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三国:开局融合李元霸 > 第35章 百里之外,料敌机先

第35章 百里之外,料敌机先

   第35章 百里之外,料敌机先(1/2)

张郃接管军队,第一个查看的就是粮草器械。

得知只有半天粮草,眉头紧皱。

思索片刻,得出和曹操一样的结论,只能以战养战。

从山丘上下来,躬身道:

“老板、主母,我本想分兵十路,尽量解救百姓,如今恐怕不行了。”

他虽然在曹操麾下,却是江南的属将。

江南才是他主公。

至于曹操,也跟着江南以老板称呼,这还是和华雄学的。

“如今之计,你认为该当如何?”

曹操对这个称呼也习惯了。

老板就老板,无非是个称呼罢了。

江南都这幅德行。

他的手下,还能好到哪去,凑合着听吧。

“粮草不够的消息,绝不能传开,否则军心必散。”

张郃表情严肃,见曹操和蔡琰点头,这才说出自己的安排。

一万大军被他分成三部。

曹仁带两千人居左,曹洪带两千人居右。

曹操带剩下的人马居中策应,同时掌管所有的粮草军械。

所有的粮草统一分配。

同时,派人带着曹操的亲笔信,火速赶往虎牢关催粮。

以战养战说的好听。

谁敢保证当天的收获就一定够用?

万一战败,那就更不用想。

弄不好就是全军溃败,一子落错,满盘皆输。

此时,曹操被袁术架在火上烤。

除非退兵,否则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

洛阳的一场大火,已经让他对联军彻底失望,这次追击其实就是为了刷声望。

十八路诸侯,只有他曹操一人追击。

消息传出去名声必然大涨。

袁术也是看出这点,才故意克扣他的粮草,想逼他回来。

可只要撑过去,曹操就将收获巨大的声望和民心。

这一点,曹操明白,张郃也明白。

所以,到底解救多少百姓,并不重要。

只要坚持追击,就能收获声望和民心,坚持的越久收获就越大。

这也是当初,江南为什么建议放弃虎牢关。

唯一的问题是,到底能坚持多久。

这就要看张郃的本事了。

两人对视,都明白彼此的心意,一切尽在不言中。

“江南啊江南,如此大才,竟被你从万军从中,一眼就挑出来了。”

“莫非真是天神下凡,来助我成就伟业?”

曹操对张郃简直不要太满意。

如此明白自己心意,心里就像被熨斗烙过一般平缓舒坦。

越是对张郃满意,就越对江南倚重。

张郃如果是一颗金蛋,江南就是下金蛋的母鸡。

孰轻孰重,老曹分的格外清楚。

更别说江南还有无双的武力,冲锋陷阵,所向披靡。

现在已经有华雄、张郃两颗金蛋。

还没算被被抓的高顺。

曹操非常期待,江南到底还能给他多大的惊喜。

在张郃的指挥下,大军分兵三路,如犁庭扫穴般,把沿路所有西凉兵彻底摧毁。

胜仗一场接着一场,缴获物资无数。

虽然虎牢关的草料迟迟未到,可大军不仅补足给养,还能分发百姓一部分。

被解救的百姓,自然对曹操感恩戴德。

沿路叩拜之人排出几十里。

曹操老怀大慰,第一次感受到名声的力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35章 百里之外,料敌机先(2/2)

有了收获,自然就有了动力。

大军连番出击,日夜不停,直追到荥阳汴水一处峡谷附近,忽然停了下来。

曹操纳闷,驱马走了过去,却发现华雄在前面拦路。

“子建,你为何在这里,莫非牧之……”

作为江南的亲卫,除非江南遇到危险,否则华雄无论如何也不该离开。

蔡琰听到消息,也赶了过来。

人还没到,泪水就已经撒到地上,生怕听到不好的消息。

“主母无忧,将军正在前方厮杀,万事安好!”

华雄见到蔡琰,赶紧下马行礼。

之后才起身来到曹操面前,小声道:“老板,将军让我转告你,追到这里就可以了。”

江南带着一百亲卫,一路冲杀,斩敌无数。

行至荥阳附近,忽然想起演义中,曹操就是在这里中伏大败。

这才留下华雄报信。

“牧之远在百里之外,竟能料到这里会有伏兵?”

曹操狐疑的问道。

一直以来,他对江南的印象只有勇猛无敌。

说到排兵布阵,老曹自问还算行家,什么时候江南也能指挥自己打仗了?

尤其是对方都不在现场。

这要是都能被他说中,也太神了。

“老板,此处飞鸟不起,夏虫不鸣,或许真有埋伏。”

张郃走到跟前,仔细观察。

心里对江南的话,已经信了大半。

他武力不及华雄,一直以来都以善于用兵自傲。

没想到江南在百里之外,都能给他上一课,对江南更加钦佩。

“将军说了,只需派出斥候,上前一验便知。”

华雄见曹操还有怀疑,老大不满。

当初他一个人,就压的联盟十八路诸侯不敢应战。

如果不是江南在,他还不一定看得上曹黑子。

“此言有理!”

曹操明显感觉到华雄的眼神不对。

之前他还想着,怎么挖江南的墙角,把华雄收入自己麾下。

现在看来,却是想多了。

还是想办法,怎么和把江南绑定靠谱一点。

接连派出三波斥候,峡谷中却寂静无声,仿佛泥牛入海,一去不回。

这下,就是傻子也知道有问题了。

峡谷贯通东西,是追击的必经之路,也是咽喉要道。

如果不是江南提醒。

杀上头的曹操,说不好还真就一头扎进去了。

正惊疑间,峡谷中传出一身炮响。

西凉军见埋伏被看破,不再隐藏杀了出来。

为首一员大将,身高八尺,手持大刀,朗声道:

“曹孟德,此路不通,你还是回去吧!”

“你是何人,报上名来!”

曹操不认识对方,可能想到在这里设伏,一定是个人才。

他被江南动不动就抓敌将的行为,弄得上瘾了。

看到人才,就想先记下来。

回头告诉江南,好重点关照一下,有机会就掳过来。

“吾乃玄菟徐荣是也!”

徐荣上前一步,他只是一个三流武将,名声不显。

演义里三五个回合,就被夏侯惇给杀了。

可如果江南在这,就能看出这是一位低武高统的奇才,是先后打败曹操、鲍信、孙坚的超级猛人。

也是曹操自己发掘的,第一位人才。

从此,老曹尝到了甜头,彻底走向一条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