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明月照冰雪 > 第898章 明发

第898章 明发

   第898章 明发(1/2)

陈穆愉落下子,沈归舟转了下眼睛,不再垂死挣扎,将手里的子抛回棋盒中,一点也不为输棋不悦。

两人对视一眼,陈穆愉吩咐谷诵,先行返回苏阳。

同时嘱咐,这段时日,随启初那边,让苏子茗保护好他的安全。

谷诵将京都的事,转交了陈霄,商行的事情,暂时交给了关勉处理。 3✪13✪9✪342e✪✪31✪393✪52e313✪2✪✪302e323531

当日下午,他就离开了京都,返回苏阳。

邓伯行奏请天楚帝的事情,当日也未得到应允。

从宫中出来,他去找了欧少言。

欧少言劝他稍安勿躁。

天楚帝没有准许他的奏请,立刻着人调查此事,但是,从他刚才所说,他觉得天楚帝,也没有明令禁止他管这些事情。

既然他没禁止他再提此事,是不是就意味着,他已经在考虑此事。

他们再耐心等一等,说不定会有好消息的。

邓伯行一想,似乎真的是这么个道理。

只是帝王心,深不可测。

这等,得等到什么时候。

他不是焦躁,而是,他们可以等,随启初不一定能等。

现在他遇到的是意外,说不定哪天意外就成真了。

他们连隋启初都敢下手,再等下去,那些证据和证人,恐怕也会消失殆尽。

到时候,就算陛下允了他的奏请,下令调查此事,他们也拿对方没有办法了。

随启初的安全,欧少言让他不用担心,他上次跟他说了随启初那边一直没有回应后,他拜托了一个江湖朋友去保护他。

那个朋友,是他之前在江南办案的时候结交的,在江南一带,小有名气。

他为人又仗义,是个可靠的人,有他暗中保护随启初,后者应该不会出事的。

邓伯行立马想起随启初在信中所说的那几次意外,原来不是他命大,也不是他运气好,而是有贵人相助。

欧少言考虑事情很全面,不等邓伯行多想,主动说明,这个朋友,是他以个人名义请的,和刑部没有关系,和其他人也没有关系。

他之前之所以没有先和他商量,也没当即将这件事告知他,主要也是担心他认为他别有所图。

邓伯行会意,制止了他的解释。

他相信他的为人。

再说,就算他此举,真的是出于晋王一党的立场所做之考量,他也可以理解。

有些时候,他们遵守规则,其他人却不一定会遵守。

目前来说,保住随启初,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这件事,也是他考虑欠妥,他只顾让随启初暗查真相,却忽略了,那些人既然都做出那样的事了,为了摆平这些麻烦,必然也是无所不用其极,何况,那里是秦王和丞相的天下,随启初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他们想要找他麻烦,容易得很。

假若这件事,天楚帝不知道,他还可以想办法从大理寺派两个人过去,暗中帮助一下随启初,现在天楚帝知道了,又不支持查办此事,他也不好阳奉阴违。

随启初将希望全部寄托于他,关键时刻,他却也是有心无力,鞭长莫及,差点害他丢了性命。

他本就不是迂腐之人,在京都待了大半年,他整日周旋在权力的旋涡之中,也更加明白了,何为知行合一。

忠诚和正直,有时候,也需要借助一点外力和手段去实现。

正义,更是如此。

若不是之前欧少言的考虑和劝告,天楚帝的态度,让他都想去找晋王借力了。

欧少言见他能够理解,宽心了些。

至于,他说的等到何时的问题,欧少言同样比他看得开。

有了他这个态度,欧少言放心提示他,这个机会,他们或许很快就可以等到。

既然京都这里,他们有心无力,那么他们换个思维,可以试着从事故源头地努力。

若是,此次天楚帝真的指派晋王护送赈灾银粮前往江南,主理灾区事务,随启初就有机会上报此事。

凭晋王的为人,他知道了这些,看到那些百姓的凄苦,绝对不会坐视不理。

这样一来,这个事情,晋王就是被迫参与,也可以免去主动揽责的风险。

他能前往江南,也可以压一压丞相和秦王一党的威风,帮助随启初缓解一些压力。

他在那里坐镇,会比他们在京都施力有用得多。

邓伯行一点就通。

这的确是个机会。

随启初若能抓住这个机会,这件事情,就有了希望。

只不过,朝廷上下,包括支持晋王的人,今日朝会上,态度都很明显。

他们都不希望晋王领到这份差事。

邓伯行也清楚,这是份苦差,目前来看,风险要比好处多。

晋王



   第898章 明发(2/2)

自请前往江南,看着不像是做个样子。

可即便如此,他真的去得了吗?

