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宁,丁妈进门后就开始整理铺子,先是把点心都摆上,然后就开始给柜子擦灰,扫地,打扫后院。
正在干活儿的时候小海和两个婶子就过来了,然后就是刘氏,徐二弟,杏花。
丁爸送人回来,在路上顺路买了铺子里人要吃的早饭,小海还有那两个婶子是住在镇上的,每天都会在自家吃了早饭才过来,丁爸买早饭只用买剩下的六人份就行,吃完早饭后大家就都在铺子里干活儿等待客人的到来。
现在铺子里人多,丁宁倒是不怎么忙了,平时就后院有客人的时候她负责点点单,照顾照顾。
前几天叶府定了几个,蛋糕,说是家里最近要来贵客,让今天送过去。
吃完早饭,丁爸驾车拉着丁宁一道把蛋糕送了过去。
叶家自从叶老太太在丁宁家定过寿桃蛋糕以后,就常常过他们这儿来定点心,算是铺子里的重要客人,每个月都会买一百多两银子的点心,遇上节日或者家里办喜事儿什么的,有时候一个月能在丁宁家消费到二百两银子。
因为是重要客户,丁宁家也不敢怠慢,叶家定的点心,每次都是挑最好的送过去。
丁宁知道,叶家之所以在她们家定点心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叶一啸的原因,毕竟叶一啸是叶府的大少爷,定点心这点儿事儿还是可以定的。
不过丁宁对自家的点心也很有信心,其它点心不说,奶油泡芙,蛋糕,布丁这些东西就是其它铺子里做不出来的。
布丁是这段时间铺子里新上的,孩子们都特别喜欢吃,叶府的小姐和少爷们多,布丁这段时间也定了许多。
叶府家大业大的也有冰窖,定的多也不怕浪费,吃不完的都放到冰窖里,再拿出来吃的时候味道更好。
去叶家送完点心,丁爸又跟叶府的管家聊几句,拿到卖点心的银子后才拉着丁宁重新返回了铺子里。
叶府每隔两三天就会在丁宁家定一些点心,丁爸送点心的时候每次都会给府里的管家,看门的小厮送一些点心,所以跟人家混的已经很熟了。
马车到铺子门口把丁宁放了下来,丁爸则回去送马车去了。
丁宁回来的时候正是半上午,此时铺子里的客人正多,进到铺子后丁宁就赶紧帮着招呼客人。
忙了一会儿,丁宁才发现丁妈不在铺子里,丁宁就问了问在包点心的刘氏。
"刘婶子,我娘去哪儿了呀?"
丁宁原来只叫刘氏婶子的,后来铺子里又来了两位婶子后,丁宁每次叫婶子就会有三个或者两个人同时回答她。
这种事情刚开始还觉得好笑,时间长了就觉得有些心烦了,于是丁宁就以她们的姓氏称呼几位婶子,分别是刘婶子,张婶子,李婶子。
"刚才来了一个有钱人家的妇人,说是找你娘的,你娘把她带到后院去了,那妇人还带着丫鬟,手里拿了不老少东西呢,看着应该
听刘氏说有个富贵妇人过来找丁妈还带了礼物过来,丁宁就想起了文曲庙中的那个妇人,昨天分开的时候妇人就说会过来,没想到这么快就过来了。
又在铺子里忙了一会儿,人少的时候丁宁朝着后院瞄了一眼,看见丁宁和一位身穿淡紫色绸缎衣裳的妇人正坐在一起,有说有笑的聊着天。
两人面前摆了两盘子点心。
等铺子里人少的时候,丁宁也去了后院,她昨天和紫衣妇人也是见过的,过去以后打了个招呼。
见丁宁过来,又看了看头顶的太阳,妇人赶紧起身拍了拍头。
"你看我这个人,你们还在做生意呢,就一直叨扰,耽误妹子你们做生意了都。"
"没事没事,我们这是小生意的,没啥可耽误的。"
"我看你们铺子里这点心很是新颖,和外面点心铺子里的可不太一样。"
听紫衣妇人问起了点心,丁宁赶紧做起了介绍。
"我们这儿做点心的材料许多都是从京城买回来的,所以和镇子上的点心铺子不太一样。"
"哦,我说怎么这么精致呢,原来东西都是从京城买回来的,我来博儿也爱吃点心,一会儿我可得给他买几样回去,他一定喜欢。"
"梨花,去给谢夫人挑几样点心,挑些孩子们爱吃的包起来。"听紫衣妇人说要买些点心,丁妈直接让丁宁出去挑了。
