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穿越逃荒:我靠系统扶持一代帝王 > 第97章 到上俞了

第97章 到上俞了

谢五郎搀着高氏,谢二郎搀着他媳妇。

谢湛也把铺盖卷儿背左肩上,伸手把顾玖背上的小背篓拎过去,提在手里,空出另一只手,去牵顾玖,“路不好走,小心点。”

顾玖道:“还行啊,你看,我可以,我很厉害的!”

说着轻快的在高低不平的山上蹿了好远。

谢湛咬咬后槽牙,你这不解风情的小混蛋!

大家深一脚浅一脚,艰难的走了一个时辰,天就渐渐暗下去了。

这晚,就在山上的荒野中休息一晚。

翌日准备下山时,谢湛嘱咐大家,把弓弩都藏起来。百姓不允许拥有武器,带着武器万一被官府查到就不妙了。

再往山下走,很快就经过一个小山村,村里有弯小小的溪流缓缓流淌,绿树浓荫,格外静谧。

大家在这里补充些水,向村民打听了道路,继续出发。

此时,道路就好走多了,因为有了人烟,有人就有道路。

顺着村民提供的路线,一路往下,中途又经过几个村落,然后就上了大道,顺着这条大道,一路往前就到了上俞县。

因为是官道,道路上人就多起来,不时能看见徒步的、骑驴的、坐车的人往来。

上俞县因为有仙居山脉的遮挡,而且地理位置偏高,洪水没有到达这里,这里还是一片宁和的氛围。

路上的人们,见到他们这一大群人,都很好奇的看过来,有的人还过来问几声,“你们这是打哪来?家乡遭灾了?要去哪里?”

得知是因为居虎偃决堤,穿过老林子到这里来的,都是惊奇不已,看村民们的眼神都变了。

这些都是些狠人啊!

那片老林子远近闻名,老林子的传说附近的人都从小听到大,在人们心里,那就是龙潭虎穴。

村民们也向路人打听洪水的情况,自打进了老林子,他们就和外界隔绝了,对外面发生的事一无所知。

“哎呀,惨呐!”提起洪水造成的后果,路人们纷纷围上来,“死了好多人,听说有好几个村子,一个人都没活下来,到处都是无家可归的流民。”

那人说着摇摇头,一脸的悲哀。

当日是清河县县丞查看居虎偃,判断出居虎偃即将决堤,然后去通知百姓撤离。

但居虎偃决堤波及的县,不止有清河一个,下游还有好几个县。

就算当时快马加鞭去其他县通知,各县再分出人手通知到各村,时间上也会有些地方来不及,难免有些地方通知不到。甚至有些怕死的衙门官吏,只顾自己逃生,不管百姓死活,压根就不去通知。

所以死很多人是一定的,下游的百姓不比清河县的百姓得到的消息早,准备的肯定不充分,甚至来不及准备,能带的食物有限,勉强躲过水灾,也会面临着无粮可吃的情况。

“官府有没有人来赈灾?”谢湛问。

“哪有啊,听说你们清河县、还有附近的几个县的县令都被问罪了,说是擅离什么的,要杀头。唉,县令不逃,就会被淹死,他们做了官,难道就不怕大水了?”

谢湛默然,最该问罪的,难道不是主理居虎偃的泾州王吗?当初是他主张修建居虎偃,又是他拿着朝廷拨款,主理修建的。

征役夫十万,耗时三年,修建的居虎偃却经不起一场大雨,难道不是最该死吗?

“好不容易活下来的人,都没有粮食吃,杀了县令有什么用?先给点粮食,好歹让人活下去啊!”路人中有位老丈摇头叹息着道。

谢湛紧紧绷着俊脸,连老百姓都懂的道理,他不明白朝堂上的那些人脑子都在想什么,宝座上那位在想什么!

打听了灾后的情况,村民们心情沉重的继续赶路,在傍晚时分,终于看到了上俞县的城墙。

上俞县是上县,城墙绵延开去,一眼望不到边,城门却不大,两边有守城的门吏看守。

远远看到这么一大群人,还扶老携幼,带着大量的行李,守门的门吏就先迎上来了。

“你们是什么人?从哪里来?”

