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过雕刻着花鸟鱼虫的影壁石,在大门口看见了正推着平车的丁爸。
看着平板车上放着的两个大袋子,丁宁赶紧从门后拿出了两块木板,然后把两块木板放在台阶上,走下去帮着丁爸爸平板车推了上来。
等车推进院子,丁宁又赶紧收了木板,把木板重新放到门后,然后关了大门。
丁宁家的门前有七八级台阶,她们这边儿的房子都是这个样子的,比门口的路面高出了一大截。
台阶两边儿原来是有小坡一样的两道小路,方便车子进出的,可是丁宁家门前的铺的石头小坡前段时间下班回家后发现断了,看样子应该是被谁家过路的马车给撞到的。
丁妈当时气个半死,和周围邻居打听了半天,也没一个看到的,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看见的老太太,说了半天也没说清楚,只说是辆马车,颜色特征啥的都记不得。
古代也没个监控什么的,也只能自认倒霉。
铺子里一直忙,也没时间修理,便一直这个样子了,好在丁宁家也没有马车要天天进出,除了有些难看对生活倒是没有造成什么特别的影响。
门口的两块木板也是上次拉平板车到去铺子里送货,平板车不好进出,丁爸才现准备的。
丁爸回来后把车往库房一放,一袋核桃,一袋板栗被他放在了走廊下,随后就洗手进了堂屋。
丁妈去厨房把给丁爸留的饭菜都端了出来,饭菜刚放回去也没多久,而且还是放在灶台上的,此时是温的,也不用再单独加热了。
吃完饭,把东西收拾完,丁宁便被丁妈喊出去剥板栗皮和砸核桃去了。
丁爸则是搬了些青砖去门口修理小坡去了,这些青砖是徐二弟上次翻新房子剩下来的,还剩了一些石灰,丁爸一并拿了回来。
虽然是个小工程,但丁爸一个人干还是有些麻烦的,便喊了瑞哥儿和丁飞一起过去帮忙。
丁宁跟丁妈在走廊里剥了一会儿核桃,后来觉得有些凉了,便把袋子拿回了堂屋里,在堂屋里面开始剥核桃。
丁宁有些怕冷,丁爸早上的时候就已经把家里的地龙给烧起来了,现在屋子里面已经很暖和了。
丁宁家的窗户纸原来是糊的宣纸,丁妈嫌糊这种纸光线太暗,便花高价买了明纸,明纸和先发个的透明塑料纸差不多,但是又没塑料纸结实,而且价格还贵。
丁宁准备下次这些明纸坏掉的时候,就去空间里拆几个透明包装袋出来给糊到窗户上。
因为糊了明纸的原因,屋里光线挺好,母女俩便拿了板凳拿了盆,坐在堂屋里剥起了栗子和核桃。
刚坐下没多久,丁宁就听见大门口有人说话,堂屋离大门有些远听不清外面的人说什么,但能听出是徐二弟媳妇儿和徐二弟的声音。
又过了几分钟就见有人挑帘进来,来人正是徐二弟媳妇儿,跟在他后边
“嫂子,你们家怎么这么暖和呀?今天下了雨外面冷的很,感觉跟冬天都差不多啦,刚才出门我刚给小石头把冬天薄一些的棉衣棉裤翻出来穿上。”
徐二弟媳妇儿刚进门就感觉到了丁宁家不同于她家的温暖。
“就是太冷了,梨花这孩子自小就怕冷,她爹怕把她给冻着,这不早早就把地龙给烧上了。”丁妈解释道。
“梨花这孩子聪明乖巧的紧,也怪不得我大哥疼她。”徐二弟媳妇儿在屋子里找个凳子,直接坐到了丁妈旁边儿。
小石头坐在旁边儿玩儿了一会儿觉得无聊,便去门口找徐二弟去了。
徐二弟媳妇儿怕他冻着,在后面喊了好几声,这小子越喊跑的越快。
小孩子真是奇怪,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的,总是喜欢待在外面,丁宁记得她小时也是这个样子的。
每年夏天放暑假的时候,丁爸丁妈都会把她和丁飞送到农村的奶奶家里去住,每天中午她都会和丁飞一起跟着村里的小孩子们出去玩儿。
农村的孩子们玩儿的野,田里,山上,小溪边什么地方都有她们的身影。
