了,问她为什么要学这些。
花玉软道:“没什么,就是觉得挺好玩的。”
顾清烟疑惑不解,学方言有什么好玩的。
张夫人果然小气,第二天就带着儿子气势汹汹的来到了玉香居。
身边丫鬟婆子跟了一大群,京兆府的马车停在玉香居门口,官兵排成两排,守在玉香居的门口,闲人免进。
该来的还是来了,郑德顺很淡定的上前招呼。
一番虚伪的客气寒暄,张夫人却丝毫不领情:“我不是来买东西的,我是来找你们东家的!”
她径自坐在了主位上,对郑德顺说道:“去叫你们东家过来,告诉她,她若是对我避而不见,那我就去傅家,找傅家谈这事也是一样的。”
玉香居不是没有跟达官显贵打过交道,可像是这么嚣张的人还真是第一次见。
“让你们东家识相一点,傅雪庵已经死了,她现在寡妇失业的,不比以前,有帮她撑腰的,也别在我面前端着这个架子!她还不配!”
张夫人让儿子坐下。
张衙内的鼻梁骨上还缠着绷带,走路也是一瘸一拐的需要人搀扶,可狗仗人势的气质却拿捏的足足的,昂首挺胸坐了下来,跟那天被郑紫英打得嗷嗷鬼叫的人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