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大家都出了力,快到饭点的时候丁妈和刘氏早早就张罗着准备给大家做的好吃的。
虽说想做点好的,可干了一天活儿丁妈也累的不行,加上刘氏家里材料有限,便去地窖里拿了几个萝卜,又从她带回来的一堆吃食中割了一大块儿肉下来,做了一锅萝卜炒肉。
萝卜炒肉做了一大锅,又焖了一锅杂粮米饭,主食就算是做好了。
弄好主食和菜后,刘氏又去后院的鸡窝里收了几颗鸡蛋,虽然鸡,场里的鸡都死光了,但刘氏家院子里原来也有个鸡窝,这里面的几只鸡倒是都活着,最近也在下蛋。
收了几个鸡蛋,又在后院的菜地里拽了几片青菜叶子,青菜刚种下去一个多月还没有长好,刘氏就随便揪了点叶子,这样也不影响蔬菜继续长。
鸡蛋和菜叶拿回来后,丁妈又熬熬做了一大锅鸡蛋汤,热乎乎的一锅水,水热以后把鸡蛋打好倒进去,鸡蛋变成蛋花后把青菜放进去,然后油盐酱醋各种调料放进去,最后再拿个大勺子把油倒进去在火上热一下。
油热后在油里放上葱花,然后把油直接放进煮蛋花汤的锅里,“嗤啦”一声一锅热乎乎香喷喷的青菜蛋花汤就做好了。
为了避免晚上熬油灯,晚饭做好的时候天还是微亮的,丁妈和刘氏喊了一声让大家收拾收拾准备吃饭,然后就去给大家盛大。
盛饭的时候才发现今天人太多,家里的碗都有些不够用了,丁宁一家五口,刘氏家三口,张氏家三口,徐二弟家三口人,燕子两口子,百灵两口子加起来大大小小十八个人,一人一个饭碗一个汤碗就要用三十六个碗。
农村人一般家里几口人就几个碗,最多备两三个备用的碗,刘氏家里碗属于多的也就才六个碗,再有就是几个盘子了。
丁妈盛饭的时候刘氏就出去找张氏,然后两人一道去张氏家里拿碗,张氏家里拿了五个碗,人均一个都不够用。
实在没办法刘氏又去邻居家里借了碗,借了两三家才把碗借够。
因为碗有限,饭前大家都先喝了一碗蛋汤,主食和菜放在灶台旁边煨着,等喝完汤后又各自盛了饭。
北方人喜欢在饭后喝汤,但他们这一群人都是从南边儿过来的,虽说已经被同化了许多,但有些地方仍然保持着在南方的习惯,饭前爱喝汤这个习惯就一直保持着。
丁妈晚上炒菜的时候放的油多,加上大片大片的猪肉,晚饭的时候大家都吃了个肚圆。
特别是虎子和百峰,两个孩子现在都是长身体的时候,所谓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话一点都没错,两人饭量和他们的爹都差不多了。
看着眼前吃了一碗又一碗饭的两兄弟,刘氏和张氏眼睛都笑的眯了起来。
刘氏一边儿吃还一边儿开玩笑“这俩
“就是说呀,逃荒的时候亏孩子还小,虽说没帮上什么忙吧,也吃不了多少东西,没怎么拖累人。”
“你们记得老张家那几个孙子不?”刘氏一副卖关子的样子。
“记得,怎么不记得了,咱们村就数他家儿媳妇儿能生,家里光孙子就四个。”徐二弟媳妇儿也饶有兴致的讨论了起来。
丁妈虽然穿越过来后也继承了原主的一些记忆,但毕竟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有些也记得不太熟,所以此刻保持着不说不错,专心听八卦的样子。
“当时咱们村多少人羡慕他家的孙子多呀,结果逃荒的时候因为都是半大小子,特别能吃,把老张家带的粮食都给吃完了,后来还是各家各户接济他们,要不是这样他们都活着到不了这儿。”
“可不是嘛,我记得我当时还送了半袋子给他们家,就这样逃到这儿的时候老张家的几个人也都饿的瘦骨嶙峋。”张氏望着天上的一轮明月也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中。
