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整天,天气都阴沉沉的。
宋弗在午后便“悲伤过度”回了太子府,丞相府那边派了几个得力的人看顾着。
栖风院。
宋弗把宋立衡的人都过了一遍,用对晋王手下的人一样的方法,如法炮制,收拢丞相手底下的人。
傍晚,流苏回来禀报,把事情大致说了。
宋弗嗯了一声。
事情处理得真快,皇帝也等不及了。
现在的李元齐确实很得皇帝的心意,皇帝为了保住他,倒是也真的用了心。
流苏“现在京中,人心惶惶,特别是那些大臣,府中草木皆兵。”
宋弗略想了想“嗯,时机刚刚好。
“就这两日吧,大周太子的消息可以传出去了,趁着这股东风,把这朝堂的浪,掀起来。”
“是。”流苏退下。
外头,玉珠进来“娘娘,太子殿下来了。”
宋弗看向外头,眉头微皱他来做什么。
宋弗快速的收拾了一下,从案台前出来,刚刚喝了一杯茶,外头李元漼已经进来了。
他脸色有些不太好,在他眼里,宋立衡是他的人,现在宋立衡莫名其妙的死了,他心中很慌。
李元漼看向宋弗
“丞相的事,是不是也是李元齐的手笔。”
宋弗看了他一眼“太子殿下,现在无论是谁的手笔,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这是皇上承认的事实。”
宋弗一针见血,李元漼面色一白
“本宫知道,本宫就是来问问你,真正的真相是什么?”
宋弗“真正的真相已经无所谓了,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李元漼“那以前跟着丞相府的人呢?”
宋弗略微垂眸原来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来。
李元晋的人网罗回来,李元漼尝到了甜头。
宋立衡的人,他也自然想要。
宋弗上前一步“若太子殿下相信臣妾,这件事臣妾会办好。”
听到这话,李元漼才松了一口气
“如此,便辛苦爱妃了。”
宋弗“这是臣妾应该做的。”
李元漼又说了几句好听的话,自以为哄着了宋弗,然后便离开了栖风院。
宋弗送人到门口,等再回来,流苏才低声道
“娘娘,若大周前太子出现,那么太子的身份就会很尴尬了。”
宋弗“嗯,若是从前,不好说,但现在李元晋一死,皇帝选择了李元齐,那么李元漼也是垫脚石。
“到那时,李元漼定然会死得其所。”
只要大周太子还在的消息一确定,李元漼便必死无疑。
站在皇帝的角度,李元漼要死却不能随便死。
对皇帝最好的结果是,李元漼最好死在大周太子的手中。
如此,他要做的事,才能师出有名。
所以,宋弗在眼下这一刻,便要未雨谋筹。
五月初十。
天晴。
十分寻常的一天,夏日的朝阳,自天边倾泻而下。
这几日,京城的茶肆酒馆,私底下也都在说晋王和丞相的事,但几日下来,也弱了许多。
“这人的际遇,实在是匪夷所思,谁能想到突然一下人就没了呢。”
“这蛮夷实在太可恨了,居然在京城中安插了探子。”
“这真是防不胜防的事。”
“要我说,那丞相府的表小姐才最可恨,居然相信外人,最后害了自己的舅舅。”
“听闻这位表小姐,一直都在丞相府长大,一应规制,和府中的小姐也别无不同。却居然干出这种事,实在人神共愤。”
“摊上这种表小姐,也是找了大霉了。”
“是啊,听闻戚家人也不待见她,不过是因为判决书上让她不得出,得看着,要不然,哪里会容她留在戚府。”
“戚府的小姐们都恨死她了,有些正值出嫁的年纪,摊上这种事,连累名声。”
“这种人就是扫把星,放在哪里谁害人。”
“这些小事不足挂齿,你们最近有没有听到大周前太子的消息,听闻江南那边有人见着了。”
“天呐,是真的吗,我可常常听老人们说大周治国安稳,太平盛世呢。”
“那么多年了才出现,会不会是有人冒充的。”
“不会吧,不要命了吗?大周前太子的名声也敢冒,也不怕杀头。”
“这种事应该没人敢冒充吧,说不好是真的。”
“大周前太子还在世,却那么多年杳无音讯,肯定就是有人想要借着前太子的名声招摇撞骗。”
有人意味深长的说道“也说不好,是为了防范着谁呢。”
这话一出,有人顿时察觉到不对了,不敢再往下聊,甚至有些害怕的赶紧离开,生怕一些不好的言论牵连到自己。
有些不明就里的,还在悄悄议论。
宫中。
皇帝正在跟穆云期下棋,皇帝下两步便问道
“穆爱卿以为,朕是不是该把齐儿放出来?”
