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从商,土地改革(1/2)
“这个问题问的好。”
秦朗毫不吝啬的称赞了一句,然后口中缓缓吐出了两个字。
“从商。”
他早已想好了怎么去处理士族的问题,杀是不可能杀的。
毕竟科举没有推行之前,官府需要他们才能运转开来。
现在就是尽可能削减他们的实力,秦朗也不想留着这些定时炸弹,可惜真的是没有可用之才。
从商这个提议,直接就让宴客厅炸开了。
陈珪第一个出言反对。
“陈家乃名门望族,岂能弃士从商呢!”
“对,怎么可能让我等去从事那么低贱的行业。”
“不行,绝对不行。”
……
其他家主态度也十分的坚决。
士农工商这个阶级观念,在这个年代可是深入人心的。
“哼。”
秦朗冷哼一声。
“搞得你们家族从来不经商似的?有本事都给商会解散掉!
你们家族能有今天的财富难道凭空来的吗?真是做了婊子还要立牌坊!”
秦朗毫不留情的揭穿几位家主的遮羞布,当然他也没把话说死。
“再说也不是让你们家族全部从商,有能力依然可以入朝为官,剩下的人不能吃闲饭,总要给他们找点事做!”
除了陈珪,其他家主都有些心动了,毕竟能活着谁愿意赴死。
可他们平时都是以陈珪为首,于是将目光都投向了后者,等着他的答复。
“那你怎么能保证我等世家的利益?毕竟经商也是一门学问,不是说想赚钱就能赚到的。”
陈珪考虑良久还是决定低头,说来说去还是利益问题。
秦朗见陈珪松口,他顿时喜于言表。
终于算是走出重要的第一步了,只要将士族牢牢绑在一起,后院起火的事以后再也不会发生。
他淡笑道:“细盐,郎酒和家具都是我制造出来的,这几样的价值就不用过多的叙述了吧!
只要我在,以后还能造出更多优质的产品,绝对不会说赚不到钱这一说法。”
在场除了赵云,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最近火爆的几样产品竟然都是出自秦朗之手。
如今这几样东西称之为下金蛋的公鸡,也不为过。
家具倒还好,工艺简单随时可以仿制,主要是细盐和酿酒的工艺。
自古以来什么最赚钱,当然是垄断的行业。
价格还不是随便定,在细盐上他们可是尝到甜头,从秦家低价拿货,转头就能高价卖出。
郎酒就更恐怖了,现在价格已经被炒到万钱一升,关键你有钱还买不到,一天只有那么多的量。
他们这些世家可是眼馋很久了,奈何秦家保密措施极好,几次都没能偷到。
不然这次也不会特意要抓秦朗,就是为了和秦家换取细盐和朗酒秘方。
“真的?”
陈珪这下有些心动了,从商似乎也不错。
那些泥腿子一年到头也没什么油水!遇到天灾搞不好还要赔钱。
可以轻易获得利益谁还愿意冒险?
还没等陈珪答应,其他的家主们把持不住了,纷纷开口同意。
愚蠢!
陈珪在心里暗骂了一句,几个蠢货,本来还能讨价还价一番多争取点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44章 从商,土地改革(2/2)
简直就是猪队友啊!
如今别的家主都同意了,他也只能同意。
很好!
有了好的开头,后面自然就简单的多了。
秦朗并没有改变之前的方案,依然是秦家负责制造,世家负责销售。
他也没立什么规矩之类的,反正这些东西都不是给老百姓用的,就算被坑的那都是有钱人。
他可没有什么负罪感。
……
之后,秦朗将刺史府的官员都召集了起来,举行了一场特殊的例会。
毕竟到场的官员有不少比他的官大,而且这还是直接越过吕布。
这在官场上可是大忌。
不过眼下秦朗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迟则生变。
会议的内容主要讲了土地改革和安置百姓的问题。
土地全部分发给百姓,不过不可以交易,每年只需要上交收成的一半即可。
如果遇到自然灾害,可以延迟上交或者视情况减免,还可以得到官府的救助。
秦朗只讲了个大概的方向,具体的还需要这些官员去整理。
他也没说太多,怕这些人一时半会接受不来。
见秦朗对于政务上的事信手拈来,陈登内心的震撼已经无法用言语表达了。
他的心里出现了一个可怕的念头。
陈登之前怀疑陈宫没有随大军出征,可对方到现在都没出现,显然不在下邳。
他可不相信陈宫可以算计这么久之后的事!
唯一的可能只有秦朗了!
可一个商贾之子怎么有如此大才,既能内政,又能出谋划策。
这怕不是有张良之才?
可之前为何不显山不露水的?
“元龙是否还有疑问?”
其他的官员接到任务都忙碌去了,陈登却在原地发呆,于是秦朗上前温和的问道。
陈登可是个大才,秦朗自然不想错过对方。
陈登回过神,这才发现议事厅里只剩下自己和秦朗两人了。
于是他借此机会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秦校尉,可否告是谁识破了登的谋划。”
秦朗没有回答,而是拍了拍陈登的肩膀笑道:“你会看到我岳丈崛起的那天。”
他这话像是什么都没说,可又像什么都说了。
陈登心头一时百感交集。
随后一道檄文惊动天下百姓。
只要来徐州定居者每人可分得良田十亩,每年只要上交一部分的收成即可,没有存粮的百姓在下一季收获前还可获得官府补助。
一时间周边活不下的百姓纷纷举家迁移,赶往徐州。
所有人都忙的飞起,只有秦朗每天悠哉的在军营里面跟随张辽后面习武。
……
淮南城外三十里外。
曹刘吕三家军队驻扎此地,共同商讨如何攻打淮南。
淮南城墙高大,城内更有十万大军守城。
兵法有云,五倍兵力攻城都是为最下策了,更别说他们联军连对方两倍的兵力都没有。
十倍围之就更不用说了。
正当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有斥候来报,说袁术率领十万大军在淮南城外驻扎。
曹操知道他们的机会来了,袁术这种冒进的性格绝对不会龟缩在城里。
果不其然,第二日袁术就率领二十万大军杀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