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幸得识卿桃花面 > 第570章 把刀递给他

第570章 把刀递给他

皇帝喘了两口气,手指死死扒住床沿,意识到了什么,艰难地一字一字道“宣……太子……”

他气若游丝,这点声音,外面的人也根本听不见。

卫卿道“眼下可能不行,太子殿下约摸去找他母妃去了。皇上有何话,可容微臣传达。”

皇帝看向卫卿,眼眶里终于染上了一丝丝怒红,“你,大胆……”

卫卿若无其事又道“皇上请勿情绪过于激动,否则这银针也起不了多大效果,反而会让气血更加逆行。”

她一边说着,见时间差不多了,便动手来拔皇帝身上的银针。

只是将将伸手,动作顿了顿,卫卿又侧头看向一旁袖手旁观的苏遇,道“首辅不是要当我的药侍么,该你来拔针。”

苏遇怕她一个人在寝宫里面动手脚,可她又怎会不拉他一起下水呢?

这银针一拔,恐怕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苏遇深深地看着她,道“卫卿,你现在当着我的面做这些,就不怕我一声叫了人来,你便功亏一篑了?”

卫卿挑了挑眉,就笑了,道“不是还想以后几十年里也要斗来斗去么,也不急于这一时。”

不管皇帝能好起来还是不能,苏遇的身份与地位不会受到任何威胁。所以他没有必要做多余的事,他现在还站在这里,也有监督卫卿的意思。

现在卫卿不仅毫不避讳他,还当着他的面由心而为,更要怂恿着他一起。

身在庙堂,多少人求的不过是功名利禄,和至高无上的权力。

那她呢?她想要什么?

她多年如一日,走到今天,她不能有怒,也不能有恨,只能眼睁睁看着做错事的人稀里糊涂地错下去,并且一错再错。

其实到最后,已经不剩下多少怒,也不剩下多少恨了。身在这局里,不过你争我夺,各凭本事。

苏遇道“可我不善医术。”

卫卿明眸生笑道“你过来,我教你。”

那笑意看在眼里,宛如初见的那一天。

苏遇明知道,她那是狡黠算计的笑容,却还是忍不住全盘接受。

苏遇亦是微笑道“你手把手教吗?”

卫卿道“啊,手把手教。”

算了,被她算计就被她算计吧,谁叫他见她这样,就忍不住想纵容她呢。

遂苏遇走了过来,卫卿果真拿着他的手,去拔皇帝身上的银针。

皇帝约摸也感觉到这银针拔不得,瞪眼看向苏遇,嘶哑道“首辅……朕命你,拿下这逆臣……”

卫卿缓缓道“皇上莫怕,这银针不会要了皇上的命,只不过是银针一拔,皇上又恢复到中风时的状态而已。”

她的手指像温柔的刀刃,不见血不留痕,却绝对有杀伤力。

苏遇的手指瘦削有力,被她带着一根一根拔了针。

若要说怨,他心里理应也是怨的吧。若不是当初那一道赐婚的圣旨,身边这个女人,已经是他的妻了啊。

所以他又为什么要保皇帝的命呢?

到后来,皇帝又瘫在了床上,不能言语,嘴角细细淌出口水来,依然死死瞪着卫卿。

卫卿道“微臣大概能猜到,皇上想召见太子,应该是要交代他,往后提防我缪家和大都督吧,现在又多了一个首辅,最好能挑唆了三家相互撕咬之余,再暗中扶起先皇后的外戚势力。”

她说到皇帝心坎上了。

“但请皇上赎罪,微臣还不能做这样自取灭亡的事。”

卫卿又道“缪家护了太子十年,皇上又为太子做了什么?是为太子的父亲之死揪出真凶了,还是为太子的母亲正名了?承认一个错误,改过自新,重新开始,对于皇上而言,就那么难么?

“皇上不愿失去得太多,所以将错就错。而那些为此付出生命代价却一直不被澄清的人,又何其无辜呢?”

