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选择,很难,很难。
特别是对于卢象升这种读了一肚子儒家经典,以辅佐帝王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人,无异于破腹问心。
卢象升把自己关在布政使行辕里整整五天五夜,直到第六天早晨,才忽然命人打开的大门,重新处理公务,整个人看上去瘦了一大圈儿,两只眼睛却亮如冬夜里的启明星。
他相信,韩庆之没有骗自己,靖海军此番出动,不是为了清君侧。否则,各舰队的集结地点,就会是津门,而不是耽罗!
他也相信,如果四万专门为收复辽东而经历了整整三年训练,并且装备了燧发枪和最新款式行军炮的靖海军将士沿着津门向西平推,甭说京城周围的大明禁军阻拦不了他们的脚步,就算崇祯把关宁军也从辽东调回来,同样会被他们碾得粉身碎骨。
既然不是清君侧,韩庆之下令舰队到耽罗集结,目的就只能是一个,替东林党清理门户。
对此,卢象升非但不反对,反而乐见其成。
虽然,他的座师孙承宗曾经是东林党的党魁之一,他本人也是东林党的一份子,可他却永远忘不了,五年前在他回家探亲的途中,是谁指使水匪于长江上截杀他,更忘不了,那呼啸着砸向他所在战舰的炮弹。
既然那些自诩为东林正统的蠹虫,当年雇佣水匪和官军谋害他时,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及,他就没必要将这群蠹虫视为东林同道。更何况,这群蠹虫向来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如果韩庆之不砍断他们伸向靖海军的手,他们就会变本加厉。那样的话,结果必然如同韩庆之所说,甭说光复辽东,恐怕早晚有一天,后金铁骑会直接杀到京城城下。 𝙈.𝙑𝓞𝘿𝙏🅆.𝕃🄰
想要替东林党清理门户,就一定得确定郑一官的态度。
放眼天下,如今能够威胁到耽罗、虾夷和苦兀诸岛的势力,只有八闽郑家。虽然郑一官的儿子乃是东林魁首钱谦益的关门弟子,钱谦益本人也被周延儒、侯恂等人打入了闽党之列。但是,最近五年来,八闽郑家,却跟以侯恂为首的其他东林党宿老,纠缠得越来越深。
郑氏把持着大明对东瀛和西洋诸国的海上贸易,离不开江南的茶叶和丝绸等货物供应。而茶叶和丝绸产业,却一直由侯恂等东林大佬所掌控。郑氏从海外运回来的豪奢之物和新鲜玩意儿,如七彩珍珠、珊瑚树、黄金首饰等,主要销售对象也是江浙一带富豪。
所以,韩庆之在替东林党清理门户之前,必须先“说服”郑一官,让此人选择袖手旁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每次出现验证,请不要使用无痕模式!
第279章 亮剑 (上)(2/2)
正如韩庆之所说,双方的道路完全不同。定海承宣布政司所走的道路,与江南传统士大夫所习惯的道路,南辕北辙。双方早晚都必有一战,根本不能以韩庆之的个人意志为转移。韩庆之退让根本换不来对方罢手,除非他主动放火,将岛上的所有新兴产业都付之一炬。
既然如此,那就战吧,早点分出输赢来,对双方都好!
想明白了的卢象升,如同脱胎换骨,从头到脚,都透着轻松。然而,他轻松了,其他各方势力的领军人物,可就难受了。
第一个感觉难受的,就是大明蓟辽督师,曾经创造了“一炮糜烂十里”奇迹的袁崇焕。本以为,自己杀了毛文龙这个靖海军的边缘追随者,韩庆之即便对自己不满,顶多也是上本弹劾自己,跟自己打御前官司,却万万没想到,韩庆之居然直接派遣了其麾下实力最强的一支舰队杀向了皮岛。
刚刚掌控东江军的陈继盛,根本组织不起有效抵抗,眼睁睁地看着停泊在港口的船舶,无论大小都被靖海军俘虏。紧跟着,阎应元带领陆战队在火炮的掩护下登岛,勒令岛上将士放下武器,接受甄别。几个袁崇焕留下的心腹埋伏在山路上,试图劫持阎应元,刚刚发动,就被火枪打成了马蜂窝。
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功夫,东江军就被阎应元强行收归靖海军的建制之下。袁崇焕派来的官员,除了死去的之外,不分文武,每人都被扒掉裤子,当众打了四十军棍,然后与陈继盛一道被强行驱逐。随即,阎应元在岛上,以韩庆之的名义宣布,东江军改编为靖海军东江营,军饷和补给,以后全按靖海军标准,由耽罗岛仓库就近调拨。并且委任毛文龙的独子毛承祚为东江游击,由毛承禄,黄龙两人辅佐。从今往后,没有靖海侯的手令,任何人想要登岛,东江营都可以直接开炮击毙,不需请示。
袁崇焕当然咽不下这口气,接到手下人汇报之后,立刻抱着着尚方宝剑直奔码头,准备跟韩庆之当面理论。然而,没等他登船,海面上已经响起了隆隆的炮声。他不惜重金从江南请人打造了座舰,被堵到家门口的靖海军直接轰成了齑粉。
关宁军强项在于守城,野战水平一般,海战能力还不如野战。仅有的四十多艘海船,也是为了运输粮草和人员而存在,每艘船上只装备了一门二号佛郎机。面对靖海军第三舰队那数以百计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每次出现验证,请不要使用无痕模式!