队伍停下来,谢湛上去答话。

“禀差爷,咱们都是来自清河县槐树村,因为居虎偃决堤,我们穿过老林子,来到贵地,想在贵地休整几天,买些粮食和用品。”

那门吏好奇的打量他们好几眼,敢从老林子穿过,还毫发无伤,这些人真是不简单。

在看到顾玖的时候,眼神忍不住停了片刻,再看看谢湛,心里想,没想到泥腿子中间,居然有两个这么好看的人。

“有路引吗?”门吏问。

这个哪里会有,村民们都目露无奈,这不明着难为人吗?那会儿县衙的人都跑光了,去哪开路引?

谢湛拱拱手,“我们接到居虎偃要决堤的消息时,已经没时间去开路引,县衙那会儿没人了,还请差爷通融通融。”

“没有路引不能进城,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规矩不能废。快走,别挡着大家的路!”那门吏油盐不进。

谢二郎挤过去,递了一小块银角子,堆着笑,“行行好,帮帮忙,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你看咱们也没打算在贵地多呆,而且咱们都带着干粮,有东西吃,不会给贵地的百姓造成困扰。您就行行好,让咱们进去得了。”

“不行!”那门吏把银角子推回去,“别给我整这套,咱们大人可是交代了,任何流民都不能放进去。”

每逢天灾人祸,流民积聚,就会生出很多事端,一般没能力安抚安顿流民的官员,都不会放任流民入城,破坏城里原有的安定。

“我们不会闹事......”谢二郎又分辨一句。

谢湛再次上前,道:“在下的先生与贵县县令是同科友人,在下去年曾随先生拜访过贵县县令杜大人,劳烦差爷帮忙通禀杜大人,就说清河县故友房先生的学生谢湛求见。”

说着,从谢二郎手里拿走银角子,又问顾玖要猴头菇。

猴头菇晒干后就交给张氏了,家里的吃食都是张氏管着。

张氏取出来一个给谢湛,谢湛看看手里因为缩水,而显得干巴巴,也没那么大的猴头菇,觉得拿不出手,“再加一个吧。”

张氏不甘不愿的叨叨:“一泡就大了。”

谢五郎搀着高氏,谢二郎搀着他媳妇。

谢湛也把铺盖卷儿背左肩上,伸手把顾玖背上的小背篓拎过去,提在手里,空出另一只手,去牵顾玖,“路不好走,小心点。”

顾玖道:“还行啊,你看,我可以,我很厉害的!”

说着轻快的在高低不平的山上蹿了好远。

谢湛咬咬后槽牙,你这不解风情的小混蛋!

大家深一脚浅一脚,艰难的走了一个时辰,天就渐渐暗下去了。

这晚,就在山上的荒野中休息一晚。

翌日准备下山时,谢湛嘱咐大家,把弓弩都藏起来。百姓不允许拥有武器,带着武器万一被官府查到就不妙了。

再往山下走,很快就经过一个小山村,村里有弯小小的溪流缓缓流淌,绿树浓荫,格外静谧。

大家在这里补充些水,向村民打听了道路,继续出发。

此时,道路就好走多了,因为有了人烟,有人就有道路。

顺着村民提供的路线,一路往下,中途又经过几个村落,然后就上了大道,顺着这条大道,一路往前就到了上俞县。

因为是官道,道路上人就多起来,不时能看见徒步的、骑驴的、坐车的人往来。

上俞县因为有仙居山脉的遮挡,而且地理位置偏高,洪水没有到达这里,这里还是一片宁和的氛围。

路上的人们,见到他们这一大群人,都很好奇的看过来,有的人还过来问几声,“你们这是打哪来?家乡遭灾了?要去哪里?”

得知是因为居虎偃决堤,穿过老林子到这里来的,都是惊奇不已,看村民们的眼神都变了。

这些都是些狠人啊!