她还道,“兴许皇上一时还想不起要关心静懿的事来,她在西陲边境,身处战乱之中,还没有最新的消息。皇上最为宠爱静懿,最后却亲手把她送到边境险亡之地,是侥幸地认为乌斯藏能善待她,还是认为用她一人能够换来更大的利益?”

卫卿平淡的脸上,终于流露出丝丝怒气。

这就是他口口声声的父爱。

最后卫卿对着龙床行揖礼,道“微臣谨遵皇上旨意,至死也要护她周全。即便这个让她受尽委屈的人是皇上,”她低垂的眼眸轻抬,神色坚定冷硬如斯,“那也不行。”

皇帝躺在床上,无法做出回应。他除了眼珠子能动,浑身上下无一能动。

出寝宫时,卫卿把圣旨和国玺都交到了苏遇手上,随手拂了拂裙角,淡然自若道“这些玩意儿,还是给首辅吧,我一个妇道人家,不宜沾染。”

苏遇接过了,道“你沾染得还少吗?”

“那也不能给人看见,指着我的鼻子骂啊。”卫卿边说着,边放心朝外走去。

苏遇微微动了动眉,道“这里就这样放着不管,你倒是心大。不再动一动手做干净点?”

卫卿知他指的是皇帝,便勾唇莫名地笑了,道“事到如今,还用得着我亲自动手么。”

苏遇眯了眯眼,看着她出门的背影,不由轻嗤一声“真是个狡猾的女人。”

卫卿拉了他下水,这事便有他的一份。就算卫卿不动手,留着皇帝暂且活着,他日若是皇帝又复苏的迹象,他又怎么可能会让皇帝安然无恙地好起来。

这是把刀递给了他啊。

小心驶得万年船,当政者,都不喜欢给自己留一个隐患。

卫卿对外称治不好皇帝,也无人追究其过。

苏遇一出寝宫,便宣读皇帝旨意,同时调派了人手来到皇帝寝宫里来侍奉。

宫里宫外的秩序需得重置,朝纲和乱臣贼子也需得重整,皇帝寝宫内外除了把守的人,再也没个多余的人来扰了清静。

皇帝喘了两口气,手指死死扒住床沿,意识到了什么,艰难地一字一字道“宣……太子……”

他气若游丝,这点声音,外面的人也根本听不见。

卫卿道“眼下可能不行,太子殿下约摸去找他母妃去了。皇上有何话,可容微臣传达。”

皇帝看向卫卿,眼眶里终于染上了一丝丝怒红,“你,大胆……”

卫卿若无其事又道“皇上请勿情绪过于激动,否则这银针也起不了多大效果,反而会让气血更加逆行。”

她一边说着,见时间差不多了,便动手来拔皇帝身上的银针。

只是将将伸手,动作顿了顿,卫卿又侧头看向一旁袖手旁观的苏遇,道“首辅不是要当我的药侍么,该你来拔针。”

苏遇怕她一个人在寝宫里面动手脚,可她又怎会不拉他一起下水呢?

这银针一拔,恐怕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苏遇深深地看着她,道“卫卿,你现在当着我的面做这些,就不怕我一声叫了人来,你便功亏一篑了?”

卫卿挑了挑眉,就笑了,道“不是还想以后几十年里也要斗来斗去么,也不急于这一时。”

不管皇帝能好起来还是不能,苏遇的身份与地位不会受到任何威胁。所以他没有必要做多余的事,他现在还站在这里,也有监督卫卿的意思。

现在卫卿不仅毫不避讳他,还当着他的面由心而为,更要怂恿着他一起。

身在庙堂,多少人求的不过是功名利禄,和至高无上的权力。

那她呢?她想要什么?

她多年如一日,走到今天,她不能有怒,也不能有恨,只能眼睁睁看着做错事的人稀里糊涂地错下去,并且一错再错。

其实到最后,已经不剩下多少怒,也不剩下多少恨了。身在这局里,不过你争我夺,各凭本事。

苏遇道“可我不善医术。”

卫卿明眸生笑道“你过来,我教你。”

那笑意看在眼里,宛如初见的那一天。

苏遇明知道,她那是狡黠算计的笑容,却还是忍不住全盘接受。

苏遇亦是微笑道“你手把手教吗?”

