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第一太子妃 > 第213章 好,朕写

第213章 好,朕写

   第213章 好,朕写(1/2)

粮食确实是齐王的铺子里运出来的,只是命令却不是齐王下的,而是其他人去买的。

铺子打开门做生意,有人买粮要送到哪里,他们自然是送到哪里。

只是,当这件事跟京城外有大量兵卫行动放在一起说,还和齐王有关,很容易让皇帝怀疑,从而生出危机感。

这种事只要细查,便会发现其中的漏洞。但是那么紧要的事,皇帝不会查,查了粮铺也不会承认。

对于皇帝来说,如何保全自己的安全,比真相更重要。

林望甫要做的,就是要皇帝一步步把李元齐放到他自己的反面。

怀疑一旦产生,罪名就会成立。

更何况皇帝对李元齐向来不满,有了这个前提条件,这件事只要一说出来,立马就会在皇帝心里种下一个心锚。

皇帝看完,拿着证词的手,颤抖着怒喝

“逆子,这个逆子,他竟然企图弑君。”

林望甫“齐王这……也不是第一回了。

“皇上,齐王这一次这么容易就出京了,定然有万全的法子可以对付大周太子。

“所以才在京城布下天罗地网,一旦边境事了,下一步就要把矛头对准皇上,皇上不得不防啊。”

之前李元齐在,他说话需要注意影响,但现在李元齐不在,皇帝身边一个人都没有,他自然是能怎么煽风点火就怎么加大力度。

力求把这把火烧起来,且烧得旺旺的。

皇帝一把将证词拍在龙案上,双手负于身后,在大殿中走来走去。

“此事当真。”

林望甫斩钉截铁“是皇上,千真万确,那些就是训练有素的士兵。

“皇上,不若派人去查一查,可以知道更清楚,此时城里是不是多出了许多人?而城外是不是日日都有人徘徊?”

林望甫十分有底气的说出这番话,一是因为皇帝身边,大部分都是他们的人。哪怕真的有其他渠道去查,查出来,这件事也是真的。

只不过那些兵不是齐王的,而是大周太子的。

因为皇帝对李元齐早就不信任,是以,他如此张冠李戴,皇帝哪怕有疑惑,也只会想到这件事是不是真的,而不是若真的有那些兵卫,是不是李元齐的。

皇帝“不必,眼下最主要是如何应对,爱卿可有好方法?”

对于皇帝来说,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这件事哪怕是假的,他们做好准备,做好应对,也没有任何损失。

但如果是真的,晚一步就会有大麻烦。

在这个时候,查真相反而是其次,重点是预防后果。

林望甫听着这话,就知道皇帝已经信了七八分。

他面色为难“皇上,微臣虽然知道城外有私兵,却不知道具体有多少,这一点很被动。”

林望甫平平常常的一句话,主要是为了说出“私兵”这两个字,来给皇帝暗示,那些就是齐王的私兵,让皇帝对李元齐的忌惮更深一层。

皇帝面色凝重“整个京城如今有多少兵力。”

林望甫“回皇上的话,京城大理寺刑部兵部京兆尹城卫司御林军禁军,这些通通加起来,总共的兵力不到两万。

“如果真的和对上,还有各府的府兵侍卫可以用,但加起来也只是堪堪两万出头。

“我们不知道对方多少兵力,就无法作出准确防御。
r> “而且如今城里城外都有敌军,就怕对方里应外合,让京城陷入大乱。

“千里之堤溃蚁穴,皇上,这件事,需要慎重才是。”

皇帝的脚步走得更快,可以看得出来,心中又急又慌。

“废物,一群废物,那么多人,连个京城的安慰,都保护不了。”

林望甫“皇上,并非将士们保护不了京城,而是因为现在事情都凑在了一处。

“有个齐王,还有个大周太子,一方对上另外两方,怎么都是吃亏的。

“除非,可以拉拢其中一方,才能转变局势。

皇帝停下脚步,看向林望甫

“拉拢其中一方?”

