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澜澈望向箫漓允的眼中带着坚定,“当然,允儿只管放心就好。”
“那好,我便等着看热闹便是。”
君澜澈微微一笑,既然箫漓允想要看热闹,那他自然要满足她才是,好在,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皇室的人都待在一起,氛围自然是十分融洽的,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几个人才都默契地起身,准备出发前往太和殿。
……
在外界都充满着热闹气氛的同时,阴暗潮湿的大理寺牢房中也迎来了几位不速之客。
微弱的光影投落在他们的脸上,为首的人神色冷峻,看着便不是一般的人,此人不是别人,正是箫漓允的心腹夜冥。
“夜大人,不知你亲自到此,所为何事?”
夜冥看向了大理寺少卿,接着手指向了一个牢房,“长公主命在下将他带走,还望少卿行个方便。”
大理寺少卿自然是认识箫漓允身边赫赫有名的夜冥的,只是该有的行程还是一点儿都不能少,这也符合他吹毛求疵,力图严谨的性格。
“既然如此,那就请夜大人出示长公主的凭证吧。”
这个要求对于夜旻来说并无何难,只见他从怀中掏出了一块令牌,这正是当朝长公主箫漓允的令牌。
见此令牌,如见长公主亲临,大理寺少卿也深谙此理,尽管箫漓允本人不在这里,他也还是如往常一般对着令牌行了礼。
稍后,他便示意自己身边的小卒打开了牢门,让夜旻进入了牢房之中。
夜旻冷眼地看了一眼蜷缩在地上毫无任何生气的箫玉承,眉眼间偶然流露出的情绪也是鄙夷和嫌弃。
“你们,扶着他过去,给他换上那身衣裳。”
随着夜旻的话音落下,他身后的所有暗卫都自动站成了两列,而其中一个暗卫则端着托盘走到了前面来,托盘之上放着的,正是叠放得很整齐的崭新的衣裳。
箫玉承是清醒的,他清醒地看见夜旻和其他的人,也清楚地听到了跟箫漓允有关的对话,他同样清醒着受那些下人的摆布,他都清醒着。
但,他却没有力气反抗,只能无奈地闭上了眼睛,任不甘和愤恨在心底重新生根发芽。
在箫玉承任人摆布被换上新的衣裳的同时,夜旻凉凉的视线看向了大理寺少卿,虽说要求客气,但他的语气可不像是客气的样子。
“少卿,还有一事恐还要劳烦你,那就是,想要你让下人准备一辆囚车。”
“囚车?”大理寺少卿有些狐疑,“这也是长公主的命令?”
“没错。”夜旻肯定地点了点头,“这同样是长公主的命令。”
既然这是箫漓允的命令,大理寺少卿虽然还是很疑惑,但当然不会就此拒绝,毕竟拒绝箫漓允的要求,对于他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夜大人在此稍等便是,本官这就让人去准备。”
说着,大理寺少卿就已经疾步走了出去,吩咐起了周围的狱卒,让他们速速去找来上乘的囚车。
另一边,箫玉承也换上了崭新的衣裳,被暗卫拖拉着走了出来。
他的头耷拉着,胡子茬也长了许多,眼窝深陷着,满眼都是疲惫之色,往下看去,宽大的衣裳松松垮垮的,衣裳的系带也是胡乱被系上的,根本就没有半分考究的样子。
这样巨大的改变,乍一看上去,谁都不会觉得这样的人竟然就是前不久还是江北王的箫玉承。
夜旻却满意地点了点头,只要让箫玉承换上一身体面点的衣裳,他的任务也就基本完成了。
想到这里,他心情颇好地说道,“走吧。”
夜旻走在前面,身后几步远的地方跟着箫玉承,再之后就是几个暗卫,一行人就这样浩浩荡荡却又低调地离开了大理寺,朝着皇宫的方向走去。
……
“三皇子,三皇子,大事不好了。”
洛亦白听见了一个女子的声音,这让他的眉头下意思就微蹙了起来,他看向了自己身侧的小厮,示意他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小厮自然看懂了洛亦白的眼色,说了一句“是”之后就朝着门外走去。
不一会儿,那个小厮就引回来了一个哭哭啼啼的女子,只看那女子的装扮,这分明就是一个婢女。
“怎么回事?”