“好在咱们后来逃到这儿,在这儿安了家,老张家这几年几个孙子也都大了,去年两个孙子也都娶上媳妇儿了,孙子孙媳妇儿都在镇上打工,小日子也都过得不错。”
“唉,苦就苦了老张媳妇儿,逃荒的时候饥一顿饱一顿的估摸着伤了身子,逃过来没几个月人就没了,也没能看到自己几个孙子娶媳妇儿。”
“唉,这都是命呀,咱妈不也是这样,跟咱们在一起的时候净过苦日子了,一天好日子没过人就没了,走的时候也走的简简单单,身前最后的愿望就是咱们能把她安葬到老家,就这个愿望,咱也没帮她实现了。”
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徐二弟媳妇儿她娘,大家的心情也变的沉重了起来。
“对了,说起咱娘,我想起个事儿来,咱娘没的时候大家条件也不好,坟头也是随便弄的,现在咱们生活条件好了,要不就趁着这个机会给咱娘重新立个坟头吧。”一直没开口的燕子爹此时说了话。
当年她娘死的时候,因为他条件有限办的很是简陋,这让燕子爹心里一直不舒服,一直想着等以后条件好了,要重新给她娘立个坟头,后来一直忙着赚钱,也没顾上这事儿,这次正好家里要翻新房子,大家又提到了这个事儿就想着给她娘重新立个坟头。
“我看行,咱们先翻修房子,等房子和鸡,场弄好了,咱再给娘重新立个坟头,咱们各家都出点银子买些青砖立个青砖坟头再去镇上定个墓碑,大哥你看怎么样?”百灵爹将自己的想法也提了出来。
“大哥,二哥我看行,到时候给咱娘重新立坟头的时候我们家也出些银子。”
“行,那咱们这几天先弄房子和鸡,场,等房子和鸡,场盖好了就重新给娘立坟头,对了梨花爹,你看李大叔的坟头要不要重新立个,咱们俩家坟头离的近要不一起翻新了。”燕子爹随口问了丁爸一句。
https://www.vodtw.la/book/5729/大家又热火朝天干了一个下午,丁爸,徐二弟,燕子爹一起上山去砍木材,剩下的女人和孩子则在百灵爹的带领下继续在院子里做土坯。
下午大家都出了力,快到饭点的时候丁妈和刘氏早早就张罗着准备给大家做的好吃的。
虽说想做点好的,可干了一天活儿丁妈也累的不行,加上刘氏家里材料有限,便去地窖里拿了几个萝卜,又从她带回来的一堆吃食中割了一大块儿肉下来,做了一锅萝卜炒肉。
萝卜炒肉做了一大锅,又焖了一锅杂粮米饭,主食就算是做好了。
弄好主食和菜后,刘氏又去后院的鸡窝里收了几颗鸡蛋,虽然鸡,场里的鸡都死光了,但刘氏家院子里原来也有个鸡窝,这里面的几只鸡倒是都活着,最近也在下蛋。
收了几个鸡蛋,又在后院的菜地里拽了几片青菜叶子,青菜刚种下去一个多月还没有长好,刘氏就随便揪了点叶子,这样也不影响蔬菜继续长。
鸡蛋和菜叶拿回来后,丁妈又熬熬做了一大锅鸡蛋汤,热乎乎的一锅水,水热以后把鸡蛋打好倒进去,鸡蛋变成蛋花后把青菜放进去,然后油盐酱醋各种调料放进去,最后再拿个大勺子把油倒进去在火上热一下。
油热后在油里放上葱花,然后把油直接放进煮蛋花汤的锅里,“嗤啦”一声一锅热乎乎香喷喷的青菜蛋花汤就做好了。
为了避免晚上熬油灯,晚饭做好的时候天还是微亮的,丁妈和刘氏喊了一声让大家收拾收拾准备吃饭,然后就去给大家盛大。
盛饭的时候才发现今天人太多,家里的碗都有些不够用了,丁宁一家五口,刘氏家三口,张氏家三口,徐二弟家三口人,燕子两口子,百灵两口子加起来大大小小十八个人,一人一个饭碗一个汤碗就要用三十六个碗。
农村人一般家里几口人就几个碗,最多备两三个备用的碗,刘氏家里碗属于多的也就才六个碗,再有就是几个盘子了。
丁妈盛饭的时候刘氏就出去找张氏,然后两人一道去张氏家里拿碗,张氏家里拿了五个碗,人均一个都不够用。
实在没办法刘氏又去邻居家里借了碗,借了两三家才把碗借够。