丁宁最喜欢干的事儿就是和小伙伴们拿一个网捉知了,网是家里的大人们帮着做的,就是一根长长的木头杆子上用铁丝做一个圆圆的圈,然后袋绑到铁丝上面去。
杆子一般都是用的竹杆或者桐木杆子,因为这两种杆子都比较轻。
丁宁可是个捉知了小能手,每天中午都能抓十几只知了回去,知了捉住后会把知了的翅膀剪短,这样它就飞不起来了,然后再把捉到得到知了喂猫咪或者家里的鸡,
有的时候不捉知了,丁宁就会跟着小伙伴拿着网子偷偷到别人家的果园里去偷苹果偷花红偷李子吃。
因为网比较长,只要把杆子伸进果园里,套到果子上再一使劲儿果子就掉进了塑料袋做成的网兜里。
夏天中午天气热,大人们都在家里午休,谁也不会为了几个不值钱的果子大中午的在果园里守着,所以每次她们都没能偷到不少果子。
丁宁也不知道小时候的自己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心劲儿,大夏天在外面跑来跑去居然不觉得热。
除了夏天,冬天放寒假的时候,丁宁和丁飞也是在农村奶奶家过的,结果当然也是每天见不到人影子。
从早上吃完饭拿个塑料袋出去,直接能滑雪滑到中午都不回来,还得奶奶在村子里不停的找,啥时候被找到啥时候回去。
想到用塑料袋子滑雪,丁宁就觉得好笑,小时候自己不仅是不怕冷不怕热,还不怕死,她记得姥姥家的村子里有一个特别大的坡,下雪的时候小伙伴都喜欢去哪儿玩儿。
丁宁有一次也拿了个塑料袋过去玩儿,不过她那是第一次去,那个坡又长又陡,丁宁两手拉着塑料袋的两个角坐上去就开始滑。
结果她没什么经验也不会拐弯和刹车,在一个需要拐弯的地方没有拐好弯,直直撞到了墙上,当时鼻梁都差点给撞断。
https://www.vodtw.la/book/5729/饭菜快吃完的时候,丁宁听见大门被推开的声音,丁宁猜测是丁爸回来了,便放下饭碗跑了出去。
绕过雕刻着花鸟鱼虫的影壁石,在大门口看见了正推着平车的丁爸。
看着平板车上放着的两个大袋子,丁宁赶紧从门后拿出了两块木板,然后把两块木板放在台阶上,走下去帮着丁爸爸平板车推了上来。
等车推进院子,丁宁又赶紧收了木板,把木板重新放到门后,然后关了大门。
丁宁家的门前有七八级台阶,她们这边儿的房子都是这个样子的,比门口的路面高出了一大截。
台阶两边儿原来是有小坡一样的两道小路,方便车子进出的,可是丁宁家门前的铺的石头小坡前段时间下班回家后发现断了,看样子应该是被谁家过路的马车给撞到的。
丁妈当时气个半死,和周围邻居打听了半天,也没一个看到的,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看见的老太太,说了半天也没说清楚,只说是辆马车,颜色特征啥的都记不得。
古代也没个监控什么的,也只能自认倒霉。
铺子里一直忙,也没时间修理,便一直这个样子了,好在丁宁家也没有马车要天天进出,除了有些难看对生活倒是没有造成什么特别的影响。
门口的两块木板也是上次拉平板车到去铺子里送货,平板车不好进出,丁爸才现准备的。
丁爸回来后把车往库房一放,一袋核桃,一袋板栗被他放在了走廊下,随后就洗手进了堂屋。
丁妈去厨房把给丁爸留的饭菜都端了出来,饭菜刚放回去也没多久,而且还是放在灶台上的,此时是温的,也不用再单独加热了。
吃完饭,把东西收拾完,丁宁便被丁妈喊出去剥板栗皮和砸核桃去了。
丁爸则是搬了些青砖去门口修理小坡去了,这些青砖是徐二弟上次翻新房子剩下来的,还剩了一些石灰,丁爸一并拿了回来。
虽然是个小工程,但丁爸一个人干还是有些麻烦的,便喊了瑞哥儿和丁飞一起过去帮忙。
丁宁跟丁妈在走廊里剥了一会儿核桃,后来觉得有些凉了,便把袋子拿回了堂屋里,在堂屋里面开始剥核桃。