他沉思着,琢磨林望甫这句话。

林望甫说得对,他一方对上另外两方,怎么都吃亏。

只有二对一解决另外一方,再来跟这一方打擂台,才是上上策。

林望甫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把皇帝接下来会说的话先说了,预防皇帝直接拒绝

“不过这个方法太冒险了一些,无论跟任何一方合作,都不异于与虎谋皮。”

林望甫按照信中的指引,说着这些话,一句“与虎谋皮”,无意之中,又把李元齐放在了皇帝的对立面。

皇帝开口道

“都这个时候了,还有什么冒险不冒险的。

“若朕什么都不做,就只能坐以待毙,这些士兵已经埋伏到了京城中和京城周边,眼下已经到了该冒险的时候。”

林望甫一脸不解,用指引的话问道

“皇上的意思是和哪一位合作?”

皇帝目光看向窗外,没有即刻回答,似乎是在想跟谁合作胜算更高。

林望甫开口

“若是跟大周太子合作,大周太子和大魏是敌对关系,虽然私底下多番明争暗斗,但明面上还算过得去。

“跟他合作先让齐王出局,以后和大周太子也免不了一场恶战。

“到时候,所有的战争便从暗地里推到了明面上,如此,我们也不好说自己有多少胜算。

“若是选齐王殿下,他若杀了大周太子,留皇上安然在的可能不大。

“因为皇上不在了,他才可以顺利登基。”

“如此,也解释了为什么现在便准备了私兵在城外候着。

“风险也很大。”

林望甫说完,便低着头,默不作声,一副沉思的模样。

皇帝听着这话,心中琢磨开了。

林望甫分析得十分到位。

李元齐在周围设下了兵力,明显就是要对他动手。

一旦大周太子那边得手,他绝对不会放过京城。

只要大周太子一死,宫中皇帝再出事,李元齐便可以名正言顺的登基。李元齐没有半点要让他活着的动机和可能。

但是大周太子不一样。

和大周太子已经是敌对关系,但好歹大家都要维持表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213章 好,朕写(2/2)

的平和。

若真的到了最后一步,剑拔弩张,双方两军对垒,大周太子到了京城,那也得有好一阵周旋。

就像林望甫说的那样,战场从暗地里到了明面上。

暗地里他斗不过大周太子,明面上怎么都还有一线生机。

如此算起来,他跟大周太子合作胜算会更高一些。

两害相权取其轻,他心中很快就有了定论。

至于大周太子的兵,他半点都不担心。

一是边境太远,二是大周太子若带着兵大举进京,意同谋反。

不仅给了他名正言顺打回去的借口,而且大周太子还会被天下人所耻笑,大周太子一定不会这样做,要不然也不会等到现在了。

所以他确定,跟大周太子的结局,就是大周太子回京,双方在明面上来打擂台。

皇帝做了决定,长舒出一口气。

“就选大周太子,不过……如何合作,大周太子又如何会同意合作。”

林望甫也面露难色。

只开口道“我们现在跟大周太子合作,最重要的目的,是护住京城。

“齐王离开的时候,特意交代,他人离开京城,但是名义上他还在京城,还在齐王府,被关了禁闭。

“微臣之前觉得,齐王此举的用意,是为了迷惑大周太子。

“但是现在感觉,或许并不是。

“因为京城的消息,没有那么快传到边境,他们是快马加鞭一路疾驰去到安城,等他们到的时候,京城的消息一定还没有传过去。

“所以就不存在这个消息是为了迷惑大周太子,而是为了迷惑皇上。为他后面的行事做准备,若不然,这一出实在是多此一举……”

林望甫一口气说了一堆的话,现在消息还没有到边境,这里是他自己说的。

太子妃在信里交代了,这个时候,有什么说什么,最好是模棱两可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