卫卿道“啊,手把手教。”

算了,被她算计就被她算计吧,谁叫他见她这样,就忍不住想纵容她呢。

遂苏遇走了过来,卫卿果真拿着他的手,去拔皇帝身上的银针。

皇帝约摸也感觉到这银针拔不得,瞪眼看向苏遇,嘶哑道“首辅……朕命你,拿下这逆臣……”

卫卿缓缓道“皇上莫怕,这银针不会要了皇上的命,只不过是银针一拔,皇上又恢复到中风时的状态而已。”

她的手指像温柔的刀刃,不见血不留痕,却绝对有杀伤力。

苏遇的手指瘦削有力,被她带着一根一根拔了针。

若要说怨,他心里理应也是怨的吧。若不是当初那一道赐婚的圣旨,身边这个女人,已经是他的妻了啊。

所以他又为什么要保皇帝的命呢?

到后来,皇帝又瘫在了床上,不能言语,嘴角细细淌出口水来,依然死死瞪着卫卿。

卫卿道“微臣大概能猜到,皇上想召见太子,应该是要交代他,往后提防我缪家和大都督吧,现在又多了一个首辅,最好能挑唆了三家相互撕咬之余,再暗中扶起先皇后的外戚势力。”

她说到皇帝心坎上了。

“但请皇上赎罪,微臣还不能做这样自取灭亡的事。”

卫卿又道“缪家护了太子十年,皇上又为太子做了什么?是为太子的父亲之死揪出真凶了,还是为太子的母亲正名了?承认一个错误,改过自新,重新开始,对于皇上而言,就那么难么?

“皇上不愿失去得太多,所以将错就错。而那些为此付出生命代价却一直不被澄清的人,又何其无辜呢?”

她还道,“兴许皇上一时还想不起要关心静懿的事来,她在西陲边境,身处战乱之中,还没有最新的消息。皇上最为宠爱静懿,最后却亲手把她送到边境险亡之地,是侥幸地认为乌斯藏能善待她,还是认为用她一人能够换来更大的利益?”

卫卿平淡的脸上,终于流露出丝丝怒气。

这就是他口口声声的父爱。

最后卫卿对着龙床行揖礼,道“微臣谨遵皇上旨意,至死也要护她周全。即便这个让她受尽委屈的人是皇上,”她低垂的眼眸轻抬,神色坚定冷硬如斯,“那也不行。”

皇帝躺在床上,无法做出回应。他除了眼珠子能动,浑身上下无一能动。

出寝宫时,卫卿把圣旨和国玺都交到了苏遇手上,随手拂了拂裙角,淡然自若道“这些玩意儿,还是给首辅吧,我一个妇道人家,不宜沾染。”

苏遇接过了,道“你沾染得还少吗?”

“那也不能给人看见,指着我的鼻子骂啊。”卫卿边说着,边放心朝外走去。

苏遇微微动了动眉,道“这里就这样放着不管,你倒是心大。不再动一动手做干净点?”

卫卿知他指的是皇帝,便勾唇莫名地笑了,道“事到如今,还用得着我亲自动手么。”

苏遇眯了眯眼,看着她出门的背影,不由轻嗤一声“真是个狡猾的女人。”

卫卿拉了他下水,这事便有他的一份。就算卫卿不动手,留着皇帝暂且活着,他日若是皇帝又复苏的迹象,他又怎么可能会让皇帝安然无恙地好起来。

这是把刀递给了他啊。

小心驶得万年船,当政者,都不喜欢给自己留一个隐患。

卫卿对外称治不好皇帝,也无人追究其过。

苏遇一出寝宫,便宣读皇帝旨意,同时调派了人手来到皇帝寝宫里来侍奉。

宫里宫外的秩序需得重置,朝纲和乱臣贼子也需得重整,皇帝寝宫内外除了把守的人,再也没个多余的人来扰了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