因为碗有限,饭前大家都先喝了一碗蛋汤,主食和菜放在灶台旁边煨着,等喝完汤后又各自盛了饭。
北方人喜欢在饭后喝汤,但他们这一群人都是从南边儿过来的,虽说已经被同化了许多,但有些地方仍然保持着在南方的习惯,饭前爱喝汤这个习惯就一直保持着。
丁妈晚上炒菜的时候放的油多,加上大片大片的猪肉,晚饭的时候大家都吃了个肚圆。
特别是虎子和百峰,两个孩子现在都是长身体的时候,所谓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话一点都没错,两人饭量和他们的爹都差不多了。
看着眼前吃了一碗又一碗饭的两兄弟,刘氏和张氏眼睛都笑的眯了起来。
刘氏一边儿吃还一边儿开玩笑“这俩
“就是说呀,逃荒的时候亏孩子还小,虽说没帮上什么忙吧,也吃不了多少东西,没怎么拖累人。”
“你们记得老张家那几个孙子不?”刘氏一副卖关子的样子。
“记得,怎么不记得了,咱们村就数他家儿媳妇儿能生,家里光孙子就四个。”徐二弟媳妇儿也饶有兴致的讨论了起来。
丁妈虽然穿越过来后也继承了原主的一些记忆,但毕竟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有些也记得不太熟,所以此刻保持着不说不错,专心听八卦的样子。
“当时咱们村多少人羡慕他家的孙子多呀,结果逃荒的时候因为都是半大小子,特别能吃,把老张家带的粮食都给吃完了,后来还是各家各户接济他们,要不是这样他们都活着到不了这儿。”
“可不是嘛,我记得我当时还送了半袋子给他们家,就这样逃到这儿的时候老张家的几个人也都饿的瘦骨嶙峋。”张氏望着天上的一轮明月也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中。
“好在咱们后来逃到这儿,在这儿安了家,老张家这几年几个孙子也都大了,去年两个孙子也都娶上媳妇儿了,孙子孙媳妇儿都在镇上打工,小日子也都过得不错。”
“唉,苦就苦了老张媳妇儿,逃荒的时候饥一顿饱一顿的估摸着伤了身子,逃过来没几个月人就没了,也没能看到自己几个孙子娶媳妇儿。”
“唉,这都是命呀,咱妈不也是这样,跟咱们在一起的时候净过苦日子了,一天好日子没过人就没了,走的时候也走的简简单单,身前最后的愿望就是咱们能把她安葬到老家,就这个愿望,咱也没帮她实现了。”
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徐二弟媳妇儿她娘,大家的心情也变的沉重了起来。
“对了,说起咱娘,我想起个事儿来,咱娘没的时候大家条件也不好,坟头也是随便弄的,现在咱们生活条件好了,要不就趁着这个机会给咱娘重新立个坟头吧。”一直没开口的燕子爹此时说了话。
当年她娘死的时候,因为他条件有限办的很是简陋,这让燕子爹心里一直不舒服,一直想着等以后条件好了,要重新给她娘立个坟头,后来一直忙着赚钱,也没顾上这事儿,这次正好家里要翻新房子,大家又提到了这个事儿就想着给她娘重新立个坟头。
“我看行,咱们先翻修房子,等房子和鸡,场弄好了,咱再给娘重新立个坟头,咱们各家都出点银子买些青砖立个青砖坟头再去镇上定个墓碑,大哥你看怎么样?”百灵爹将自己的想法也提了出来。
“大哥,二哥我看行,到时候给咱娘重新立坟头的时候我们家也出些银子。”
“行,那咱们这几天先弄房子和鸡,场,等房子和鸡,场盖好了就重新给娘立坟头,对了梨花爹,你看李大叔的坟头要不要重新立个,咱们俩家坟头离的近要不一起翻新了。”燕子爹随口问了丁爸一句。
https://www.vodtw.la/book/5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