隔日朝会,首先议的还是江南救灾的事情。

这个事情,真的不能再拖了。

大批银粮运往江南,本就需要时间,再拖下去,就直接到汛期了。届时,朝廷要解决的很有可能就不仅仅是救灾的问题了。

然则,这个前往江南的人选,众人还是无法商议妥。

大家你推我,我推你。真有人站了出来,他们又纷纷觉得不合适。

大家吵吵闹闹时,昨日保持沉默的邓伯行站了出来,向天楚帝推荐了陈穆愉。

他虽然是大理寺卿,和这个赈灾的事情,关系有点远,但是他去年去江南办过差,处理了秋涝的问题,对受灾的地方和这个救灾的事情也算是有些熟悉,他的提议,很是值得参考。 ✪3139✪342e31✪39352e313✪23✪✪0✪2e✪323✪✪531

户部尚书也觉得这个人选甚好,顶着秦王和丞相的气场压力,连忙出来附和。

邓伯行以他自身经历及在江南亲见亲闻,详细列出了推荐陈穆愉的理由,条理清晰,有理有据。

其他人听了他的理由,偶有的正直之人,觉得他说的有理,迟疑过后,也赞成了他的提议。

这次朝会,又是吵吵闹闹的一天。

散朝时,天楚帝仍旧没有宣布最终人选。

但是,他将陈穆愉留了下来,在御书房单独召见了他。

他同陈穆愉讲了此次差事的艰难和他可能遇到的问题,见陈穆愉依旧愿意前往后,准了他的请求。

因为江南的情况严峻,拖上一日,就要多死许多人,既然人选已经确定,天楚帝便让陈穆愉第二日就出发。

很快,旨意明发,消息相继传到了各大官员府邸。

邓伯行听到这个消息时,一直皱着的眉头,展开了些。

这人选是晋王,是件好事。

同时,陛下愿意指派晋王前往江南赈灾,是不是也意味着,陛下也已经愿意让他们调查随启初揭发之事。

他们能想得的,他相信,英明如陛下,定然也是能想到的。

否则,他不应该指派晋王前往。

他立刻去了书房,给随启初写了封信,告诉他这个好消息,让他抓住机会,一定要见到晋王。

为了防止这封信,被人中途拦截,他从大理寺挑了一个身手极好,且值得信任的人,让他以办差的名 义将这封信送往江南,并嘱咐他,必要时,可以帮助随启初。

天楚帝指派陈穆愉前往江南的事情,传到丞相府,王石面容里多了愁绪。

不管晋王此去江南,差事能不能办好,对他们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那个向邓伯行揭发他和秦王县令,仍不安分的事情,他早已收到消息。

邓伯行和欧少言想到的,他也想到了。

现在天楚帝派遣晋王前往江南,后者很有可能,让那件事情,产生变数。

然则,现在天楚帝旨意已下,晋王和赈灾银粮明日就走,他们想要阻止,也已经没有办法。

如今,他们能做的,就是在晋王在见到随启初之前,解决后者。

威逼利诱,他们都试过了。

那人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就只能消失。

其次,晋王面上领的这桩差事,也绝对不能让他办成。

他立马遣了人去秦王府,请秦王一同商议这件事情。

自从选这个护送赈灾银粮的人开始,秦王每日也都是忧心得很。

他和其他人一样,怕自己人领了这桩差事,将事情办砸,更担心陈穆愉的人领了这桩差事,将此事办好,也担心,那些看似没有立场的人以及那些只忠于他父皇的人,到了江南,和当初的邓伯行一样,给他惹出新的麻烦,或者,倒戈向陈穆愉。

可这人选,总是要有的。

每日散朝之后,他就立即赶回王府,着急府上门客幕僚商讨此事,想要找出一个合适的人选,并且让天楚帝认可这个人选。

可是,一群人,商讨来商讨去,同朝会一样,一直也都没有商讨出个结果来。

昨日,陈穆愉自己提出愿意前往江南之后,秦王的忧心更重了。

这桩差事,他是不想领的,可是若是就此让给了老七,那之前他们做得努力就白费了。

老七亲自前往,比支持他的那些人前往,办好这桩差事的可能更大。

这对他们来说,更加糟糕。

况且,他如此积极,在父皇面前,他也必须有个正向的态度才行。

这正向的态度表出去的时候,他知道天楚帝应该不大可能指派他前往,可他也同样担心,陈穆愉那边的人,顺水推舟。

散朝时,天楚帝没有做出决定,他也算是松了口气。

可走出大殿的时候,他更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