穆云期“皇上,这种事,微臣可不敢乱说。”
皇帝又下了一子“无碍,你说说看。”
穆云期听着这话,心知皇帝是想要从他这里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要不然就不会问出口。
便回答道“回皇上的话,微臣以为,现在朝堂多事之秋,晋王又出了那种事,应该让齐王出来主持大局才对。
“而且,当初指控齐王的事,齐王可从来都没有承认,没准齐王就是被冤枉的,关了这么些时日也差不多了,微臣以为,当以朝政为重。”
皇帝脸上露出笑意,又下了一子
“你倒是敢说,太子还在,让齐王来主持大局,你怎么想的?”
皇帝没有生气,穆云期亦是面不改色
“太子管太子的,齐王管齐王的,齐王身为皇子,他的政绩微臣也听说了许多,总归是为大魏朝廷效劳,也就不分谁什么身份了吧。
“而且微臣以为,太子身为储君,能有个王爷在一旁商讨,对太子也有所进益。常言道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都是为了大魏朝廷着想,便也不拘泥于形式。”
皇帝听到这里,一个黑子落下去,对穆云期面露赞赏
“爱卿所言极是,这两日便让齐儿出来,正好南边水患的事让他跑一趟,也算为国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https://www.vodtw.la/book/5808/ 第135章 大周前太子(2/2)
力,将功折罪。”
穆云期拱手“皇上仁君慈父,是大魏之表率。”
皇帝喝了一口茶,脸上笑了笑,没有再往后接,穆云期也十分有眼力见的没有再多话。
一局下完,外头李公公来报
“皇上,大理寺卿林大人来了。”
穆云期见状,起身“微臣告退。”
皇帝嗯了一声,穆云期退下,在门口看到林望甫,二人交手而过。
林望甫进门“微臣参见皇上。”
皇帝看了他一眼“起来吧。”
前几日,他让林望甫去查大周太子的事,如今入宫,应该是有了消息。
林望甫起来,没有先开口说话,而是往四周看了一眼。
李公公会意,把里头的内侍都撤了出来,御书房里,林望甫往前一步,下意识的压低声音
“皇上,大周前太子确有其事。”
这一句话如晴天闷雷,把皇帝打了个外焦里嫩。
当初的事情,他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绝对不可能有漏网之鱼,就算有也是一些虾兵蟹将,不会构成威胁的。
怎么可能会漏了大周前太子。
“查到了什么?一五一十的跟朕说明白。”
皇帝一脸正色,坐在龙椅上,看向林望甫,他的手扶在椅背上,在林望甫看不见的角落,微微颤抖着。
他谋取了人的江山,如果对方都死了他高枕无忧,现在人回来了,他这个小偷便心虚了。
林望甫开口道
“皇上,微臣查得明白,大周前太子在江南活动,他手上还有先皇的玉玺。”
林望甫说完,从怀中掏出一张纸筏,上面说的是江南的近况,盖的印章便是先皇玉玺。
皇帝的目光,落在那个玉玺的印上,整个人如遭雷击。
除非谋朝篡位,若是上面传位下来的,玉玺都是传承的。
而他当初是杀了先皇一家,还有长公主一家,谋夺了皇位,对外却表现为被迫上位,他没有玉玺,倒也说得过去,但现在真正的大周玉玺出来了,他的处境便尴尬了。
林望甫开口道“皇上,当初的事情可要查一查?”
