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丁妈特意起了个大早,把早饭早早做上了,三明治面包加一杯豆浆,这不中不西的早餐,丁宁也是好久没吃到了。
三明治这种东西,小孩子比大人喜欢吃,果然丁爸只吃了一个,而小花却吃了两个。
小花这几天兴奋坏了,她觉得丁宁家真好,到处都是好玩儿,丁妈更是个宝藏,每天都做这么多好吃的,而且这些东西她以前都没吃过。
回去以后一定要让自己娘亲和梨花的娘亲好好学学,给自己做些好吃的才行。
要是娘亲学会了做这些好吃的,下次隔壁小桃红再拿她娘亲做红烧肉出来显摆的话,自己就能压住她了。
小花越想越兴奋,嘴角越扯越大,刚吃进去火腿肠一不小心都掉出来了。
"这孩子怎么吃个饭都这么开心。"旁边的丁妈一边儿说着,一边一脸笑意地给小花擦了擦嘴角。
自从开了铺子以后丁宁家就很少做早餐了,一般都是到了铺子里再吃的。
今天能吃上丁妈这早餐还是托了小花和小海的福。
丁妈早餐做的多,已经在食盒里打包了三份早餐,带着准备一会儿到车上的时候让刘氏,徐二弟和杏花吃。等大家吃完早饭,丁爸已经把马车套好了,点心也摆上去了一大半。
大家又帮着把剩下的点心都摆了上去,马车里瞬间香气四溢,充满了点心的甜香味儿。
马车到村口的时候刘氏,杏花,徐二弟已经在村口等着了。
几人麻溜的上了车,便朝着镇上出发。
车子出发后,丁妈从食盒里拿出早餐给大家发了发。
"今天早上给这几个孩子们做早饭,多做了些,你们也对付着吃点,垫吧垫吧。"
果然如丁宁所想,杏花把早餐吃了个干干净净,
马车很快就到了镇上,丁宁老远就看见铺子门口站着个人,起先没看清的时候她还以为是有客人这么早就过来买点心了,等车子走近才发现门口站着的是小海母亲。
也不怪丁宁这么想,以前这种事也发生过好几次,大早上过来就有人在铺子门口等着买点心,多是一些孩子哭闹着非要吃某样点心的大人过来等着,或者是有钱人家的丫鬟小厮早早就在门口等着的。
小花看见母亲在马车里就兴奋地喊了起来。
马车刚停稳就一溜烟儿的想跳下去,还是徐二弟眼疾手快拽住了她,让丁爸把她抱了下去。
虽说这几天小花在丁宁家过的很是开心,可小孩子总是恋家的,这可是她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娘亲出门去,还是很想娘亲的。
小海母亲又感谢了丁妈一番,看了看小海后便告辞回家了。
小海母亲走后,大家伙儿张罗着把点心给卸了下来。
由于小海,瑞哥儿,丁飞这几个劳动力的加入点心很快就卸完了。
丁爸又赶车将小海,瑞哥儿,丁飞送到了书院。
早上刚把点心摆好,铺子里就来了客人,然后客人就没断过,居然排起了长队。
丁宁家以前也有顾客排队买点心的时候,不过一般都是周三她家部分点心半价促销的时候,像今天这种大早上就排起长队的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https://www.vodtw.la/book/5729/ 第185章 咱们村挺好的(2/2)
是很少见的。
然后丁妈弯起的嘴角从早上到中午就没下去过,丁宁都有点担心老妈嘴抽筋了。
点心到了中午就卖了个差不多,剩下的几样下午处理处理,估计一个小时就能搞定。
因着铺子里没啥货了,丁宁便拉着丁爸去了市场上,昨天这儿有集市卖东西的人很多,今天虽然没集市了,但周围的铺子还是开着的。
丁宁逛了好几家铺子,最后才买了两套比较好看的垫子,上马车后丁宁直接就铺在了座位上。
她原是计划让燕子帮她做一套垫子的,可燕子怀了身孕,而且马上就要生了,最近几个月根本不可能有时间给我她做垫子。
她自己的手艺又实在不行,便花钱买了两块儿垫子,这垫子虽然与她心里想的有些差距,但也算不错了。
她倒是挑上了几块儿符合她心意和审美的垫子,可都有些贵了,一块儿垫子就好几两银子,也不知道上面坐的是不是金屁,股。
大概像上回她在书院门口见到的那种装饰华丽的马车才铺得起这种垫子吧。
按照丁宁家现在的收入,几两银子一块儿的垫子,丁宁也不是买不起,只是丁宁觉得没必要,垫子铺上去冬天座位没那么冰就可以了。
最主要的是她花十两银子买两块儿坐垫回去的话,她觉得老妈一定会打断她的腿。
不对是打断接好了再打断。
买好垫子后丁爸直接把马车赶到了铺子门口,到铺子门口的时候丁妈正好在关铺子门,看来今天的点心已经卖完了。
看着天色还早,丁妈和刘氏又在附近的几
现在天气越来越冷,得置办几身冬天穿的衣服才行。
她和丁爸还行,去年的冬衣还能穿,可丁飞,丁宁,瑞哥儿这几个孩子今年都长了个儿,去年的衣服都不能穿了。
买三件也是买,买五件也是买,丁妈干脆给家里这五个人一人买了两套冬衣。
丁飞和瑞哥儿因为在书院上学,除买衣服外,还特意买了两条和衣服同色系的方巾,与原来方巾不同的是,这几块儿更厚实了一些。
徐二弟媳妇儿在家看孩子,闲着也没事,早早就让徐二弟扯了花布,把一家四口的冬衣给安排上了,所以杏花不需要买衣服。
刘氏平时每年的衣服都是自己做的,今年在丁宁家干活根本没时间做这些东西,加上她自己一个月能赚二十两银子,燕子爹养鸡一个月也能赚七八两银子,这一个月小三十两的银子,只要不是绫罗绸缎其它衣服她还是可以随便穿的,也算是实现了买衣自由。
刘氏给一家三口一人买了两套冬衣,买完以后又想起什么似的,买了两套小娃娃穿的棉衣和尿布小肚兜,不用想这肯定是给燕子家娃娃买的。
买完东西大家从铺子里走了出来,拎着大包小包的衣服上了马车,随后朝着上柳村出发。
以丁宁家现在每月几百两银子的收入来说,其实完全可以在镇上买套房子的,可她们一家人出奇一致的喜欢在上柳村生活,觉得那个更有家的感觉。
可能是因为刚穿越过来就到了上柳村的缘故,后来又和村民们共患难过,又认识了这么多好朋友,好姐妹三人谁都不想离开上柳村。
https://www.vodtw.la/book/5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