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考生的试卷,经过受卷官盖上官方的戳,再送到弥封官处进行弥封、编号、眷抄、校对后,红卷才会送到了‘二十房’的书案上。
‘二十房’即是二十个同考官。
同考官们负责不同科目的首轮阅卷,筛选出优作,进入下轮。为了保证公平公正,各房还会交叉复核,最终选出优秀试卷,推荐给主考官总裁大儒复核。
每一年的科考,贡士名额只有三百名。
换言之,整个大昊今年接近五十万生员参与了科举,最后只有三百人一路过关斩将,有机会参加殿试,蟾宫折桂,鱼跃龙门,晋级为进士。
由此可见,科考竞争的残酷。
主考官总裁大儒余玄甫一手负在身后,一手摸着自己的山羊胡子,来回在二十个同考官批卷案前穿梭。
不多时,副考官内阁大学士常海突然出现,随后在余玄甫耳畔一阵低语。
随后,余玄甫紧皱眉头,诧异道:“居然还有这种事!谣传传了什么?”
常海紧张道:“谣传南安府解元与宸王结党!大人,事关宸王,滋事体大!若是试题真泄漏,我们麻烦了!”
一旦试题泄漏,武文帝才不管他们冤不冤,一定会将此次主持会试的众考官一律严格查办。
余玄甫脸色瞬间难看,沉默许久后道:“试卷从出题到陛下修改,皆是本官亲手锁箱,箱子上的封条都未曾动过,试题绝不可能泄露!”
知道试题的就只有他与武文帝,他是不可能透题的,如果真透题只能是武文帝。
余玄甫立即摇头,骂道:“这事情是谁造谣的!竟敢诬陷宸王,陷害本官!”
常海立即应道:“下官调查过了,一共二人造谣,一个是国子监监生,二品吏部尚书之子,还有另外一个顺安府的举人,接下来大人打算怎办?”
事情太大了,搞不好会牵扯上皇子争储血案啊!
太子被赐死后,满朝文武都在猜测如日中天的宸王将会被册封为太子,这个时候出现对宸王不利的任何消息,都有可能诬陷。
他们二人都是中立派,即皇帝党,这才被选上主持这次会试。
偏偏这个时候发生这种事,不知道武文帝得知事情会不会震怒。
余玄甫脸色苍白,但还是硬着头皮说道:“我即刻进宫面圣,你先盯着批卷,不能再出纰漏!”
如今首辅林居正被赐死,张之仲不出意外会成为首辅,次辅就会空置,武文帝让他主持这次会试,明显有提他为次辅的意思。
这个时候,万万不能出半点差错!
否则轻则丢官,重则丢脑袋啊!
余玄甫吩咐完后,立即进宫面圣,见到武文帝,直接匐匍地上,颤巍巍喊道:“臣该死,有负吾皇重托!”
武文帝顿时懵了,不解道:“余玄甫,你不在贡院批卷,进宫来作甚?”
余玄甫不敢隐瞒,冒着被砍脑袋的风险,一五一十将谣传之事告诉了武文帝。
啪!武文帝果然当场震怒,砸了一本折子在余玄
“该死!把那两个考生砍了!敢诬陷朕皇儿者死!”虽然武文帝猜到赵乾真可能与南安府解元结党,可这事他巴不得呢!
他都有意传皇位给赵乾,他不宠自己儿子宠谁?
不过这个南安府解元也太能搞事了吧!
还未进京,就让他的几个儿子自相残杀,相互争夺,搅得满城风雨。
如今又扯上他最宠爱的儿子。
“卷子改完了吗?谁是会元?”武文帝是对这个南安府解元越来越好奇了,都忍不住想见到本人了。
上次乡试杨少丞举荐了这个解元的考卷,其实他嘴里一直嚷嚷着大骂,其实心里挺佩服的,毕竟他儿子赵乾就是直接用烟毒火球打败戎人巫军的。
事后他想了想,觉得这解元真是骂他骂得对,若不是他一直缩头乌龟一样惧怕戎狄,而是一个勇于迎战的霸气君王,戎狄岂敢来犯?