洛亦白的神色就几分不悦,说出口的疑问也都染上了几分冷意。
被这么骇人的视线一盯,婢女顿时更加害怕了,惶恐地跪了下来,不停地磕头。
“三皇子恕罪三皇子恕罪。”
洛亦白根本就没有耐心,不耐烦地看着跪着的婢女,“说,到底什么事?”
婢女这才支支吾吾地说了起来,“三皇子,奴婢没有看好五公主,今日午后公主说要小憩,借此打发了奴婢。”
“到了往日公主该起来的时辰,奴婢没有见到公主,只以为是公主贪睡多睡了些片刻。”
“只是,随着时间推移,公主始终没有从屋内出来,奴婢这才觉得不对劲,等奴婢走进屋子看去时,方才发现公主的房间内空无一人。”
婢女总算是说清楚了前因后果,听完的洛亦白一手扶额着眉心,颇有些无奈了起来。
“这个纤纤,到底又去哪里了,真是一天到晚都不会让本王省心!”
话虽如此,但洛亦白的心里已经隐隐有了几分猜测,前两日洛纤纤才说要冒充当年救下司陌绝的那个女子,该不会……
想到这里,洛亦白又是无奈地轻叹一声,“洛纤纤啊洛纤纤,你可真是会给本王找事做。”
眼看着这会儿时辰也不算早了,算算时辰,再过一会儿宫宴也该开始了。
洛亦白只好看着那个小厮吩咐道,“让人给本王准备马车,本王这就即刻前往夜阑的皇宫。”
“是。”
小厮不明缘由,但绝不敢轻易多问,应声的片刻就离开了房间。
……
太和殿被用来举行这一次招待两国使者的宫宴,光洁敞亮的殿中已然聚集起了三三两两的人,他们聚在一起,时不时交谈着些什么。
即使已是傍晚时分,殿中的灯火依旧照得通明,恍若白昼一般。
君澜澈望向箫漓允的眼中带着坚定,“当然,允儿只管放心就好。”
“那好,我便等着看热闹便是。”
君澜澈微微一笑,既然箫漓允想要看热闹,那他自然要满足她才是,好在,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皇室的人都待在一起,氛围自然是十分融洽的,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几个人才都默契地起身,准备出发前往太和殿。
……
在外界都充满着热闹气氛的同时,阴暗潮湿的大理寺牢房中也迎来了几位不速之客。
微弱的光影投落在他们的脸上,为首的人神色冷峻,看着便不是一般的人,此人不是别人,正是箫漓允的心腹夜冥。
“夜大人,不知你亲自到此,所为何事?”
夜冥看向了大理寺少卿,接着手指向了一个牢房,“长公主命在下将他带走,还望少卿行个方便。”
大理寺少卿自然是认识箫漓允身边赫赫有名的夜冥的,只是该有的行程还是一点儿都不能少,这也符合他吹毛求疵,力图严谨的性格。
“既然如此,那就请夜大人出示长公主的凭证吧。”
这个要求对于夜旻来说并无何难,只见他从怀中掏出了一块令牌,这正是当朝长公主箫漓允的令牌。
见此令牌,如见长公主亲临,大理寺少卿也深谙此理,尽管箫漓允本人不在这里,他也还是如往常一般对着令牌行了礼。
稍后,他便示意自己身边的小卒打开了牢门,让夜旻进入了牢房之中。
夜旻冷眼地看了一眼蜷缩在地上毫无任何生气的箫玉承,眉眼间偶然流露出的情绪也是鄙夷和嫌弃。
“你们,扶着他过去,给他换上那身衣裳。”
随着夜旻的话音落下,他身后的所有暗卫都自动站成了两列,而其中一个暗卫则端着托盘走到了前面来,托盘之上放着的,正是叠放得很整齐的崭新的衣裳。
箫玉承是清醒的,他清醒地看见夜旻和其他的人,也清楚地听到了跟箫漓允有关的对话,他同样清醒着受那些下人的摆布,他都清醒着。
但,他却没有力气反抗,只能无奈地闭上了眼睛,任不甘和愤恨在心底重新生根发芽。
在箫玉承任人摆布被换上新的衣裳的同时,夜旻凉凉的视线看向了大理寺少卿,虽说要求客气,但他的语气可不像是客气的样子。
“少卿,还有一事恐还要劳烦你,那就是,想要你让下人准备一辆囚车。”
“囚车?”大理寺少卿有些狐疑,“这也是长公主的命令?”