那片老林子远近闻名,老林子的传说附近的人都从小听到大,在人们心里,那就是龙潭虎穴。

村民们也向路人打听洪水的情况,自打进了老林子,他们就和外界隔绝了,对外面发生的事一无所知。

“哎呀,惨呐!”提起洪水造成的后果,路人们纷纷围上来,“死了好多人,听说有好几个村子,一个人都没活下来,到处都是无家可归的流民。”

那人说着摇摇头,一脸的悲哀。

当日是清河县县丞查看居虎偃,判断出居虎偃即将决堤,然后去通知百姓撤离。

但居虎偃决堤波及的县,不止有清河一个,下游还有好几个县。

就算当时快马加鞭去其他县通知,各县再分出人手通知到各村,时间上也会有些地方来不及,难免有些地方通知不到。甚至有些怕死的衙门官吏,只顾自己逃生,不管百姓死活,压根就不去通知。

所以死很多人是一定的,下游的百姓不比清河县的百姓得到的消息早,准备的肯定不充分,甚至来不及准备,能带的食物有限,勉强躲过水灾,也会面临着无粮可吃的情况。

“官府有没有人来赈灾?”谢湛问。

“哪有啊,听说你们清河县、还有附近的几个县的县令都被问罪了,说是擅离什么的,要杀头。唉,县令不逃,就会被淹死,他们做了官,难道就不怕大水了?”

谢湛默然,最该问罪的,难道不是主理居虎偃的泾州王吗?当初是他主张修建居虎偃,又是他拿着朝廷拨款,主理修建的。

征役夫十万,耗时三年,修建的居虎偃却经不起一场大雨,难道不是最该死吗?

“好不容易活下来的人,都没有粮食吃,杀了县令有什么用?先给点粮食,好歹让人活下去啊!”路人中有位老丈摇头叹息着道。

谢湛紧紧绷着俊脸,连老百姓都懂的道理,他不明白朝堂上的那些人脑子都在想什么,宝座上那位在想什么!

打听了灾后的情况,村民们心情沉重的继续赶路,在傍晚时分,终于看到了上俞县的城墙。

上俞县是上县,城墙绵延开去,一眼望不到边,城门却不大,两边有守城的门吏看守。

远远看到这么一大群人,还扶老携幼,带着大量的行李,守门的门吏就先迎上来了。

“你们是什么人?从哪里来?”

队伍停下来,谢湛上去答话。

“禀差爷,咱们都是来自清河县槐树村,因为居虎偃决堤,我们穿过老林子,来到贵地,想在贵地休整几天,买些粮食和用品。”

那门吏好奇的打量他们好几眼,敢从老林子穿过,还毫发无伤,这些人真是不简单。

在看到顾玖的时候,眼神忍不住停了片刻,再看看谢湛,心里想,没想到泥腿子中间,居然有两个这么好看的人。

“有路引吗?”门吏问。

这个哪里会有,村民们都目露无奈,这不明着难为人吗?那会儿县衙的人都跑光了,去哪开路引?

谢湛拱拱手,“我们接到居虎偃要决堤的消息时,已经没时间去开路引,县衙那会儿没人了,还请差爷通融通融。”

“没有路引不能进城,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规矩不能废。快走,别挡着大家的路!”那门吏油盐不进。

谢二郎挤过去,递了一小块银角子,堆着笑,“行行好,帮帮忙,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你看咱们也没打算在贵地多呆,而且咱们都带着干粮,有东西吃,不会给贵地的百姓造成困扰。您就行行好,让咱们进去得了。”

“不行!”那门吏把银角子推回去,“别给我整这套,咱们大人可是交代了,任何流民都不能放进去。”

每逢天灾人祸,流民积聚,就会生出很多事端,一般没能力安抚安顿流民的官员,都不会放任流民入城,破坏城里原有的安定。

“我们不会闹事......”谢二郎又分辨一句。

谢湛再次上前,道:“在下的先生与贵县县令是同科友人,在下去年曾随先生拜访过贵县县令杜大人,劳烦差爷帮忙通禀杜大人,就说清河县故友房先生的学生谢湛求见。”

说着,从谢二郎手里拿走银角子,又问顾玖要猴头菇。

猴头菇晒干后就交给张氏了,家里的吃食都是张氏管着。

张氏取出来一个给谢湛,谢湛看看手里因为缩水,而显得干巴巴,也没那么大的猴头菇,觉得拿不出手,“再加一个吧。”

张氏不甘不愿的叨叨:“一泡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