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1980大倒爷的发家之路 > 第110章:李家村

第110章:李家村

   第110章:李家村(1/2)

因为太了解马昌,所以马玉林把这个港佬吃的死死的。

电话里笃定的回了句:“百分之三抽成。”

“你这…”

电话那头的马昌,猛然意识到,这家伙果然不是省油的灯。

杀价杀的别人惨叫的机会都没有。

电话这头一阵沉默后,回了句:“老弟,你是我见过杀价最狠的。”

马玉林回了句:“你会和我合作的。”

“如此笃定?”

“对。”

“给个理由?”

马玉林端着面前的茶罐喝了口:“因为你不需要付出任何,只需要打个电话就行。”

“一条人脉上的一个电话,啥事都不用干,坐在家里每年就可以收到十万,数十万,甚至于上百万的利润。”

“为何不干?”

“毕竟,这事我也可以找别人帮忙,是不是?那工厂里,不应该只有老哥一个人有关系吧。”

马昌先头心里是挺排斥的。

因为杀价太狠,但回过头一想,好像也是这么回事。

这就是人脉价值的体现出,这年代有种人,他们专门奔走于各大工厂,利用信息闭塞,梳理,整理各种工厂的需求信息。

然后串联起来,以此大发横财。

比如说,前世的玻璃大王,曹老板,曾经也干过这事,只是他不以此为盈利,不收钱。

但却给他在最初积累了大量的人脉关系。

马昌,本质上就是个吃这口饭的人。

只是,他回想起马玉林口里的十万,数十万,甚至于上百万。

不禁问了句:“你们下面县城消费能力,有这么强?”

马玉林摇头:“没有,但我会扩张到省城,只是饭要一口口的吃,一时半会,还达不到那个高度。”

“老哥,世界很大,很美好,一个万元户,又算得了什么?”

> “你说是不是。”

马昌哈哈大笑了起来:“够狂,我喜欢你这性格。”

“不过,交情归交情,生意归生意。”

“你这百分之三,还是低了点,往上加点。”

谈判有来有回,别人松口了,那自己也要适当的让利。

不然,独吞的生意就没了人情。

马玉林说:“这样,州城到长洲码头这块的运输,我能力尚浅,还解决不了。”

“如果你能帮我解决,我另外加一个点。”

“两个点,百分之十。”马昌也没客气,毕竟这是生意人的本质。

马玉林想了想:“成交。”

两人于是在电话里交谈起了后边的合作。

马昌对马玉林手上的资金情况很是了解,他也奇怪,马玉林哪里来的钱继续搞冰箱?

于是他就在电话里开始试探。

只是很可惜,马玉林比他想象的要狐狸得多。

人家愣是滴水不漏。

然后又开始试探马玉林的电冰箱,卖给谁?

这点,他同样也滴水不漏。

还是那句话,马玉林要是这点提防心理都没有的话,那他前世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前世几十年后,和他一起在国际金融市场叱咤风云的马昌,他相信。

但这阶段的马昌,他还真信任不了。

毕竟都在起步阶段,哪个爬上巅峰的人,在起步阶段时不是不择手段?

所以留个心眼儿,总错不了。

来来回回,这个电话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110章:李家村(2/2)

于是挂了。

他办公室也不是啥正规的办公室,就以前地主家的卧室,青砖大通间。

财务,后勤等等全在这边。

在马玉林打电话的时候,周丽娟在边上整理账目。

宋静也在边上不停的问很多奇怪的问题,一边问,还一边认真的笔记。

比如说,周丽娟每天吃了什么啊。

周丽娟每天做了些什么活动之类的。

终归而言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也渴望有周丽娟的波涛汹涌…

几十年后,女人之间随处可见讨论大小的场面。

可这年代十分的保守。

有时候马玉林都对宋静的思想开放感到无语。

这会挂了电话就叹了口气:“宋静,你没救了,这东西是遗传的。”

宋静忽然感觉被暴击了,发愁的看了看自己的胸口:“我妈我不小呀。”

“难道我像我爸呀…”

马玉林无奈的叹了口气:“等以后技术发达了,去做手术吧,你这自然成长不了。”

“这东西,也可以手术?”宋静特奇怪。

马玉林没心思和她继续下去了。

回了句:“以后脸都可以整,何况是这个。”

“我出去一趟。”

周丽娟本能的抬头:“回来吃饭吗?”

生活的幸福不过简单两语,出门的时候,有人担心着你。

回家的时候,家里有口热菜。

马玉林前世最渴望的莫过于此,现在他很满足。

摇了摇头:“不了,估计没法儿回来吃,矿上吃。”

“矿?你去哪个矿。”周丽娟回了句。

但马玉林没多讲,招呼了句后就离开 了工厂。



李家村。

在小阳村不过五公里的地方。

这村的日子过的不如小阳村。

因为在一个山谷里,水田十分稀少,这年头山货也不是很值钱。

所以非常的贫困。

不过,这个贫困了上百年的小村长,在今年忽然一下迎来了巨大的希望。

因为他们这里去年来了一个勘探队。

勘探队的口风不严,被村里人一顿烈酒招呼下,裤子都要脱下来给人家看了。

这里,发现了一个煤矿,而且储藏量十分的惊人。

从那以后,原本被人嫌弃,不当回事儿的荒山马上成了香馍馍。

村里人开始有意识的分清楚界限,经常为了地界的事吵闹不堪。

甚至有很多村里人开始藏了鸟枪…

马玉林今天就来了这里。

拖拉机停在了村口的一个广场上,公社时,这个广场是最热闹的。

也是宣传思想的一个地方,边上土墙上还残留着那年代刷的白灰口号。

只是因为发现煤矿的事后,村里人关系紧张,也不怎么走动了。

这个广场上,也再也看不到村里人在一起热火朝天做事的场景。

从拖拉机上跳下来后,马玉林看王麻子用一根麻绳把拖拉机摇把绑腰间。

没忍住说了句:“丢车厢里不就行了?”

“看着怪怪的,这样炫富好吗?”

“炫富?”王麻子听不懂几十年后的词,抓了抓脑袋,但没多想,回了句:“这玩意儿,用来防身。”

“李家村可没有我们小阳村那么和谐,村里特么不知当藏了多少条鸟枪。”

“别阴沟里折了。”


https://www.vodtw.la/book/5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