丁宁有些怕冷,丁爸早上的时候就已经把家里的地龙给烧起来了,现在屋子里面已经很暖和了。
丁宁家的窗户纸原来是糊的宣纸,丁妈嫌糊这种纸光线太暗,便花高价买了明纸,明纸和先发个的透明塑料纸差不多,但是又没塑料纸结实,而且价格还贵。
丁宁准备下次这些明纸坏掉的时候,就去空间里拆几个透明包装袋出来给糊到窗户上。
因为糊了明纸的原因,屋里光线挺好,母女俩便拿了板凳拿了盆,坐在堂屋里剥起了栗子和核桃。
刚坐下没多久,丁宁就听见大门口有人说话,堂屋离大门有些远听不清外面的人说什么,但能听出是徐二弟媳妇儿和徐二弟的声音。
又过了几分钟就见有人挑帘进来,来人正是徐二弟媳妇儿,跟在他后边
“嫂子,你们家怎么这么暖和呀?今天下了雨外面冷的很,感觉跟冬天都差不多啦,刚才出门我刚给小石头把冬天薄一些的棉衣棉裤翻出来穿上。”
徐二弟媳妇儿刚进门就感觉到了丁宁家不同于她家的温暖。
“就是太冷了,梨花这孩子自小就怕冷,她爹怕把她给冻着,这不早早就把地龙给烧上了。”丁妈解释道。
“梨花这孩子聪明乖巧的紧,也怪不得我大哥疼她。”徐二弟媳妇儿在屋子里找个凳子,直接坐到了丁妈旁边儿。
小石头坐在旁边儿玩儿了一会儿觉得无聊,便去门口找徐二弟去了。
徐二弟媳妇儿怕他冻着,在后面喊了好几声,这小子越喊跑的越快。
小孩子真是奇怪,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的,总是喜欢待在外面,丁宁记得她小时也是这个样子的。
每年夏天放暑假的时候,丁爸丁妈都会把她和丁飞送到农村的奶奶家里去住,每天中午她都会和丁飞一起跟着村里的小孩子们出去玩儿。
农村的孩子们玩儿的野,田里,山上,小溪边什么地方都有她们的身影。
丁宁最喜欢干的事儿就是和小伙伴们拿一个网捉知了,网是家里的大人们帮着做的,就是一根长长的木头杆子上用铁丝做一个圆圆的圈,然后袋绑到铁丝上面去。
杆子一般都是用的竹杆或者桐木杆子,因为这两种杆子都比较轻。
丁宁可是个捉知了小能手,每天中午都能抓十几只知了回去,知了捉住后会把知了的翅膀剪短,这样它就飞不起来了,然后再把捉到得到知了喂猫咪或者家里的鸡,
有的时候不捉知了,丁宁就会跟着小伙伴拿着网子偷偷到别人家的果园里去偷苹果偷花红偷李子吃。
因为网比较长,只要把杆子伸进果园里,套到果子上再一使劲儿果子就掉进了塑料袋做成的网兜里。
夏天中午天气热,大人们都在家里午休,谁也不会为了几个不值钱的果子大中午的在果园里守着,所以每次她们都没能偷到不少果子。
丁宁也不知道小时候的自己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心劲儿,大夏天在外面跑来跑去居然不觉得热。
除了夏天,冬天放寒假的时候,丁宁和丁飞也是在农村奶奶家过的,结果当然也是每天见不到人影子。
从早上吃完饭拿个塑料袋出去,直接能滑雪滑到中午都不回来,还得奶奶在村子里不停的找,啥时候被找到啥时候回去。
想到用塑料袋子滑雪,丁宁就觉得好笑,小时候自己不仅是不怕冷不怕热,还不怕死,她记得姥姥家的村子里有一个特别大的坡,下雪的时候小伙伴都喜欢去哪儿玩儿。
丁宁有一次也拿了个塑料袋过去玩儿,不过她那是第一次去,那个坡又长又陡,丁宁两手拉着塑料袋的两个角坐上去就开始滑。
结果她没什么经验也不会拐弯和刹车,在一个需要拐弯的地方没有拐好弯,直直撞到了墙上,当时鼻梁都差点给撞断。
https://www.vodtw.la/book/5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