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礼转头就走了,他脸色莫名悲悯,然还没走出多远,他忽然像是下了某种决定一般,转头就又大步往回头。
他抬头就看见殷临正站在屋门前一直望着他离去的背影。
崇礼走到殷临面前,道“你赢了。”
殷临又露出一抹笑容。崇礼虽然回来得有些气急败坏,但看见殷临这个笑容是因为自己时,他突然又觉得心情没那么坏了。
崇礼朝殷临伸手道“平安符呢,我替你把福气带去给她。”
殷临袖子里的小手早就握着那枚平安符了,仿佛就是在等着机会交给崇礼一般,他放在崇礼的手心上,道“谢谢。”
崇礼把平安符放进衣怀里,道“如若她顺利出京,我便告诉她你的所在。她自会来接你。你便在这里等,倘若最后她没来,我也没来,半年后,你自由了。”
殷临道“半年有点久。”
崇礼道“不久,我总得花点时间筹谋准备。”
他想着,最后要么是孟娬来接,要么是他来接,半年的时间总该够告一段落了。就算最后谁也没来接,半年以后外面的世道应该已经太平了,殷临在这山里长了一两年,到时候出去也安全些。
最后看着殷临点了头,他方才离去。
殷临是个守诺的孩子,只要是他答应了,崇礼就不用担心。
只是,他这一走,便再也没回来。
殷临从秋天一直等,等到来年的开春,足足半年过去了,他最终谁也没等来。
来年里,他带着干粮,独自一个人下了山。
他照着记忆中以前崇礼带他去京郊山脚下的坟墓的路线,一直走啊走,磕磕盼盼地走了许多天,才终于走出了那片深山,见到了外面的人。
他一路走一路问,问到了京城的城门外。
小小的殷临站在城门口,仰头往上望,只觉得这城门巍峨不已。
半年的时间,这京里变了一道天儿。
他像个小乞丐,漫无目的地走在京城的街道上,听着人们稀稀拉拉地说着当下发生的事。
皇帝换了个人来当,边关的战事还没停。
这些他都不关心,他最关心的是他的家。
后来殷临回到了殷武王府的门前,却看见王府的大门紧闭,贴了封条。
他又去街上问,才知道,他的爹成了叛国贼,他的娘和王府里的下人们,全部被斩首示众。
他娘的尸首,甚至被送去边关,挂上城楼,以震慑三军。
殷临不信。
从崇礼在他这里拿走平安符要去给他娘的时候,他便知道最后必定是他娘赢了的。
可为什么他娘会没有了,他爹会成为叛国贼?
殷临去问街上的大人们,可他问到的每一个人都给出的都是同一个答案。
殷临不死心,后来几个月的时间里,他都在京城各处流浪,试图寻找到他娘的影子。
最后他什么都没找到。
流浪的那阵子,他几乎是做了个小乞丐,还认识了别的小乞丐。小乞丐们每天上街去乞讨时,便帮他打探消息。
殷临站在一处外墙边,他记得这里曾经有一个洞口,当初他就是从这里爬出来的。只是眼下又被石块给填满了。
他想回家。
殷临去找了个木桩来,往那些石块上用力地舂,舂了几下终于松动了。
他把那个洞又掏了出来。但是他发现他长大了些,从这里钻进去很费力气。但好歹他是钻进去了。
只是他所看见的,不再是曾经记忆里干净整洁的花园后院,到处长出了杂草,地上满是枯枝落叶。
很久都没有人居住了。
这家里所有能搬走的都已经搬走了,只剩下一个空空的壳。
殷临回到院子里,找到扫帚,将院子里打扫了一遍,然后坐着空荡荡的房间里,等了一天。
第二天他又开始给花园除草,扫落叶,做着一切他力所能及的事,来守着这个家。
那个洞他一直都保留着,还拓宽了一些,方便他爬进爬出。
后来他回到了山里,但是每隔一阵子都会到京城里来,去打扫他的家。
他听说,他爹打仗打回来了,那成了他唯一等待的一件事。
可是他爹打回京城里来了以后,他也没能如愿见到他爹。
因为他爹在忙事情,没过几天又赶着出远门了,根本没有时间回家来。
但是他知道,王府门外的封条解除了。
再后来,流落在京外的管家和嬷嬷们都陆陆续续地聚回来了。
他们开始着手修缮这座许久没住的府邸,给屋檐上换了新瓦,加固了房梁,每间屋子都重新恢复原样。
管家和嬷嬷们又来修剪和整理花园里的花草树木。
他们发现,不管是屋子里还是花园里,仿佛有人打理过一般。房间并没有积攒多少的尘,花园里的杂草也比想象中的少得多。
直到这一天,一个小人影从墙洞里钻了进来,恰好与花园里的除草剪枝的管家嬷嬷们撞在了一起。
那明明是逝去的阿临的模样,只不过这一两年里模子长开了一些。
管家嬷嬷们以为是幻觉,可是这个孩子却又活生生地站在他们面前。
管家率先跑过来,拉过殷临,上下看看,然后抱着他痛哭流涕。
嬷嬷们亦是喜极而泣。
年幼的皇帝听说了这件事,哪还能按捺得住,匆匆忙忙就跑到王府里来确认。殷临还认得他,以往一起在太学院里学习的事也都还记得。
皇帝大喜过望,这才连忙发了急报往黎国传去。