“回陛下,卷子目前还在初阅的阶段,臣还未来得及批阅。”余玄甫见武文帝没有降罪他的意思,抹了一把冷汗,生出一种劫后重生的错觉。
武文帝闻言施令:“你回去继续改卷子!公正批阅,造谣的事朕会处理。”
“是!微臣告退!”余玄甫恨不得快些离开,得到赦令,立即叩拜。
当余玄甫离开后,武文帝突然起身,对大太监李义施令:“摆驾!去瑶华宫!”
瑶华宫,赵弘母妃的宫殿。
武文帝已经有二十一年未曾踏入过瑶华宫一步。
当他来到宫门前,突然有些踌躇,脚步迟疑。
他已经冷落了端妃整整二十一年,从端妃怀着身孕,就不曾再看一眼,哪怕赵弘出生那日,他也只是冷冷看了刚出生瘦得皱巴巴的赵弘一眼,赐了个名字便离开了。
事后,赵弘患了先天胸痹,一年就参加一两次宫宴,在他眼中,赵弘就像是隐形人。
若不是最近赵弘频频出现朝堂,妄想不该想的,他都快要忘记还有这么个儿子。
“陛下?要奴才喊话吗?”李义见武文帝踌躇不前,迷惑提醒。
因为武文帝来得突然,瑶华宫门紧闭着,里面就像没有活人一般,冷冷清清听不到任何声音。
武文帝盯着紧闭的宫门,突然道:“传朕旨意,端妃淑慎性成,勤勉柔顺,性行温良,今册封为慎贵妃,即日搬去华阳宫。”
言罢,武文帝转身便走,并没有踏入瑶华宫一步。
可是李义却揣度出武文帝的意思。
虽然端妃一跃册封为贵妃,但是这个慎字!只要用心去猜猜就别有深意了。
如果赵弘不蠢,应该能猜到武文帝已经在暗示警告了。
妃子晋封为贵妃,等武文帝死后,贵太妃是可以请求出宫,与自己儿子住一起的。
武文帝这么突然,不仅是暗示赵弘适可而止,同时也是在给母子俩未来打算。
不过,这就要看赵弘能不能明白武文帝这么安排的用心良苦了。
https://www.vodtw.la/book/5147/贡院。
各考生的试卷,经过受卷官盖上官方的戳,再送到弥封官处进行弥封、编号、眷抄、校对后,红卷才会送到了‘二十房’的书案上。
‘二十房’即是二十个同考官。
同考官们负责不同科目的首轮阅卷,筛选出优作,进入下轮。为了保证公平公正,各房还会交叉复核,最终选出优秀试卷,推荐给主考官总裁大儒复核。
每一年的科考,贡士名额只有三百名。
换言之,整个大昊今年接近五十万生员参与了科举,最后只有三百人一路过关斩将,有机会参加殿试,蟾宫折桂,鱼跃龙门,晋级为进士。
由此可见,科考竞争的残酷。
主考官总裁大儒余玄甫一手负在身后,一手摸着自己的山羊胡子,来回在二十个同考官批卷案前穿梭。
不多时,副考官内阁大学士常海突然出现,随后在余玄甫耳畔一阵低语。
随后,余玄甫紧皱眉头,诧异道:“居然还有这种事!谣传传了什么?”
常海紧张道:“谣传南安府解元与宸王结党!大人,事关宸王,滋事体大!若是试题真泄漏,我们麻烦了!”
一旦试题泄漏,武文帝才不管他们冤不冤,一定会将此次主持会试的众考官一律严格查办。
余玄甫脸色瞬间难看,沉默许久后道:“试卷从出题到陛下修改,皆是本官亲手锁箱,箱子上的封条都未曾动过,试题绝不可能泄露!”
知道试题的就只有他与武文帝,他是不可能透题的,如果真透题只能是武文帝。
余玄甫立即摇头,骂道:“这事情是谁造谣的!竟敢诬陷宸王,陷害本官!”
常海立即应道:“下官调查过了,一共二人造谣,一个是国子监监生,二品吏部尚书之子,还有另外一个顺安府的举人,接下来大人打算怎办?”
事情太大了,搞不好会牵扯上皇子争储血案啊!