只要能加深皇帝对李元齐的厌恶和忌惮都可以。

因为这件事有漏洞。

比如哪怕皇帝什么都不做,按照事情进展,李元齐现在去了安城,和大周太子对上,大周太子一定会无所不用其极的杀了李元齐。

比如边境是大周太子的地盘。

比如大周太子也一样希望皇帝能死,若有李元齐在前面冲锋陷阵,对于大周太子来说,是更好的事情。

人只有在感觉到极度危机的时候,才容易一叶障目,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而作出错误的决定,错误的判断。

这样的错误,当时不容易发现,但是在事情的危机过了,就会很容易察觉,今日他一番话,处处都是漏洞。

逻辑和因果关系上都不通。

他刚刚从进大殿开始,到现在说的话,把整件事情串成了一条线,听起来十分合理,也充分调动了皇帝最怕的心事,从而指引皇帝

走到他们想要让他走的那一步。看到他们想要让他看到的东西。

若是平时,如此偷梁换柱的说法,自然不能用,因为后面不能自圆其说。

但是现在不一样,皇帝没有发现真相的机会了。他根本等不到危险解除的那 一日。

“现在齐王已经离开,皇上得尽快做决定才是。”

皇帝皱眉“那该如何做?”

林望甫“想要和对方合作,主要就看对方想要什么。

“他想要的,我们便给他。他想要大周,我们自然不能坐以待毙,但是却可以在表面上蒙蔽他。

“我们跟大周太子斗了这么久,都是在暗地里背着行动,无论是他对付我们的事,还是我们对付他的事,皆是如此。

“说明起码在表面上,大周太子也不想跟我们撕破脸,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皇上,微臣有一个大胆的想法,皇上听听行不行,若不行我们再想别的,若可以我们就这么办。”

皇帝看向林望甫“说。”

林望甫开口道

“皇上,既然大周太子想要恢复大周的国号,那皇上不妨写一封退位让贤的诏书,表示只要大周太子平安归来,皇上便可退位做太上皇,把这江山让给大周太子。

“为了让大周太子相信皇上的诚意,诱使他回京,皇上还可以写一封罪己诏,说明当初大周天子遇害的真相。

“大周太子会不会感念皇上的真诚不好说,但起码给了他面上一个绝对好下台阶的理由,只要他还不想跟皇上正面对上,他就一定会接受皇上的好意,也一定会回京。

“等他到时候入了京,是死是活,一切都由皇上说了算。

“等他发现这是一个局,便已经晚了。

皇帝琢磨着林望甫的话,脸上并不情愿

“但若朕这样说,以后跟天下人如何交代?”

林望甫开口“皇上,等大周太子不在了,退位书自然做不得数。至于那封罪己诏,到时候只说是大周太子自己发出来的。

“皇上对大周天子确有愧疚,知道大周太子对皇上有误会,便没有及时澄清。

“皇上,成王败寇,只要最后赢的是皇上,如何对百姓交代,史书如何书写,都是皇上一句话的事情。

“现在重要的,是要解除皇上的困境,是要大周太子消失。

“为了大局着想,皇上便受些委屈,古往今来有多少人被冤枉,又有多少人被平反,能赢到最后,才是我们唯一要在意的事情。”

林望甫一边说一边看向皇帝,见皇帝还在犹豫,多补充了一句

“皇上,退位诏书一下,齐王无论如何都不敢对皇上动手,因为只要皇上出事,大周太子就能名正言顺的登基,他不仅不能动京城,还要护着京城,只有皇上在,才有改诏书的可能。”

皇帝听完,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然后长长的吐出来

“爱卿说的是,朕,这就写。”

皇帝走到案台前,提起笔略想了想,便开始写。

一封退位诏书,一封罪己诏,写完之后,盖上了皇帝的大印。

而后交给了林望甫。

林望甫双手接过

“皇上,大魏必定千秋万代,延绵不绝。”

皇帝“好好去办,等一切事了,朕绝对不会亏待了林爱卿。”

林望甫低头躬身,一副感激涕零的表情

“是,多谢皇上。”


https://www.vodtw.la/book/5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