“没错。”夜旻肯定地点了点头,“这同样是长公主的命令。”
既然这是箫漓允的命令,大理寺少卿虽然还是很疑惑,但当然不会就此拒绝,毕竟拒绝箫漓允的要求,对于他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夜大人在此稍等便是,本官这就让人去准备。”
说着,大理寺少卿就已经疾步走了出去,吩咐起了周围的狱卒,让他们速速去找来上乘的囚车。
另一边,箫玉承也换上了崭新的衣裳,被暗卫拖拉着走了出来。
他的头耷拉着,胡子茬也长了许多,眼窝深陷着,满眼都是疲惫之色,往下看去,宽大的衣裳松松垮垮的,衣裳的系带也是胡乱被系上的,根本就没有半分考究的样子。
这样巨大的改变,乍一看上去,谁都不会觉得这样的人竟然就是前不久还是江北王的箫玉承。
夜旻却满意地点了点头,只要让箫玉承换上一身体面点的衣裳,他的任务也就基本完成了。
想到这里,他心情颇好地说道,“走吧。”
夜旻走在前面,身后几步远的地方跟着箫玉承,再之后就是几个暗卫,一行人就这样浩浩荡荡却又低调地离开了大理寺,朝着皇宫的方向走去。
……
“三皇子,三皇子,大事不好了。”
洛亦白听见了一个女子的声音,这让他的眉头下意思就微蹙了起来,他看向了自己身侧的小厮,示意他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小厮自然看懂了洛亦白的眼色,说了一句“是”之后就朝着门外走去。
不一会儿,那个小厮就引回来了一个哭哭啼啼的女子,只看那女子的装扮,这分明就是一个婢女。
“怎么回事?”
洛亦白的神色就几分不悦,说出口的疑问也都染上了几分冷意。
被这么骇人的视线一盯,婢女顿时更加害怕了,惶恐地跪了下来,不停地磕头。
“三皇子恕罪三皇子恕罪。”
洛亦白根本就没有耐心,不耐烦地看着跪着的婢女,“说,到底什么事?”
婢女这才支支吾吾地说了起来,“三皇子,奴婢没有看好五公主,今日午后公主说要小憩,借此打发了奴婢。”
“到了往日公主该起来的时辰,奴婢没有见到公主,只以为是公主贪睡多睡了些片刻。”
“只是,随着时间推移,公主始终没有从屋内出来,奴婢这才觉得不对劲,等奴婢走进屋子看去时,方才发现公主的房间内空无一人。”
婢女总算是说清楚了前因后果,听完的洛亦白一手扶额着眉心,颇有些无奈了起来。
“这个纤纤,到底又去哪里了,真是一天到晚都不会让本王省心!”
话虽如此,但洛亦白的心里已经隐隐有了几分猜测,前两日洛纤纤才说要冒充当年救下司陌绝的那个女子,该不会……
想到这里,洛亦白又是无奈地轻叹一声,“洛纤纤啊洛纤纤,你可真是会给本王找事做。”
眼看着这会儿时辰也不算早了,算算时辰,再过一会儿宫宴也该开始了。
洛亦白只好看着那个小厮吩咐道,“让人给本王准备马车,本王这就即刻前往夜阑的皇宫。”
“是。”
小厮不明缘由,但绝不敢轻易多问,应声的片刻就离开了房间。
……
太和殿被用来举行这一次招待两国使者的宫宴,光洁敞亮的殿中已然聚集起了三三两两的人,他们聚在一起,时不时交谈着些什么。
即使已是傍晚时分,殿中的灯火依旧照得通明,恍若白昼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