皇帝顿了许久,才开口
“不必,现在人已经出来了,无论查什么,对方都有一套说辞,不必在这种事情上浪费时间。”
当务之急是要解除这个祸患。
他若是光明正大的夺了江山,此时出兵镇压就是,但是他当初,是因为先皇一脉出事,他作为侯爷“被迫”上位,现在人回来了,他就得还回去。
但是,他怎么可能还回去。
倾刻间,皇帝便想明白了自己要如何做。
他看向林望甫“想办法找到大周前太子,让他入宫。”
林望甫开口“皇上,对方藏了这么多年没有出现,怕是就防着朝廷,若是我们传他入宫,是不是就得变相的承认大周前太子的存在?”
皇帝眉头紧皱,从椅子上站起来。
他把这一点忽略了。
林望甫说得没错,他若要让对方入宫,肯定要承认他的身份。
若不承认对方的身份,暗地里绞杀,那对方自报家门,自亮身份,他也不得不承认。
这个所谓的前太子,就是在逼他,承认他的身份。
所以事实上,在大周前太子的消息一传出来,擂台便已经开始了。
皇帝看向林望甫“先别轻举妄动。”
说完又叫来李公公,吩咐道
“让齐王入宫,朕有要事相商。”
“是。”
不多久,李元齐便入了宫。
李元齐杀了李元晋,算是大捷。
虽然失去了丞相这一员猛将,但对比下来,还是好处更多。
丞相这样的势力,可以再培养,但储君之位只有一个,少了一个有力的竞争对手,对他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现在皇帝就把他放出来了,可见这一步棋,他走的十分正确。
他心中猜测,皇帝让他入宫,应该是敲打他一番,不要再轻举妄动,太子可不像李元晋。
或许还有一些朝政之事,想要看看他的见解。
他心中打定主意,今日一定要好好表现,不说做到让皇帝十分满意,也得做到七分八分点头才好。
李元齐怀着这样的心情入了宫,皇帝却没有跟他太多寒暄。
皇帝面色凝重,让林望甫把查到的事情跟李元齐说了一遍。
李元齐听完,大吃一惊。
怎么可能呢?
大周太子,大周长公主,这些消息都是他的人宣扬出去的,怎么可能会是真的呢?
他看向林望甫“林大人是不是搞错了?此事会不会有什么误会?”
林望甫上前一步,开口言之凿凿
“王爷,属下也希望自己是弄错了,这对于朝廷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但是,先皇玉玺出现,哪怕这个人不是大周前太子,那也绝对是祸患,不可掉以轻心。”
皇帝也点了点头“不错,林爱卿说得对,这件事,你说说你是什么看法。”
李元齐噎住,不知道说什么。
别的他都好说,但这件事他根本就没有想过。
因为在他的认知里面,这种事就不可能存在。因为这个谣言就是他放出来的,现在谣言成了真的……
李元齐一下子感觉到脑子里突然乱七八糟,如果林望甫说的是真的,那还说明一个问题
就是在他随意用大周来做借口的时候,对方顺水推舟,把这件事闹了出来,所以自己不知道,但事情却真实存在。
也就是说他被人利用了。
当察觉到这一点,李元齐只觉得自己后背突突的冒凉风。
这是不是也说明他自以为是的筹谋在对方眼里,就是一场小把戏?
对方根据他出牌,紧跟在后面出牌,扰乱视听,达到对方真实的目的,而他对此一无所知。
李元齐脑中一下想到之前的所有事情。
首饰的事,花满堂的事,太子侧妃的事,还有现在丞相的事……,是不是都是对方借助其他人的手笔,而推波助澜的结果?
也就是说,在他所有的计划里,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背后掌控全局,而他也只是其中的一颗棋子?
如此一切才能说得通。
而这背后的人,就是大周前太子。
https://www.vodtw.la/book/5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