崇礼转头就走了,他脸色莫名悲悯,然还没走出多远,他忽然像是下了某种决定一般,转头就又大步往回头。
他抬头就看见殷临正站在屋门前一直望着他离去的背影。
崇礼走到殷临面前,道“你赢了。”
殷临又露出一抹笑容。崇礼虽然回来得有些气急败坏,但看见殷临这个笑容是因为自己时,他突然又觉得心情没那么坏了。
崇礼朝殷临伸手道“平安符呢,我替你把福气带去给她。”
殷临袖子里的小手早就握着那枚平安符了,仿佛就是在等着机会交给崇礼一般,他放在崇礼的手心上,道“谢谢。”
崇礼把平安符放进衣怀里,道“如若她顺利出京,我便告诉她你的所在。她自会来接你。你便在这里等,倘若最后她没来,我也没来,半年后,你自由了。”
殷临道“半年有点久。”
崇礼道“不久,我总得花点时间筹谋准备。”
他想着,最后要么是孟娬来接,要么是他来接,半年的时间总该够告一段落了。就算最后谁也没来接,半年以后外面的世道应该已经太平了,殷临在这山里长了一两年,到时候出去也安全些。
最后看着殷临点了头,他方才离去。
殷临是个守诺的孩子,只要是他答应了,崇礼就不用担心。
只是,他这一走,便再也没回来。
殷临从秋天一直等,等到来年的开春,足足半年过去了,他最终谁也没等来。
来年里,他带着干粮,独自一个人下了山。
他照着记忆中以前崇礼带他去京郊山脚下的坟墓的路线,一直走啊走,磕磕盼盼地走了许多天,才终于走出了那片深山,见到了外面的人。
他一路走一路问,问到了京城的城门外。
小小的殷临站在城门口,仰头往上望,只觉得这城门巍峨不已。
半年的时间,这京里变了一道天儿。
他像个小乞丐,漫无目的地走在京城的街道上,听着人们稀稀拉拉地说着当下发生的事。
皇帝换了个人来当,边关的战事还没停。
这些他都不关心,他最关心的是他的家。
后来殷临回到了殷武王府的门前,却看见王府的大门紧闭,贴了封条。
他又去街上问,才知道,他的爹成了叛国贼,他的娘和王府里的下人们,全部被斩首示众。
他娘的尸首,甚至被送去边关,挂上城楼,以震慑三军。
殷临不信。
从崇礼在他这里拿走平安符要去给他娘的时候,他便知道最后必定是他娘赢了的。
可为什么他娘会没有了,他爹会成为叛国贼?
殷临去问街上的大人们,可他问到的每一个人都给出的都是同一个答案。
殷临不死心,后来几个月的时间里,他都在京城各处流浪,试图寻找到他娘的影子。
最后他什么都没找到。
流浪的那阵子,他几乎是做了个小乞丐,还认识了别的小乞丐。小乞丐们每天上街去乞讨时,便帮他打探消息。
殷临站在一处外墙边,他记得这里曾经有一个洞口,当初他就是从这里爬出来的。只是眼下又被石块给填满了。
他想回家。
殷临去找了个木桩来,往那些石块上用力地舂,舂了几下终于松动了。
他把那个洞又掏了出来。但是他发现他长大了些,从这里钻进去很费力气。但好歹他是钻进去了。
只是他所看见的,不再是曾经记忆里干净整洁的花园后院,到处长出了杂草,地上满是枯枝落叶。
很久都没有人居住了。
这家里所有能搬走的都已经搬走了,只剩下一个空空的壳。
殷临回到院子里,找到扫帚,将院子里打扫了一遍,然后坐着空荡荡的房间里,等了一天。
第二天他又开始给花园除草,扫落叶,做着一切他力所能及的事,来守着这个家。
那个洞他一直都保留着,还拓宽了一些,方便他爬进爬出。
后来他回到了山里,但是每隔一阵子都会到京城里来,去打扫他的家。
他听说,他爹打仗打回来了,那成了他唯一等待的一件事。
可是他爹打回京城里来了以后,他也没能如愿见到他爹。
因为他爹在忙事情,没过几天又赶着出远门了,根本没有时间回家来。
但是他知道,王府门外的封条解除了。
再后来,流落在京外的管家和嬷嬷们都陆陆续续地聚回来了。
他们开始着手修缮这座许久没住的府邸,给屋檐上换了新瓦,加固了房梁,每间屋子都重新恢复原样。
管家和嬷嬷们又来修剪和整理花园里的花草树木。
他们发现,不管是屋子里还是花园里,仿佛有人打理过一般。房间并没有积攒多少的尘,花园里的杂草也比想象中的少得多。
直到这一天,一个小人影从墙洞里钻了进来,恰好与花园里的除草剪枝的管家嬷嬷们撞在了一起。
那明明是逝去的阿临的模样,只不过这一两年里模子长开了一些。
管家嬷嬷们以为是幻觉,可是这个孩子却又活生生地站在他们面前。
管家率先跑过来,拉过殷临,上下看看,然后抱着他痛哭流涕。
嬷嬷们亦是喜极而泣。
年幼的皇帝听说了这件事,哪还能按捺得住,匆匆忙忙就跑到王府里来确认。殷临还认得他,以往一起在太学院里学习的事也都还记得。
皇帝大喜过望,这才连忙发了急报往黎国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