直到此时丁宁才知道这个妇人原来是谢夫人,妇人们聊天,丁宁在这儿站在这儿也觉得无聊,她本来就是进来打招呼的,现在招呼也打完了,出去正好。
丁宁出去后在铺子里选了蛋卷,蔓越莓饼干,奶油泡芙,甜甜圈,纸杯蛋糕,布丁等。
平日里孩子们爱吃的蛋糕都给谢夫人打包了一些。
丁宁把点心打包好的时候,丁妈和谢夫人正从后院出来,出门的时候丁妈把点心递到了谢夫人身后的丫鬟手上。
看着这大包小包的点心,谢夫人还有些不好意思了。
"哎呀,这也太多了,你们家开门做生意的,可不能吃亏了。"说完就示意丫鬟掏银子。
丁妈肯定是不会收的,又和谢夫人推了半天,最后才把谢夫人送出了门。
此时已经快到中午了,铺子里也没什么客人,偶尔才有一两个客人进来,丁爸回来后直接就出去买午饭了。
丁宁看了看后院桌子上的礼物,跑过去全部拿到了柜台上。
谢夫人送过来的是几个包装精美的盒子,两个小盒子,一个大的。
刚才谢夫人在丁宁没好意思拆,此时人走了当然要拆开看看。
铺子里的其它人也好奇这位贵妇人送的是什么东西,便都围在了柜台旁。
丁宁先拆开了一个小一些的盒子,打开一看里面居然放着一支金色的牡丹簪子。
上面的牡丹花是一片片薄薄的金箔,花,蕊也根根分明,看起来栩栩如生,很是精致,一看就是功夫熟练的老工匠打造的。
https://www.vodtw.la/book/5729/因为丁飞,瑞哥儿明天要上学,第二天大家起了个大早,把丁宁和丁妈送到铺子里后,丁爸便去书院送丁飞和瑞哥儿了,早上丁妈起的早没时间做早饭,丁爸在路上陪着两人一起吃了早饭。
丁宁,丁妈进门后就开始整理铺子,先是把点心都摆上,然后就开始给柜子擦灰,扫地,打扫后院。
正在干活儿的时候小海和两个婶子就过来了,然后就是刘氏,徐二弟,杏花。
丁爸送人回来,在路上顺路买了铺子里人要吃的早饭,小海还有那两个婶子是住在镇上的,每天都会在自家吃了早饭才过来,丁爸买早饭只用买剩下的六人份就行,吃完早饭后大家就都在铺子里干活儿等待客人的到来。
现在铺子里人多,丁宁倒是不怎么忙了,平时就后院有客人的时候她负责点点单,照顾照顾。
前几天叶府定了几个,蛋糕,说是家里最近要来贵客,让今天送过去。
吃完早饭,丁爸驾车拉着丁宁一道把蛋糕送了过去。
叶家自从叶老太太在丁宁家定过寿桃蛋糕以后,就常常过他们这儿来定点心,算是铺子里的重要客人,每个月都会买一百多两银子的点心,遇上节日或者家里办喜事儿什么的,有时候一个月能在丁宁家消费到二百两银子。
因为是重要客户,丁宁家也不敢怠慢,叶家定的点心,每次都是挑最好的送过去。
丁宁知道,叶家之所以在她们家定点心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叶一啸的原因,毕竟叶一啸是叶府的大少爷,定点心这点儿事儿还是可以定的。
不过丁宁对自家的点心也很有信心,其它点心不说,奶油泡芙,蛋糕,布丁这些东西就是其它铺子里做不出来的。
布丁是这段时间铺子里新上的,孩子们都特别喜欢吃,叶府的小姐和少爷们多,布丁这段时间也定了许多。
叶府家大业大的也有冰窖,定的多也不怕浪费,吃不完的都放到冰窖里,再拿出来吃的时候味道更好。
去叶家送完点心,丁爸又跟叶府的管家聊几句,拿到卖点心的银子后才拉着丁宁重新返回了铺子里。
叶府每隔两三天就会在丁宁家定一些点心,丁爸送点心的时候每次都会给府里的管家,看门的小厮送一些点心,所以跟人家混的已经很熟了。
马车到铺子门口把丁宁放了下来,丁爸则回去送马车去了。
丁宁回来的时候正是半上午,此时铺子里的客人正多,进到铺子后丁宁就赶紧帮着招呼客人。
忙了一会儿,丁宁才发现丁妈不在铺子里,丁宁就问了问在包点心的刘氏。
"刘婶子,我娘去哪儿了呀?"