太子被赐死后,满朝文武都在猜测如日中天的宸王将会被册封为太子,这个时候出现对宸王不利的任何消息,都有可能诬陷。
他们二人都是中立派,即皇帝党,这才被选上主持这次会试。
偏偏这个时候发生这种事,不知道武文帝得知事情会不会震怒。
余玄甫脸色苍白,但还是硬着头皮说道:“我即刻进宫面圣,你先盯着批卷,不能再出纰漏!”
如今首辅林居正被赐死,张之仲不出意外会成为首辅,次辅就会空置,武文帝让他主持这次会试,明显有提他为次辅的意思。
这个时候,万万不能出半点差错!
否则轻则丢官,重则丢脑袋啊!
余玄甫吩咐完后,立即进宫面圣,见到武文帝,直接匐匍地上,颤巍巍喊道:“臣该死,有负吾皇重托!”
武文帝顿时懵了,不解道:“余玄甫,你不在贡院批卷,进宫来作甚?”
余玄甫不敢隐瞒,冒着被砍脑袋的风险,一五一十将谣传之事告诉了武文帝。
啪!武文帝果然当场震怒,砸了一本折子在余玄
“该死!把那两个考生砍了!敢诬陷朕皇儿者死!”虽然武文帝猜到赵乾真可能与南安府解元结党,可这事他巴不得呢!
他都有意传皇位给赵乾,他不宠自己儿子宠谁?
不过这个南安府解元也太能搞事了吧!
还未进京,就让他的几个儿子自相残杀,相互争夺,搅得满城风雨。
如今又扯上他最宠爱的儿子。
“卷子改完了吗?谁是会元?”武文帝是对这个南安府解元越来越好奇了,都忍不住想见到本人了。
上次乡试杨少丞举荐了这个解元的考卷,其实他嘴里一直嚷嚷着大骂,其实心里挺佩服的,毕竟他儿子赵乾就是直接用烟毒火球打败戎人巫军的。
事后他想了想,觉得这解元真是骂他骂得对,若不是他一直缩头乌龟一样惧怕戎狄,而是一个勇于迎战的霸气君王,戎狄岂敢来犯?
“回陛下,卷子目前还在初阅的阶段,臣还未来得及批阅。”余玄甫见武文帝没有降罪他的意思,抹了一把冷汗,生出一种劫后重生的错觉。
武文帝闻言施令:“你回去继续改卷子!公正批阅,造谣的事朕会处理。”
“是!微臣告退!”余玄甫恨不得快些离开,得到赦令,立即叩拜。
当余玄甫离开后,武文帝突然起身,对大太监李义施令:“摆驾!去瑶华宫!”
瑶华宫,赵弘母妃的宫殿。
武文帝已经有二十一年未曾踏入过瑶华宫一步。
当他来到宫门前,突然有些踌躇,脚步迟疑。
他已经冷落了端妃整整二十一年,从端妃怀着身孕,就不曾再看一眼,哪怕赵弘出生那日,他也只是冷冷看了刚出生瘦得皱巴巴的赵弘一眼,赐了个名字便离开了。
事后,赵弘患了先天胸痹,一年就参加一两次宫宴,在他眼中,赵弘就像是隐形人。
若不是最近赵弘频频出现朝堂,妄想不该想的,他都快要忘记还有这么个儿子。
“陛下?要奴才喊话吗?”李义见武文帝踌躇不前,迷惑提醒。
因为武文帝来得突然,瑶华宫门紧闭着,里面就像没有活人一般,冷冷清清听不到任何声音。
武文帝盯着紧闭的宫门,突然道:“传朕旨意,端妃淑慎性成,勤勉柔顺,性行温良,今册封为慎贵妃,即日搬去华阳宫。”
言罢,武文帝转身便走,并没有踏入瑶华宫一步。
可是李义却揣度出武文帝的意思。
虽然端妃一跃册封为贵妃,但是这个慎字!只要用心去猜猜就别有深意了。
如果赵弘不蠢,应该能猜到武文帝已经在暗示警告了。
妃子晋封为贵妃,等武文帝死后,贵太妃是可以请求出宫,与自己儿子住一起的。
武文帝这么突然,不仅是暗示赵弘适可而止,同时也是在给母子俩未来打算。
不过,这就要看赵弘能不能明白武文帝这么安排的用心良苦了。
https://www.vodtw.la/book/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