丁宁原来只叫刘氏婶子的,后来铺子里又来了两位婶子后,丁宁每次叫婶子就会有三个或者两个人同时回答她。
这种事情刚开始还觉得好笑,时间长了就觉得有些心烦了,于是丁宁就以她们的姓氏称呼几位婶子,分别是刘婶子,张婶子,李婶子。
"刚才来了一个有钱人家的妇人,说是找你娘的,你娘把她带到后院去了,那妇人还带着丫鬟,手里拿了不老少东西呢,看着应该
听刘氏说有个富贵妇人过来找丁妈还带了礼物过来,丁宁就想起了文曲庙中的那个妇人,昨天分开的时候妇人就说会过来,没想到这么快就过来了。
又在铺子里忙了一会儿,人少的时候丁宁朝着后院瞄了一眼,看见丁宁和一位身穿淡紫色绸缎衣裳的妇人正坐在一起,有说有笑的聊着天。
两人面前摆了两盘子点心。
等铺子里人少的时候,丁宁也去了后院,她昨天和紫衣妇人也是见过的,过去以后打了个招呼。
见丁宁过来,又看了看头顶的太阳,妇人赶紧起身拍了拍头。
"你看我这个人,你们还在做生意呢,就一直叨扰,耽误妹子你们做生意了都。"
"没事没事,我们这是小生意的,没啥可耽误的。"
"我看你们铺子里这点心很是新颖,和外面点心铺子里的可不太一样。"
听紫衣妇人问起了点心,丁宁赶紧做起了介绍。
"我们这儿做点心的材料许多都是从京城买回来的,所以和镇子上的点心铺子不太一样。"
"哦,我说怎么这么精致呢,原来东西都是从京城买回来的,我来博儿也爱吃点心,一会儿我可得给他买几样回去,他一定喜欢。"
"梨花,去给谢夫人挑几样点心,挑些孩子们爱吃的包起来。"听紫衣妇人说要买些点心,丁妈直接让丁宁出去挑了。
直到此时丁宁才知道这个妇人原来是谢夫人,妇人们聊天,丁宁在这儿站在这儿也觉得无聊,她本来就是进来打招呼的,现在招呼也打完了,出去正好。
丁宁出去后在铺子里选了蛋卷,蔓越莓饼干,奶油泡芙,甜甜圈,纸杯蛋糕,布丁等。
平日里孩子们爱吃的蛋糕都给谢夫人打包了一些。
丁宁把点心打包好的时候,丁妈和谢夫人正从后院出来,出门的时候丁妈把点心递到了谢夫人身后的丫鬟手上。
看着这大包小包的点心,谢夫人还有些不好意思了。
"哎呀,这也太多了,你们家开门做生意的,可不能吃亏了。"说完就示意丫鬟掏银子。
丁妈肯定是不会收的,又和谢夫人推了半天,最后才把谢夫人送出了门。
此时已经快到中午了,铺子里也没什么客人,偶尔才有一两个客人进来,丁爸回来后直接就出去买午饭了。
丁宁看了看后院桌子上的礼物,跑过去全部拿到了柜台上。
谢夫人送过来的是几个包装精美的盒子,两个小盒子,一个大的。
刚才谢夫人在丁宁没好意思拆,此时人走了当然要拆开看看。
铺子里的其它人也好奇这位贵妇人送的是什么东西,便都围在了柜台旁。
丁宁先拆开了一个小一些的盒子,打开一看里面居然放着一支金色的牡丹簪子。
上面的牡丹花是一片片薄薄的金箔,花,蕊也根根分明,看起来栩栩如生,很是精致,一看就是功夫熟练的老工匠打造的。
https://www.vodtw.la/book/5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